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中医到瓷器 看中华文明存续久远的“法宝”

2023-10-08 14:31:41

来源:央视网

中国古代典籍《大学》中有一句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包含的就是一种弃旧图新的精神。创新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进程当中,创新性始终贯穿其中,成为其存续久远的动力。从中医到瓷器,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不断的演变,今天的我们依然需要在传承中进行创新。

2012年,考古人员在对成都天回镇老官山的汉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大量竹简。出土时,这些竹简已经在水里浸泡了两千多年,残缺散乱十分严重。经过整理,考古团队发现竹简中包含了许多医学术语。

这些竹简被命名为“天回医简”。根据考古和学术的推断,医简的主体部分抄录于西汉吕后至文帝时期。随着工作的深入,考古团队还在医简中发现了一个叫“敝昔”的人名。深入查阅西汉早期文献后,他们惊喜地发现“敝昔”就是扁鹊。而这些医简,则可能是“扁鹊医书”。

“天回医简”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西汉早期出土医学文献。由于年代久远,“天回医简”文保工作的开展异常困难,经过对医简的整理拼接,最终得到930支医简,2万余汉字。医简被整理成8部医书,涉及医学理论、治法、成方制剂文献等内容。

“天回医简”的这些发现,反映出汉代的医疗水平已经十分发达,更有详细的色脉诊体系,证明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

“天回医简”出土之前,已经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湖北荆州周家台秦墓等医学类简牍出土。

马王堆出土的医简,显示当时的药方以单方为主,而且与巫医的关系比较密切。再之后,就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成熟的《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至于中间这段时期中医药有着怎样的创新从而导致成熟理论的出现,一直困扰着学界。“天回医简”则给出了答案。

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和中浚:老关山就见于马王堆和《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之间的这个节点位置上,这个过渡的情况一下就清楚了,它不是凭空而来的。“天回医简”绝大部分治疗方法都是中药的方法,并且它的方是复方,用两味药以上的方占了主流地位,跟后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关系,跟后世的药物是一脉相承的。

一直以来,中华文化都是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中医药也不例外。随着编联和释文的工作完成,对“天回医简”的学术研究工作也随之启动。今年2月,《天回医简》图书印发。对于两千多年前的著作,也有人产生疑问:“天回医简”中的内容在现代还适用吗?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 柳长华:那时候的一些医学思想、理论、方法,今天还得应用,医学是一种医道,我们还说“天不变,道亦不变”,所以它可以长久。今天还得应用,那是不是没有创新?不是这样,它不断在求新,不断在变动。

中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之所以在今天仍然焕发生机,是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在汲取新的时代元素,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天回医简”对今天乃至今后的中医药创新应用仍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历久弥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是它存续久远的不竭动力。

瓷器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国的瓷器不仅深受国人的喜爱,在全世界也很受追捧。千百年来,瓷器不仅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也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历经千年,如今的钧瓷仍在大放异彩。在它的发祥地神垕镇,人头攒动,钧瓷的交易火爆异常。神垕镇位于河南许昌的禹州市,自从北宋时期钧窑的炉火在这里生起,禹州就有了“钧都”的美誉。

北宋时期的钧瓷,兼具观赏和实用性。它不仅开启了中国陶瓷装饰美学的新境界,也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

北宋后期,由于战乱,宋室南迁,钧官窑一度停烧。钧窑工匠四处流散,钧瓷烧制技艺也随之传播到各地,在金元时期,形成了庞大的钧窑系。到了明清,制瓷中心南移,虽然钧窑的生产规模式微,但它在民间的影响力并没有降低,南方诸窑仍在纷纷模仿钧瓷的烧制方式。在民间发展的这些年,钧瓷更多以生活用具的形态出现,它的器型也在随着时代的需求和审美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发展。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河南钧瓷博物馆原馆长 张金伟:它在民众当中能得到广泛认同和接纳,首先它有实用性;第二就是审美属性在,更重要的背后它又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要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新中国成立后,钧瓷的发展受到重视,国家抽调大量专家到神垕镇做研究。当时,无法控制窑变稳定生成,想要的色彩很难烧出,这个难题已经困扰了钧瓷工匠们上千年。20世纪90年代初,工匠们经过研究,创新自制窑炉,千年难题终于被攻破,色彩绚丽的钧瓷产量也随之大增。随着它们在市场上的大规模流通,了解钧瓷喜欢钧瓷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让工匠们有了更大的创新动力。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孔相卿:历史上我们钧窑创烧出了铜红釉,2010年又创烧出了铜蓝釉。我们没有停下脚步,继续研究,研究出了铜系金红釉,今年5月份专利下来之后就发布了这个工艺,一下子震动了业界。

作为艺术观赏品,钧瓷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说法。在新时代,如何让钧瓷走出展柜收藏匣、进入寻常百姓家,是钧瓷工匠们的另一个创新思路。此前,瓷器一直没能进入茶饮市场,而茶文化正风靡全国,工匠们觉得这时让钧瓷以茶壶的形态进入百姓生活是绝佳的机会。想法虽好,但真做起来,工匠们发现以瓷器的烧制特性,烧出的壶盖很难盖得严。但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钧瓷及其背后的文化,这样的创新之路还是要走。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制瓷的队伍中,传统的钧瓷工艺品正变得更加个性化、时尚化,网络直播更是将延续千年的钧瓷文化传播到了更多的地方。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存续久远,在于它面对新的挑战、新的环境而不断有新应对、新创造、新发展。它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拒绝停滞和僵化,以创新为支撑,我们才能更好地去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 相关阅读
  • 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十大亮点

    编者按:江南好,情难忘。10月8日晚,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隆重举行。从期盼到相会,从重逢到告别,闭幕式以中国式的独特浪漫,与亿万观众和各国运动员依依惜别。整场闭幕式生动诠释了杭州...

    时间:10-09
  • 激情与梦想永不谢幕 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引发热烈反响

    聚散终有时,后会亦有期。10月8日晚,参加杭州亚运会的体育健儿、工作人员、志愿者、中外媒体记者再一次欢聚“大莲花”。拼搏与超越、热爱和团结闪亮赛场;欢呼与掌声、豪情和壮志震撼人心。过去16天里所有的情感都在...

    时间:10-09
  • 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假日消费折射经济动能澎湃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 金昱希)徜徉乡村风景,领略大美河山,亲近自然;沉浸旅游景区,体验风土人情,开阔眼界;漫步休闲街区,购置心仪好物,放松心情……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许多人选择在出行中欢度节日、...

    时间:10-09
  • 【海报】中国正能量 | 丰收的中国生机勃勃

    金秋时节,稻菽金黄,硕果飘香,中国大地上一派丰收景象。喜看稻菽千重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深化,粮食综合生产...

    时间:10-09
  • “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开行

    昆明10月8日电 (记者朱思雄、徐元锋、李茂颖)“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开行首发仪式8日在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举行。当日上午,满载东南亚水果、橡胶等产品以及云南特色商品的班列鸣笛,缓缓驶离昆明王家营西集...

    时间:10-09
  • 绿色工程,见证中波合作互利共赢(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图为波兰罗兹市绕城高速公路环岛一景。韩铁钢摄今年7月,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参与建设的波兰罗兹市绕城高速公路S14项目提前竣工通车。罗兹成为波兰首座拥有完整绕城高速公路的城市。罗兹是中...

    时间:10-09
  • 杭州亚运会 | 杭州,感谢亚运!

    新华社杭州10月8日电(记者俞菀、张璇、朱涵、段菁菁、马剑)绿意盎然、金桂飘香,转角便有惊喜、邂逅便传佳话……“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因为举办亚运会,杭州实现了城市能级跃升、国际影响力飙升、群众获得感...

    时间:10-09
  • 注册制绝不是“放任不管”

    近期市场上有人担心“注册制是不是无人管”。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监管部门、专家学者和行业机构。市场普遍认为,注册制绝不是“放任不管”,一放了之,而是在“改”的同时加大“管”的力度,管的更严了,管的...

    时间:10-09
  • 向世界讲述真实的西藏——记外国媒体人士赴藏采访之行

    新华社拉萨10月8日电 题:向世界讲述真实的西藏——记外国媒体人士赴藏采访之行新华社记者温馨、刘洲鹏10月3日至8日,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组织22个国家近30名媒体人士赴西藏林芝和拉萨两地参观采访,深入了解当地生...

    时间:10-09
  • 为中美民间友好厚植根基

    “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时期飞虎队员的参与和支持,希望飞虎队精神能够在两国人民之间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复信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和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时强调...

    时间:10-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