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向世界讲述真实的西藏——记外国媒体人士赴藏采访之行

2023-10-09 11:05:0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拉萨10月8日电 题:向世界讲述真实的西藏——记外国媒体人士赴藏采访之行

新华社记者温馨、刘洲鹏

10月3日至8日,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组织22个国家近30名媒体人士赴西藏林芝和拉萨两地参观采访,深入了解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民生保障等情况。

这些媒体人士来自巴基斯坦、尼泊尔、白俄罗斯、埃塞俄比亚、智利等国家的通讯社、电视台、报社、新闻网站等机构。在藏期间,他们一路采访报道,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西藏。

典型的藏式小院,院中青草悠悠,屋内雕梁画栋,各类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具用品一应俱全,灶台上熬煮着热腾腾的酥油茶,茶几上整齐摆放着待客的糌粑等茶点……

在林芝米林市西嘎门巴村,格鲁吉亚“穆塔瓦里”媒体中心创始人兼总经理凯瑟琳·古卢阿在网站发布了这样一条视频,记录下当地一户村民家里的幸福生活场面。

西嘎门巴村是个搬迁村。由于生存环境恶劣,2003年6月,林芝市墨脱县甘登乡的40户140多人搬迁到此。如今,这里居住着83户300多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年前增长了70多倍。

各国媒体人士抓住一切时间同村民们互动交流。“你们家有几个孩子?怎么上学?”“搬迁之前的牲畜和财产怎么处理?”“你们现在从事什么工作?”……他们饶有兴致地提出各种问题,一一得到村民们的回答。

“我每天都会用本国语言发布3至4条视频报道,希望向格鲁吉亚人民传递更多关于西藏的信息。”古卢阿说。

在古卢阿发布的另一段视频中,记录了她在西嘎门巴村合作社体验藏纸制作的过程。

为了让村民安居乐业,西嘎门巴村成立了集藏纸生产、旅游参观体验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通过创新生产藏纸印刷产品等方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

“我看过许多关于西藏的纪录片。眼见为实,在同西藏人民沟通交流、亲眼看到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真正了解藏文化的传承保护后,我了解到当地人民对自己的生活有多么满意。希望通过我的报道,吸引更多人来亲自感受这个神奇的地方。”瓦努阿图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广播制作主管玛丽-诺埃尔·瓦亚尼·卡尔塔克说。

离开林芝市区,沿318国道在山谷间蜿蜒穿行,随后到达一片开阔地带,便是林海云雾间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各国媒体人士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一路拍摄记录,不断发出“美妙”“震撼”“令人惊奇”的由衷赞叹。

“这一切都太棒了。当从飞机上俯瞰西藏时,我看到了被白雪覆盖的山脉、绿树成荫的山丘和蜿蜒的河流。在鲁朗,白云像瀑布一样流过山巅,牦牛游走在碧绿的草地上。”东帝汶《帝汶邮报》主编奥古斯托说。

在尼泊尔《新报》记者曼纽·泰勒看来,西藏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对环喜马拉雅国家来说是非常好的榜样。“我想了解中国的经验,然后通过报道传达给我们的政府,让他们关注。”

结束了林芝的采访行程,各国媒体人士乘坐“复兴号”动车前往拉萨。得知拉林铁路全线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攻克高原铁路多项难题,桥隧比约75%,大家不由得发出惊叹。

“穿越在苍茫的雪山与无尽的草原之间,伴着日出日落的轮回,见证着四季的更迭,讲述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是梦想与现实交汇的桥梁,也是历史与未来相连的纽带。”乘车抵达拉萨后,马来西亚《星洲日报》高级记者陈孝仁用中文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这样一段话。

“西藏的发展程度超乎我的想象,这里的人们过着非常现代的生活。”巴基斯坦城市新闻网高级记者阿里·阿巴斯说,巴基斯坦地理环境同西藏相似,他要通过报道向巴基斯坦传递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在拉萨期间,各国媒体人士分别前往布达拉宫、大昭寺、色拉寺等参观采访,了解西藏文化的保护和藏传佛教的新发展。

参访过程中,西藏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罗旦和西藏大学教授久毛措从不同的角度向各国媒体人士生动介绍了西藏宗教事业的历史和现状。

“我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无论是在西藏、新疆,还是在中国其他地方,我都看到宗教自由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一些西方媒体出于意识形态偏见编造了许多涉藏、涉疆谎言,我要用我的报道告诉世界,他们的谎言在事实面前完全站不住脚。”阿里·阿巴斯说。

外国媒体人士还赴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参观。他们对西藏实行15年免费教育表示充分肯定,认为西藏地域广袤,学校向学生提供住校服务,是保障各族儿童平等享受高质量教育权利的有益举措。

“中国在切实保护教育权方面为各国树立了榜样。中国政府和人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因为政府一直在为人民的福祉而努力奋斗。”来自吉尔吉斯斯坦《言论报》的乌玛特库尔·布拉尔基耶娃说。

  • 相关阅读
  • 钟华论:聚亚洲之力,筑未来之路——写在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闭幕之际

    潮起亚细亚,欢歌钱塘江。8日晚,熊熊燃烧了16天的亚运会圣火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徐徐熄灭,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圆满落幕。10月8日,数字火炬手在杭州亚运会闭幕式的主火炬熄灭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中国特...

    时间:10-10
  • 回首亚运@所有奉献者,我们再出发

    始于秋分,终于寒露,杭州亚运会缓缓落下帷幕。感谢每一位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你们的毅力和坚持,为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力量;感谢那些默默无闻却不可或缺的幕后工作人员们,让亚运赛场多了更多温情与爱的味道。感谢每一...

    时间:10-10
  • 焦点访谈丨挥别亚运 最忆杭州

    随着燃烧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的亚运圣火缓缓熄灭,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式闭幕。桂花成实向秋荣。16个日日夜夜,我们享受了亚运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也见证了亚运健儿疫情后最温暖的重逢。亚洲地区山海相连、人文相亲,...

    时间:10-10
  • 共同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做增量(和音)

    共建“一带一路”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为全球互联互通、共同发展注入活力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一列列满载榴莲、山竹等东南...

    时间:10-10
  • 镜头连中外|一带一路“双城迹”:山与海的相连

    哈萨克斯坦远离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2014年,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落地连云港,让哈萨克斯坦从此也拥有了“海洋的脉搏”。近年来,中哈两国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途经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驰骋不息中哈连...

    时间:10-10
  • 以体育促和平,共创更加美好未来(人民论坛)

    当互换徽章成为赛场外的热门活动,当外国运动员的亲友团得到杭州市民慷慨转赠的门票,当正值生日的选手听到全场的祝福歌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上,亚洲健儿在相聚相知中...

    时间:10-10
  • 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思想纵横)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

    时间:10-10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精打细算用好水 从严从细管好水——黄河水资源利用观察

    新华社郑州10月9日电题:精打细算用好水 从严从细管好水——黄河水资源利用观察新华社记者杨琳、邹欣媛、韩方方金秋时节,黄河两岸秋实禾茂,母亲河用有限的水资源滋养着沿河九省区,又一次给予了两岸丰厚馈赠。“精...

    时间:10-10
  • (乡村行·看振兴)“盘”活闲置农房 江西龙南打造乡村振兴“共富屋”

    中新网赣州10月9日电 (熊锦阳 李林烜)“我们有经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认证的‘最高的客家围屋’燕翼围;有可承接大型旅游团餐、宴席的餐厅,展示客家米酒、锡壶等制作技艺的非遗文化馆。现在整个古镇文旅市场活力满满。”...

    时间:10-10
  • 乡村振兴|海南五指山:“村秀”舞台展现乡村新貌

    新华社海口10月9日电题:海南五指山:“村秀”舞台展现乡村新貌新华社记者袁睿、夏天璀璨灯光照亮山头,潺潺河水从桥下流过,身着精美黎族、苗族服饰,手持乡镇特产的村民们,在欢呼与掌声中走上小桥。在海南省五指山...

    时间:10-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