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小辣椒长成大产业

2023-10-07 08:1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连日来,各地辣椒陆续进入收获季。图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〇二团梧桐镇六连,大型机械正在采收辣椒。
  李华北摄(人民图片)

  今年以来,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大力发展“订单辣椒”种植,助力农民增收。图为不久前,当地农民正在晾晒新收获的辣椒。
  王 将摄(人民图片)

  在中国,“辣”是不少地方餐桌上的一大特色。从四川的麻辣火锅到湖南的剁椒鱼头再到陕西的油泼辣子面,由南到北,总有食客对辣有着独一份偏爱。

  近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数字辣椒产业发展大会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辣椒消费国,同时辣椒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种植范围覆盖全国28个省(区、市),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眼下,正值新一季辣椒收获上市时节,今年各地辣椒生产情况怎样?市场供需形势如何?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中国辣椒产量占全球近一半

  辣椒别名辣茄、海椒,是重要的蔬菜品种。数据显示,当前中国辣椒年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占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的10%左右,在各类蔬菜中位居前列。

  “从400多年前传入中国时仅作观赏用,到后来的食用、药用,辣椒的多样性价值不断被发现,种植规模也随之扩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馆员林巧介绍,辣椒营养丰富、风味多样、生长性强,可鲜食,也可加工成辣椒酱、干辣椒和辣椒油等产品;除了食用价值,辣椒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辣椒素、辣椒红素和辣椒碱在医疗、食品和工业等领域均有应用。近年来,全球辣椒种植面积与产量稳步增长,中国辣椒产业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数据,2000—2021年,全球30%以上的辣椒在中国种植,2021年中国辣椒种植面积占全球种植面积的36.72%,较2000年增长了约5.59个百分点,是世界辣椒种植的主要国家。产量方面,全球及中国辣椒产量近年均大幅增长,其中中国产量占全球近一半,是全球最大的辣椒主产国。

  与生产规模一同扩大的是国人对辣椒的需求。林巧表示,近年来,辛辣饮食文化广泛传播,统计显示全国食辣人口超过5亿,其中江西、贵州、湖南、四川和重庆等地是食辣的主要区域。同时,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食辣特点,例如四川和重庆偏好麻辣,贵州偏好糟辣,湖北偏好卤辣,湖南偏好香辣,广西和云南等地偏好酸辣。

  9月中旬,王老吉、美团外卖及多家媒体机构联合发布了一份辣文化调查报告,全国超六成受访者表示喜欢吃辣,其中非常喜欢吃辣的占24.37%,明确表示不喜欢吃辣的占6.65%;有近八成餐厅售卖辣菜,其中最受欢迎的辣菜是四川菜,湖南菜的辣度等级获评第一。

  不仅满足国内需求,中国辣椒也走上了全球消费者的餐桌。据介绍,全球范围内,辣椒及其制品已有1000余种,超过2/3的国家或地区种植或食用辣椒。目前,中国是主要的辣椒出口国之一,出口的辣椒分为干辣椒和鲜辣椒,包括未磨的辣椒干、已磨的辣椒、鲜或冷藏的辣椒等。

  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官网数据,2022年,中国辣椒出口额17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干辣椒出口额15.6亿美元,同比增长8.1%;鲜辣椒出口额1.4亿美元,同比增长71.2%;中国辣椒前三大出口市场依次为美国、日本和西班牙,合计占辣椒出口总额的41.1%。

  黔豫滇3省种植面积约占全国1/3

  随着辣椒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全国多地积极布局。

  从规模看,贵州省作为中国最早食用辣椒的地区之一,如今辣椒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00万亩以上,约占全国的1/6,是国内辣椒种植第一大省。

  关于贵州与辣椒的渊源,1721年的《思州府志》记载道:“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讲述了曾经的贵州缺少食盐,当地民众在反复尝试后选择了辣椒作为代盐之物,这也是辣椒在中国用于食用的较早记载。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步涛介绍,经过多年种植,凭借独特的生态、气候和环境优势,贵州生产的辣椒品类不断丰富,遵义朝天椒、大方皱椒、花溪辣椒等地方特色品种以及老干妈、苗姑娘等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

  “随着辣椒产品进一步拓展,食辣人群的增加、地区的扩大,辣椒市场正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步涛说,贵州近年持续稳定辣椒种植面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今年全省辣椒种植面积达到520万亩,仍是全国唯一超过500万亩的省份,预计产量770万吨,种植业产值300亿元以上、加工产值160亿元以上,产销规模继续位列全国第一。

  除了贵州,河南、云南、湖南、四川、内蒙古等地也是辣椒种植大省(区)。其中,河南、云南种植面积均在200万亩以上,与贵州一起位列全国辣椒种植面积前三位,3省种植总面积超过1000万亩,占全国辣椒种植面积1/3左右。

  在“中原粮仓”河南的农业版图中,不仅有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的小麦,还有全国最大的朝天椒种植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茄果类研究室主任姚秋菊介绍,河南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其中以朝天椒品种最具优势。朝天椒属茄科辣椒属,又名三樱椒、天鹰椒,可鲜食、泡制,又可作为干辣椒使用,是优良的鲜食和加工蔬菜。近年来,朝天椒的栽培面积占全国辣椒的比重逐年上升,其中河南朝天椒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年产销量约50万吨,在内销和外贸上也居全国之首。

  “在各地持续布局下,国内辣椒种植正在形成一些相对稳定的产区,如嗜辣的湖南、贵州、四川、重庆为单生朝天椒干椒主产区,‘南菜北运’基地广西、云南主产鲜食辣椒,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是簇生朝天椒主产区。”中国农业科学院茄科蔬菜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立浩说,全国范围来看,当前辣椒种植已覆盖28个省(区、市),近10年种植面积增长30%左右,辣椒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辣椒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辣椒产业的持续发展有效满足了市场需求,也成为不少地方促进农民增收的主产业之一。

  “今年咱这辣椒收成不错,亩产超过了6000斤。”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义和塔拉镇复兴村,椒农谭宝会忙着采摘地里的红辣椒,“产量高,售价也有提升,今年比去年每斤高出0.1元,一亩净赚5000多元。”

  作为全国县域种植红辣椒面积最大地区,开鲁县每年红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当地农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开鲁县种植红辣椒已有60多年历史,目前年均产量30亿斤。辣椒产业的发展壮大,直接促进了6万户农民从事红辣椒种植,5万余人在红辣椒全产业链就业,每年劳动力务工收入达3.6亿元。

  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当地椒农的主要收益并不来自辣椒果实的直接销售,而是其中的一粒粒种子。“我们这有300多亩标准化大棚育种基地,主要进行辣椒种子生产繁育、加工销售及技术推广,每年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民依靠辣椒育种增收1000万元以上。”位于萧县的安徽华强种业有限公司科研示范基地负责人穆克利说,今年市场销售情况较好,目前基本卖完了,基地正为新苗栽种作准备。

  萧县被誉为“全国辣椒制种第一县”,其产的辣椒种子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日韩及东南亚国家。萧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萧县辣椒育种生产量占全国辣椒杂交用种量的50%左右,其中鲜食类线椒份额更大,约占60%以上。目前,全县年产优质辣椒种子35万余公斤,产值近10亿元,直接带动6000户以上农民增收致富。

  “辣椒产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种植、制种到初加工、精深加工,辣椒产业链的不断延长推动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林巧说,聚焦辣椒产业,目前各地已有相关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超70个,形成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0个左右,在助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推动辣椒产业发展,各地还在继续发力。贵州近日明确将围绕“生态贵椒”持续打响省级公用品牌,大力支持地方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创建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内蒙古提出支持集约化育苗企业发展,持续推进露地加工辣椒规模化、机械化发展;湖南从多层面整合辣椒文化资源,挖掘富有食辣文化底蕴的辣椒文化产品,力争打造辣椒文化旅游“新名片”。

  林巧认为,当前,各地辣椒产业快速发展,但也面临产品同质化、种质资源挖掘利用不足、中高端产品竞争力有待提升等问题,相关地方还应进一步发挥本地特色,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培育更多抗病性强、适应机械化产收的品种,提升辣椒生产和管理的全程机械化水平。同时,开发更多符合不同市场需求的辣椒产品,提高品牌美誉度、认可度,以品牌效应实现辣椒产品增值、产业增收。

  • 相关阅读
  • 杭州亚运会 | 谢谢你,杭州!

    新华社杭州10月7日电(记者岳冉冉、卢羡婷、王浩明)杭州亚运会大幕将落。杭州,这个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的地方,正被来自亚洲各国各地区的体育健儿们所留恋。一声声“谢谢”道出...

    时间:10-08
  • 这一刻,无关输赢,却直抵人心!

    今天(8日),杭州亚运会就要落下帷幕。赛场上,健儿们争夺奖牌、刷新纪录的一个个瞬间,令人心潮澎湃。输赢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或温情或励志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不一定是场上最亮的星,却是最特别的存在。01这是...

    时间:10-08
  • 中国“枫景”丨一个都不能少

    “枫桥经验”是什么?此“枫桥”是张继《枫桥夜泊》里的“枫桥”吗?又或者说,是一座桥?“枫桥经验”里的枫桥确实是一座桥——一座架在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一座实现矛盾不上交的“治理之桥”一座做到平安不出...

    时间:10-08
  • 社评:杭州难说再见,它是一个新起点

    随着杭州亚运会的赛程进入最后一天、闭幕式亮点不断剧透,这场全亚洲的体育盛会即将迎来尾声。“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用一届“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完美亚运会兑现了承办诺言,当圣火缓缓熄灭时,它留给...

    时间:10-08
  • 接待游客超1300万人次!亚运赛事拉动杭州旅游市场消费

    记者昨天(7日)从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获悉,截至6日下午4时,杭州全市各景区景点(含乡村旅游)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共接待游客1300.87万人次,亚运赛事对当地假日旅游市场消费拉动效应明显。据统计,长假期间外地游...

    时间:10-08
  • 亚运1+1丨赛后如何利用好“亚运遗产”?闭幕式哪些亮点值得期待?一起探访→

    10月7日,杭州亚运会进入第14个正式比赛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7日的比赛中新添13枚金牌,金牌总数已达到200枚,超过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199枚,是中国队在历届亚运会上获金牌数最多。亚运会进入尾声,如何总结梳理中...

    时间:10-08
  • 世界观|藏在手机里的亚运记忆

    16天亚运之旅就要在今天落下帷幕,到了和杭州说再见的时候。来自亚洲各地的人们在这里度过了许多特别的时刻:快乐、激情、遗憾、感动……所有故事都有句点,但美好的记忆会永存于心。...

    时间:10-08
  • “细节”看亚运 让亚运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赛会志愿者“小青荷”们在竞赛运行服务、媒体运行服务等13个不同领域提供志愿服务,已累计收到了110余封感谢信和表扬信,他们用友善和付出进一步擦亮了杭州的志愿服务“金名片”。广受好评的背...

    时间:10-08
  • 杭州亚运会Vlog|我们为何如此热爱体育

    在杭州进行的第19届亚运会渐入尾声。我们看到了美妙的进球,激烈的对抗,极限的突破,优雅的身姿……你为何如此热爱体育?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运动员、媒体记者、开幕式导演,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记者:姜赛、...

    时间:10-08
  • 杭州亚运会·全天综合 | 200金!中国代表团创亚运会历史最佳战绩

    新华社杭州10月7日电(记者张泽伟、王恒志)2023年10月7日,中国代表团收获13枚金牌,在杭州亚运会上的金牌总数达到历史性的200金!刷新了中国代表团在广州亚运会上199金的历史纪录!覃海洋(左)、张雨霏。新华社发...

    时间:10-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