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小青荷”的24小时:我们在看世界,世界也在看我们

2023-10-04 15:22:53

来源:潮新闻

“小青荷”杨子航(左)在混采区蹲下身护住铁马。受访者供图

杭州亚运会的每一天,忙碌不止于赛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的凌晨3时就要乘坐大巴前往现场,有的中午12时迎来一天中工作强度最大的时刻,有的深夜还在服务亚运车辆的运行。整个亚运会期间,他们是很早抵达赛场的人,也是很晚离开现场的人。他们坚守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串联起了一整天赛事运行的全链条。

他们就是——“小青荷”。

“小青荷”取自宋代诗人杨万里描写杭州西湖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诞生于G20杭州峰会期间,谐音“亲和”,代表着志愿者微笑的亲和力。从G20峰会到杭州亚运会,如今上岗3.76万名志愿者,绝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和00后。这一代“小青荷”,在杭州亚运会上看到亚洲大家庭的文化交流,感到无比自豪与兴奋。很多志愿者说:“我们在看世界,世界也在看我们”。

凌晨3时赛前准备:

只要亚运需要,我们就在

“听过凌晨3点的虫鸣声,5点的鸟叫声”,“小青荷”应尤尤说,“当听到一句句感谢声,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来自中国美院的应尤尤,是高尔夫球项目的赛会志愿者,她是整个亚运会期间最早进入服务模式的“小青荷”之一:她所在的练习场,是整片高尔夫球场最早“苏醒”的一块土地,第一批运动员在6时半上场前,都会在这里热身、练习,调整到最佳状态。许多运动员在凌晨5时多就会到达这里,利用赛前的时间抓紧训练。因此,应尤尤要在3时就起床洗漱,从学校乘坐大巴到场馆,再换接驳车进入岗位所在的练习场地。

当其他人还在睡梦中,应尤尤已进入最忙碌的时刻。从4时到4时半之间的短短半小时内,她需要协助教练将物料一一放置到位。“最大的区域挥杆岭,36个打位上都要放一筐球和水桶。推杆岭和推杆果岭,也要放一些小旗杆。”这个从没接触过高尔夫球的女孩,如今讲得头头是道。

“一天下来几乎是没有休息的。”应尤尤告诉记者,每天17时比赛结束后,他们还要协助教练捡球、修复草皮,60亩地的练习场,一天下来要走好几圈。

在赛场服务期间,是应尤尤“终生难忘的日子”。“从疲惫到逐渐适应,我已乐在其中。”她说,虽然每天天没亮就要爬起来,但每次听到“谢谢”时,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热情好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只要亚运需要,我们就在。”

中午12时赛场保障:

“小青荷”能吃苦、肯奋斗

蹲下身子,用身体作盾墙,使尽全身力气护住铁马……每天中午12时和晚上8时左右,在奥体中心游泳馆混采区,都会上演这一幕。来自中国计量大学的“小青荷”杨子航,总是会吸引大家的目光。

尽管身高1.87米,体重83公斤,杨子航还是觉得有些吃力。“一直用力的话,腿会很酸。”杨子航说,一个运动员通常会在混采区回答两个问题,但是游泳和跳水运动员的关注度很高,参与采访的媒体很多。虽然赛前铁马已经安装了加固条,但依然难挡大家的热情,“小青荷”只能“肉身”上阵,保障采访顺利进行。

游泳馆是亚运会最热门的场馆之一,尽管混采区离泳池只有50米的直线距离,可对杨子航来说,所有的精彩都隔着一堵墙。因为要在混采区待命,杨子航至今没有目睹精彩的比赛。“其实相比场外的“小青荷”,我已经很幸运了。”杨子航说,每次现场观众欢呼时,他就会想比赛一定很精彩,当更大的欢呼声响起时,他就知道中国队赢了。

虽然无法身临赛场,杨子航却是离运动员最近的“小青荷”之一。最近的时候,就一两个拳头的距离,甚至能看到运动员身上的伤痕。

“大家关注潘展乐时,看到的是创造亚运会纪录的精彩,当他从我身边经过时,我看到了他背上还有绷带。”杨子航说,每每这个时候,他就更加被激励。“‘小青荷’也要能吃苦、肯奋斗,在亚运会上展现中国年轻一代的风采和担当。”

晚上10时赛后疏散:

每个“小青荷”都是螺丝钉

入夜,杭州亚运村,技术官员、媒体发车区,橘红色灯光亮起。在这里,“小青荷”李奕谦要忙到晚上10时多,一直为来往人员答疑解惑。

站在服务台,李奕谦能远远看到“大莲花”上空闪耀的绚烂灯光。“我们是非竞赛场馆团队的志愿者,但心和亚运赛场相连。”李奕谦是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起初,得知自己被分配到停车场,心里免不了小小失落,但她找到了感知亚运的另一种方式。

“这里发车频次越高,就说明比赛越激烈。”李奕谦说,9月30日,他们共引导、服务了150趟发往赛场的班车,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那天决出了25枚金牌,包括男女百米飞人大战。

尽管没时间看比赛,但从各国媒体记者到站下车时的表情和谈话中,就能得知一二。“穿泰国队服的记者下车欢呼雀跃,是为跆拳道夺冠而高兴;也有沉默不语的,大概率没发挥好。”李奕谦说,这里像一个小小的窗口,从另一个角度记录着亚运赛场的魅力。

20多天风吹日晒,尽管做足了防晒,李奕谦的脖子还是黑了一圈。坚守与付出,收获了各个代表团的肯定。李奕谦的工作证上,别着一枚泰国代表团的大象徽章,他们还收到了日本、韩国、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官员和媒体记者送来的徽章。

国际友人的肯定,更让李奕谦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每个‘小青荷’,都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只有各司其职,整个亚运会的大框架才会更加稳固。”李奕谦说,虽然听不到欢呼声,但场外的“小青荷”,同样是一个小小的窗口,希望世界从这个窗口中,看到不一样的精彩。

  • 相关阅读
  • “中国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外国政党政要和友好人士看中国式现代化)

    今年5月,德国智库国际席勒研究院创始人兼主席黑尔佳·策普—拉鲁什前往北京访问。“时隔3年多再次到访中国,我见到了很多老朋友,看见很多地方都在进行新的建设,非常令人欣喜。”策普—拉鲁...

    时间:10-06
  • 杭州亚运会铭刻文化自信(人民论坛)

    亚运赛事正酣,中秋佳节共度,体育盛会遇见传统节日,尽显“中国式浪漫”。制作花灯、团扇作画、用模具为月饼印上图案,运动员村里的中秋主题日体验活动精彩纷呈;浙派古琴、苏州评弹、昆曲、...

    时间:10-06
  • 直播带货干劲足(点赞新时代)

    10月3日,重庆市璧山区大路街道团坝村的一家生态农庄里,窗户上贴了喜字,彩灯点缀其间。门前草坪的桌上,摆着糖果和婚纱照,爱心形状的鲜花之门迎来了一对新人。梁范祥和妻子赵梅的婚礼开始...

    时间:10-06
  • 桂花香甜产业兴(点赞新时代)

    节日里,桂花正开,花香飘满了整座桂林城。枝头,一簇簇桂花金灿灿、密匝匝,竹竿一敲,簌簌飘落。 10月4日,90后姑娘阳志慧在树下拢着花,“桂花虽小,产业可大!” 阳志慧是广西桂林市临...

    时间:10-06
  • 以青春风采书写亚运精彩(今日谈)

    13岁的街式滑板冠军崔宸曦、17岁的射击冠军黄雨婷、19岁的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潘展乐、22岁的乒乓球冠军孙颖莎……杭州亚运会赛事正酣,连日来,一批年轻运动员奋勇拼搏、勇创佳绩,以蓬勃向...

    时间:10-06
  • 服务千家万户 守护平安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国庆假期,许多劳动者坚守工作岗位,奋战基层一线,服务千家万户,守护平安幸福。  保质保量保进度  节日里,劳...

    时间:10-06
  • 全国秋粮收获已超四成(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10月5日电 (记者高云才)农业农村部10月5日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已收获42.2%。分作物看,中稻收获超五成,玉米收获超四成,大豆收获近四成。冬小麦、冬油菜产区大部墒情较好,西...

    时间:10-06
  • 用心耕好这块“大试验田”

    上海,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 金秋时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建设十周年——2013年9月29日,肩负建设全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任,上海自贸试验区扬...

    时间:10-06
  • 丝路上的新征程丨轻尝吉隆坡:一口海南鸡 疗愈思乡情

    来到吉隆坡,不能不到茨厂街,到了茨厂街不能不吃海南鸡饭。一口鸡肉,一勺鸡油饭,满满的肉香最能疗愈当地华人的思乡之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记者来到了茨厂街,从买菜、点菜到制作和品尝,带你零距离感受这道融...

    时间:10-05
  • (“一带一路”10周年)抢抓机遇巧搭桥梁 青年侨商冀当好共建“一带一路”的“牵线人”

    中新社北京10月5日电 (记者 吴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青年侨商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肯尼亚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高玮说。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多位青年侨商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时间:10-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