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西藏“邦典之乡”:传承千年非遗技艺 绘就高原多彩画卷

2023-10-11 19:22:04

来源:新华社

邦典,一种色彩斑斓、线条优美的藏式围裙,它是藏族女性着藏装的重要装饰,具有悠久历史。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杰德秀镇被誉为“邦典之乡”,这里绝大多数居民都会编制邦典。2006年,藏族邦典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杰德秀镇居民嘎日今年60岁,是家中第四代邦典织造技艺传承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邦典织造技艺传承人。据她介绍,邦典系一千多年前藏族先民依照雨后彩虹的颜色编织而成。

12岁时,嘎日就开始学习邦典织造技艺。剪羊毛、洗羊毛、捻线、放线、染色……传统邦典的编织要经历十几道工序,其中染色最为关键。使用天然染料,邦典的颜色才会更加鲜艳。嘎日经常进行“染色实验”,核桃皮、树叶等都是她的实验原料,凭着一股钻研劲头,她织出的邦典远近闻名、广受称赞。现如今,邻居们制作邦典时遇到困难,都会找她帮忙解决。她说:“编织时手脚配合很重要,不然织机就会失控,制出的邦典也就走样了。”

2002年,嘎日和丈夫格桑创立了杰德秀镇格桑围裙农民合作社,成立之初资金运转较为困难,利润较少。后来,他们努力改进制作工艺,政府予以贷款政策支持,合作社渐渐走上正轨。现在,一个季度可以卖出1000多条邦典,年销售额可达200多万元。

走进合作社,几位工人正忙着编织邦典,索朗央宗是其中一员。她说:“合作社对我帮助很大,我们送完孩子上学之后就可以来编织邦典。随时都可以过来,不仅能补贴家用,还能学习新技能。”

如今,合作社的运营主要由嘎日的女儿旦增卓嘎负责。她13岁开始跟着嘎日学习邦典编织技艺,年轻的她对未来发展有很多想法。她说:“我已经尝试设计过多款具有邦典特色的物品,如抱枕、手机壳等,让邦典元素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将这项非遗技艺发扬光大。”同时,旦增卓嘎也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创新,邦典织造技艺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为此,她到大学进修,到北京、山东等地参加各种编织技艺比赛……

10月9日,旦增卓嘎与合作社工人一起组装传统织机。新华社记者邵泽东 摄

阳光下的邦典,绚烂夺目。当地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一座古镇,盛产彩虹般的围裙。如果你要出门,请不要忘记系上那美丽的邦典……”从千年前走来的邦典,如今在雪域高原焕发新的活力与光彩。(记者刘文博、邵泽东)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已确认有3名中国公民在巴以冲突中不幸遇难 2人失联

    10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新一轮巴以冲突已造成超万人死伤,包括很多外国在以公民。目前已有22名美国公民死亡,10多名英国公民死亡或失踪。发言人是否掌握目前中国公民伤亡...

    时间:10-12
  • “一带一路”攻略丨“超级马可”妙游记之一:万里山海的幸福通途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从张骞的“凿空之旅”到马可·波罗的“探秘之旅”,一代又一代“丝路人”在历史上架起东西方合作的纽带、文明互鉴的桥梁。时光流转,...

    时间:10-12
  • 推进数字思政建设 提高网络育人能力

    作者:孙楚航 罗 亮(均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研究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

    时间:10-12
  • 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指南

    作者: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

    时间:10-12
  • 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思想纵横)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主体性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精神信仰等的坚持与发展,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更关系文化活力的激发和增强。文化主体性强则文化自觉...

    时间:10-12
  • 以高质量科普厚植科技创新沃土(人民时评)

    树立大科普理念,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新格局,才能更好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近距离观看月壤,体验火箭发射、月地驾驶和空间站生活,了解数字技术如何为兵马俑...

    时间:10-12
  • 激发改革创新的澎湃动能

    改革强动力,创新激活力。从昔日的沙田水乡到今天的“未来之城”,从过去的边缘开发区到现在的“湾区之心”,广州南沙发展实践,不仅是我国改革创新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

    时间:10-12
  • 【光明论坛】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光明论坛】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弘扬教育家精神系列评论之五作者:史 册(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

    时间:10-12
  • 【文化评析】在“方正之间”赓续中华文脉

    【文化评析】作者:周洪双近日,一票难求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落下帷幕。自6月10日开幕以来,特展在121天的展览期间接待游客超140万人次,其中年轻观众占比高达80%,省外观众占比超...

    时间:10-12
  • 新华时评·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科技合作 铺就创新之路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题:推进科技合作 铺就创新之路新华社记者王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本身...

    时间:10-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