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热词里的中国活力丨数据告诉你,亚运魅力如何激发经济活力?

2023-10-11 15:01:09

来源:新华社

“亚运经济”伴随着杭州亚运会悄然兴起,展现出火热的中国活力。在亚运会期间,赛事门票就销售火爆,据杭州亚运会主新闻发言人毛根洪介绍,截至10月7日,杭州亚运会体育比赛项目门票已售出超过305万张,票务收入超过6.1亿元,验票上座率超过92%。而在赛场外,在亚运热潮带动下,亚运红利的溢出效应持续扩散。

带火了体育消费

杭州亚运会带动了体育消费的热潮,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世界超市”义乌,今年1至8月,义乌体育用品出口50.8亿元,创近5年来新高。其中,1至7月义乌对亚洲国家体育用品出口14.2亿元,同比增长12.7%。

火的不仅是外贸。在国内,杭州亚运会还带动了全国范围的全民健身热,并由此带来旺盛的体育产品内销。据统计,中秋、国庆假期全国各地开展各类特色健身活动6000余项,直接参与人数超过330万人。

义乌市大成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店铺负责人蒋红仙算了笔账,亚运会让他们今年体育用品的内贸额增长了两三成。“体育器材方面,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的销量最好。这两项运动都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老百姓上手也很快,国内有不少爱好者。”

此外,杭州亚运会后,为助力全民健身,体育馆将主要用于举办大型赛事,游泳馆将主要运营专业游泳跳水赛事、游泳开放及培训,综合训练馆将日常开放并运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的培训。

据介绍,场馆在亚运会后将积极申办高水平赛事,承接专业赛事,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赛事,带动市民参与和观赛,助力全民健身持续开展。

除此之外,亚运会还给杭州提供了一个跟国际组织衔接的契机。亚运会期间,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国际皮划艇联合会、国际曲棍球联合会分别与杭州市签订合作备忘录。据杭州亚运会主新闻发言人毛根洪介绍,从今年12月份到未来持续几年,已经定下了许多比赛,这些比赛的落地能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带火了小微商家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杭州亚运赛场上,浙江民企的身影随处可见。据媒体报道,在杭州亚运会的176家赞助企业中,来自浙江的就有108家,相关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民营企业更是不计其数。

不仅是大型企业,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也分享了亚运经济红利。杭州亚运会的供应商中有近六成小微商家,这些企业来自各行各业,均在相关领域占据头部位置。就地域看,其中75.5%的商家来自浙江,其次是广东、北京、江苏和上海。在浙江省,超四分之一的小微企业表示通过此次亚运会收获到更多订单,杭州本土公司获益尤多。

在杭州地铁车厢、竞赛场馆、城市街头,常能看到本地市民佩戴亚运徽章或将其作为背包挂饰。在亚运会工作人员乃至运动员群体当中,也不乏亚运徽章“达人”。这些徽章中约80%都来自浙江省温州市的金乡徽章厂。该企业是杭州亚运会徽章及非贵金属类产品供应商之一。借杭州亚运会的东风,公司徽章厂日产量在3万至5万枚左右,预计杭州亚运会徽章产品总产值可达上亿元。

为杭州亚运会龙舟赛事提供竞技龙舟的厂商来自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该公司为本届亚运会捐赠了26条竞速龙舟,每条龙舟上都拥有15项专利技术,让龙舟拥有完整的图案和平整光滑的外形,重量轻、浮力好、摩擦系数更小,有利于提高速度。该公司今年销售额已达到1300余万元,同比增长60%。

带火了城市旅游

为一场体育赛事奔赴一座城。在中秋和国庆假期,来杭的“亚运旅游者”不在少数。据统计,这个中秋、国庆假期,杭州已经跻身国内旅游热门目的地前三名,亚运会期间的整体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79%。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数据,截至10月6日16时,中秋国庆假期杭州全市各景区景点(含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300.87万人次(日均162.61万人次),比2022年国庆假期增长34.37%。

长假期间,游客在杭人均停留3.3天,相比以往节假日游客平均停留时间提升一倍。银联数据显示,杭州涉旅消费193.289亿元,按照可比口径较去年增长64%,较2019年增长16%。

在亚运会带动下,被杭州亚运会网球女子单打比赛中夺冠的郑钦文带火的“冠军款”葱包烩,以及杭州亚运会首金获得者、“00后”赛艇运动员邹佳琪推荐的“富春江的鱼”等也成为新的热门美食。据“杭州消费在线”监测统计,双节期间,杭州全市8万余家餐饮门店消费1370万笔,营收32.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0.7%和59.4%。

除杭州外,本届亚运会协办城市宁波、温州、湖州、绍兴和金华也吸引来了全国各地的体育迷。去哪儿大数据显示,亚运会期间,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酒店提前预订量同比2019年同期均增长5倍以上,其中绍兴增长最高,达7.2倍,温州次之增长6.4倍。亚运会的举办也拉动了浙江民宿消费。途家民宿数据显示,截至10月6日,“十一”期间浙江省民宿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1.2倍。

亚运会的影响不会随着比赛结束而结束,“亚运经济”的带动效应将持续释放活力,拓展出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综合新华社、经济日报、浙江在线等

  • 相关阅读
  • 推进数字思政建设 提高网络育人能力

    作者:孙楚航 罗 亮(均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研究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

    时间:10-12
  • 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指南

    作者: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

    时间:10-12
  • 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思想纵横)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主体性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精神信仰等的坚持与发展,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更关系文化活力的激发和增强。文化主体性强则文化自觉...

    时间:10-12
  • 以高质量科普厚植科技创新沃土(人民时评)

    树立大科普理念,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新格局,才能更好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近距离观看月壤,体验火箭发射、月地驾驶和空间站生活,了解数字技术如何为兵马俑...

    时间:10-12
  • 激发改革创新的澎湃动能

    改革强动力,创新激活力。从昔日的沙田水乡到今天的“未来之城”,从过去的边缘开发区到现在的“湾区之心”,广州南沙发展实践,不仅是我国改革创新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

    时间:10-12
  • 【光明论坛】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光明论坛】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弘扬教育家精神系列评论之五作者:史 册(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

    时间:10-12
  • 新华时评·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科技合作 铺就创新之路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题:推进科技合作 铺就创新之路新华社记者王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本身...

    时间:10-12
  • 新华财经|“丝路电商”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增添新动能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丁雅雯、范超)中国与五大洲30个国家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全球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享受到跨境电商红利……业内人士指出,“丝路电商”正成为...

    时间:10-12
  • 人民日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原标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开栏的话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周年。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共建“一带一...

    时间:10-12
  • 凝聚起推动世界共同繁荣进步的强大合力——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实践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共建“一带一路”走过10年,激发了150多个国家实现梦想的热情,给世界带来引人注目的深刻变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揭示这一...

    时间:10-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