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带一路”10周年)从“使者相望”到“文旅于途” 丝路起点四海“吸睛”

2023-10-05 15:58:37

来源:中新网

中新社西安10月4日电 题:从“使者相望”到“文旅于途” 丝路起点四海“吸睛”

作者 杨英琦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大唐不夜城扮演“李白”的马双没有料到,面对自己出的古诗考题,一对来自巴基斯坦的情侣竟对答如流。

从悬挂着一句句诗词的灯饰下走过,路边叫卖着小吃“唐果子”“唐诗烧”,不远处,唐装仕女们在仿唐建筑前翩翩起舞,这时,“李白”迎面走来,拦下你吟诗作对……此情此景,任谁都会有一刻穿越的恍惚。

成为“李白”至今约三年,努力为游客营造“穿越体验”的马双觉得越来越轻松。“主动向我出题、找‘李白’聊天的人越来越多。身着汉服对诗互动成了一件平常的事。”但随着被古诗难倒的游客越来越少,马双也日渐感到另一种压力,“尤其是面对兴致勃勃的外籍游客,感受到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憧憬和崇拜,我希望自己能更好诠释‘李白’与‘长安’的文化内涵。”

不止诗仙李白,张骞凿空、玄奘西行无不是这座古都的“记忆”标签。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无数使者从这里出发,异域客商纷至沓来。千年前,长安不仅承载着东西方商贸往来,也孕育出多元文化的共生共存。如今的西安,诗歌、汉服、美食、文物遗址皆传承了丝路“基因”,其中点滴的文化共鸣与史料上的“西引力”交叠,吸引着四海游客。

“汉服没有国籍,更何况如今的西安街头,越来越多外国人乐于尝试汉服装扮。”巴西青年安安成为“汉服博主”不久,就已自然融入城市各个可以“穿越”的角落,在路人惊羡赞美的目光中,他尽享“汉服自由”。

同时,安安还在博物馆找到自己与汉服“适配”的证据。“我在博物馆发现了不少陶俑,他们长着高鼻梁、深眼窝,像是我的‘同乡’。”城市中的石榴树、汉服衣料上的葡萄花纹……安安逐渐发现,这座城市接纳“远客”的历史如此悠久,身着汉服的自己不仅是“新西安人”,更像个“老长安客”。

从用文物故事串联城市文化坐标的“博物馆号”城市观光车、沉浸式体验盛唐风貌的唐风市井街区,到地铁站内的文物展、集齐丝路沿线各国风土人情的主题街区,十年来,陕西围绕打造国际文化旅游中心的目标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创新机制,随着文旅消费新场景层出不穷,古城风貌、传统元素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今年1月至8月,陕西省接待国内游客5.22亿人次,同比增长78.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9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93%。在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首日,目的地为西安的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327%,其中跨省订单占比八成,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387%。

据了解,今年中国—中亚峰会之后,西安率先实现了对中亚“五国六城”的通航全覆盖,初步构建起“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线网络格局。同时,满载着皮影、剪纸、刺绣等非遗作品的中欧班列长安号,也成为陕西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交流的新桥梁。

古丝绸之路上“使者相望于道”,今“一带一路”建设中“商旅不绝于途”。除了在丝路起点西安沉淀下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80%的世界文化遗产也分布于这条路上。

“文化赋予旅游更深刻的内涵,旅游带动文化向更远处传播。”陕西省旅游设计院总规划师崔宁说,以西安为起点,各式提档升级的文旅项目正在重走“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极具魅力的传统文化随着“文旅于途”,已走向全国乃至海外。(完)

  • 相关阅读
  •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纪实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指引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历史...

    时间:10-07
  • 小辣椒长成大产业

      连日来,各地辣椒陆续进入收获季。图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〇二团梧桐镇六连,大型机械正在采收辣椒。   李华北摄(人民图片)   今年以来,甘肃省张掖市高...

    时间:10-07
  • 打通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新职·新知⑦)

      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管理员胡颖在巡查街道。   北京市大兴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调度平台。   扫码观看视频   一个人,一个网格,一部手机,穿梭在城市街...

    时间:10-07
  • 外媒关注中国假日经济强劲增长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中国境内外旅游业恢复势头强劲,消费数据持续攀升。不少外媒关注到,中国旅游热度创新高,彰显中国消费市场活力,也助推全球旅游业加快发展。  英国路透社报道说,中秋...

    时间:10-07
  • “你好!中国”旅游推广标识亮相巴黎国际旅游专业展

      据新华社巴黎10月5日电 为期3天的2023巴黎国际旅游专业展5日在凡尔赛门展览中心落幕,中国驻巴黎旅游办事处设立的中国展台在当地首次推出“你好!中国”旅游推广标识,受到法国业内人士广...

    时间:10-07
  •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在塞浦路斯尼科西亚举办

      新华社尼科西亚10月5日电 (记者温新年、郭明芳)10月5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启动仪式在塞浦路斯尼科西亚举办,塞浦路斯议长迪米特里乌、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建春出席并致辞。塞浦...

    时间:10-07
  • 不断书写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新篇章(大使随笔)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2000多年前中国商船已远航印度尼西亚。海上丝绸之路舟楫相望,谱写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友好往来、相知相交的历史篇章。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

    时间:10-07
  • 传递中国经济向好发展的信心和力量(和音)

      繁荣的假日经济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见证,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景区排长队、电影院和餐厅爆满、出行人数再创新高,流动的中国到处生机勃勃...

    时间:10-07
  • 农技合作,开拓乌干达农民脱贫新路径

      在乌干达东部城市金贾举办的乌干达第二十九届全国农业展上,中国专家向参观者介绍优质农作物品种。  新华社记者 聂祖国摄  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郊的乌干达水产研究与发展中心的示范...

    时间:10-07
  • 文旅热潮折射经济动能澎湃(今日谈)

      徜徉美丽乡村,观秋景、品秋韵,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漫步休闲街区,尝美食、购好物,领略特色、体验风情;沉浸旅游景区,逛古镇、访名居,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中秋国庆假期,许多人选择...

    时间:10-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