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焦点访谈:康庄大道 中国饭碗中国粮

2023-10-03 08:25:00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天我们继续“康庄大道”系列。金秋时节,稻谷飘香。眼下,全国秋粮陆续迎来收获,满眼丰收景,处处秋收忙。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始终坚持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他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如何做到从“吃饱”到“吃好”,怎样打牢粮食安全的根基,端牢端稳端好中国人的饭碗呢?

国庆前夕,黑龙江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迎来了水稻的大面积收割。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里,一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一场水稻秋收“大会战”正在三江平原打响。智能化的大型收割机收割、称重、装车,一气呵成。

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生产的第一大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超过2亿亩,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三大指标位居全国首位,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全国人民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今年虽然遭遇了洪涝灾害,但在多方努力下,依然保住了丰收。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庞海涛:“目前我们正科学有序地组织各地抢抓晴好天气,特别是发挥各类大农机作用,全力抢收快收,确保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粮满仓,天下安。黑龙江省的粮食丰收为保障今年我国的粮食安全打下基础。我国的秋粮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等,是全年粮食的大头,占到了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七成以上。今年的秋粮面积稳中有增,达到13.1亿亩。

今年的秋粮生产经受了严峻考验。从黄淮地区罕见“烂场雨”到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从高温到台风,粮食生产遭遇一次又一次天气考验。全国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积极应对,克服重重困难,多措并举保粮食丰收。眼下,各地秋粮陆续开镰收割,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付文阁:“粮食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线任务和基本支撑。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首要任务是解决14亿人吃饭的问题,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实现了粮食连年丰收,而且八年以来,粮食总产量基本上在6.5亿吨以上,现在口粮的自给率基本上在100%以上。中国占世界不到9%的土地、6%的淡水资源,却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平山镇,村民李杏节家正在忙着收割水稻。四台联合收割机排成一列,正在忙著作业,收割、脱粒,然后直接装车。县里的农业技术人员也来到地里进行实割实测,跟踪每亩地的粮食产量。经过技术人员的实地测算,李杏节的稻田亩产906公斤,也就是1800多斤,比去年多了一百多斤。

52岁的李杏节是村里的第一批种粮大户,这是他家第八个丰收年。李杏节说,村里的粮食连年获得丰收有多方面的因素,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最大的“功臣”。怀宁县是安徽省的产粮大县,拥有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0多万亩,但这里是典型的丘陵地区,人均耕地少,以前都是巴掌大的小田块,而且大多是坡地,高低不平。

2012年,我国开始建设高标准农田。按照“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对基本农田进行改造。安徽是粮食主产省,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省份。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农田基本建设事务中心主任李永新:“建设内容包括田块整治、灌溉和排涝、田间道路、耕地质量提升、农田保护和生态环境系统修复。”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得到平整,小田变成了大田;硬化的灌溉渠道、抽水泵站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田间道路也拓宽了,大型机械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耕地从“望天收”变成了高产高效的良田。

有关统计显示,高标准农田比一般农田的亩产平均能够提高10%到20%,机械化水平提高15到20个百分点,节水和节电可以达到30%。高标准农田让农民在土地上看到了希望。种田的好把式李杏节原来只有两亩地,耕地改造以后他流转了1200亩,成为种田大户。

种粮食能挣到钱,耕地的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平山镇镇长江洪:“现在我们镇土地流转实行竞价,土地流转的费用也越来越高,原来一亩地200多元都流转不出去,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后,一亩地涨到600多元,大家都抢着种。”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从事农业生产。大学毕业的王六月就是其中一员。他们这批新农人带来很多新理念新方法。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平山镇农民王六月:“水利设施配套齐全,稻田里不仅可以种植水稻,还可以套养小龙虾、螃蟹、鸭子,生产的绿色大米价格卖得也很高。”

王六月成立了水稻种植合作社,带着合作社成员不断探索稻虾连作、稻鸭共生等新型综合种养模式,她们注册了商标,生产的大米通过了全国绿色农产品认证。

高标准农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的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不可能被改善,高标准农田带来了整个粮食生产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特别是做到降本增效,它成为我们今后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支撑,也是提高农业产出效率最基本的路径。”

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玻璃温室,50株刚刚破土一个月的小麦新品种幼苗长势不错。小麦品种的培育者——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院士带着团队细心地查看这些幼苗。

许为钢院士从事小麦育种38年,他和团队为黄淮平原培育出了郑麦9023、郑麦7698、郑麦1860等一批国审小麦品种。其中,郑麦1860今年首次成为黄淮海南部的第一麦,收获面积达到1000万亩,亩产也突破了800公斤,成为高产、优质、绿色的新品种。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许为钢:“全世界小麦平均单产是230到240公斤,中国小麦的平均单产2022年390多公斤,河南省达到了447公斤,所以小麦品种的创新及配套生产技术来说,中国都是居世界领先水平的。”

高产是小麦良种最突出的潜力。要激发出这个潜力,就需要育种人员提高小麦植株的生长能力。郑麦1860能将储存在茎秆、枝叶上的营养物质调运到籽粒中,不仅灌浆率要比一般的植株高出15%以上,而且合成的蛋白质含量也更高,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搬砖”能手。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习近平总书记对种业振兴念兹在兹,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良种的培育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小麦育种,必须要有前瞻性。许为钢认为,至少要预测到未来10年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可能培育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好品种。许院士和他的团队正在培育的是新一代绿色节肥抗病的新品种,每年都能在减肥绿色高效上实现自我超越。

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国农作物种子国产率不断提升,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中国粮”基本都用上了“中国种”,其中,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为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付文阁:“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不仅仅要保证高产高效、保证粮食供给,还要解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问题,要实现从过去的以增产导向向增质导向转变,从过去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到现在科技创新内涵式发展转变。”

粮仓满了,饭碗端稳了,钱袋子鼓了,对于未来的农业生产,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憧憬。

  • 相关阅读
  • 人民日报整版介绍:中国国家版本馆4个场馆如何做到既各具特色又浑然一体?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5日 第 08 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历史典籍版...

    时间:10-05
  • 擦亮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

      以大运河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先民筚路蓝缕、艰苦卓绝奋斗发展的生动记录,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韧性、耐心和定力,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标识。  擦亮大运河等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

    时间:10-05
  • 融古汇今 生机勃勃

      图①:中国大运河北京通州段一隅。   本报记者 王 珏摄   图②:游船行驶在中国大运河河北沧州城区段。   傅新春摄   图③:观众游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孟...

    时间:10-05
  • 中国代表呼吁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据新华社联合国10月3日电 (记者王建刚)第78届联合国大会第二委员会(经济和金融委员会)3日举行一般性辩论。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发言阐述中方立场主张,呼吁坚持公平正义,完善全球...

    时间:10-05
  • “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在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发展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各领域发展变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写照。”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日前在京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

    时间:10-05
  • 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暨文学出版论坛在马德里举办

      本报马德里10月4日电 (记者颜欢、范剑青)中国—西班牙文明交流互鉴暨文学出版论坛3日在马德里举办。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前西班牙众议院第三副议长,西班牙教育部顾问、马德里大区国...

    时间:10-05
  • 给家门口的盛会出份力(点赞新时代)

      节日期间,杭州亚运会正开得如火如荼。对缪颖颖而言,兴奋之外则是别样的忙碌。  10月3日午饭后,缪颖颖换上城市志愿者服装,套上红马甲,来到拱墅运河体育公园。她这天的任务是为曲棍球...

    时间:10-05
  • 让乡亲们早日住进新房(点赞新时代)

      节日期间的欢庆气氛里,有千千万万劳动者正坚守岗位。   在重建家园一线,建设者们争分夺秒;在杭州亚运会赛场,志愿者们热情服务……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喜庆团圆...

    时间:10-05
  • 铆足干劲 勇毅前行(今日谈)

      真挚的心声,昂扬的精神。深中通道、包银高铁、京雄高速公路建设有序推进,重大工程建设者“假期无休,岗位建功”;浩吉铁路、唐包铁路、秦皇岛港,加强协调组织,能源运输确保“吨煤必争,...

    时间:10-05
  • 流动的中国生机勃勃(走进市场看信心·聚焦中秋国庆假期)

      北京南站维持峰值运营,日均发送旅客20.2万人次;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日均客流量32.5万人次,同比增长131.7%;重庆高速9月29日全路网总车流量超193万辆次,创历年国庆假期单日车流量新高...

    时间:10-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