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带一路”十周年|无人机瞰“一带一路”

2023-10-11 19:30:20

来源:新华社

今年恰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硕果累累,陆续建成的一系列标志性项目助力各国发展,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从空中俯瞰,这些“国家地标”尽显恢弘大气,成为“中国建造”的闪亮名片。

↑点击观看视频↑

↑2023年5月28日,中老铁路客运列车通过老挝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无人机照片)。中老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抵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是“一带一路”共商合作、共建项目、共享红利的生动例证。截至10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满22个月,累计运输货物2680多万吨,其中进出境货运量550万吨,货物品类增加至2700多种。

↑这是2022年12月8日在泰国乌汶府诗琳通水库拍摄的浮体光伏项目(无人机照片)。据介绍,该项目共安装光伏组件14.4万余片,总装机容量58.5兆瓦,每年可以减少4.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助力泰国减少对高污染火力发电的依赖。

↑这是2023年9月30日在印度尼西亚普哇加达拍摄的一列行驶中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无人机照片)。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是中印尼两国高度关注的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是国际上首个由政府主导搭台、两国企业合作建设和管理的高铁项目。

↑这是2021年9月9日在金边拍摄的柬埔寨国家体育场(无人机照片)。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柬埔寨国家体育场于2021年12月正式启用。该体育场坐落在柬首都金边市郊,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能容纳约6万名观众。

↑这是2021年12月2日拍摄的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全景(无人机照片)。科伦坡港口城投资项目是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典范。

↑这是2023年5月4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拍摄的卡普恰盖100兆瓦光伏电站(无人机照片)。这是哈萨克斯坦单体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之一,也是中哈绿色能源合作项目之一,由中国企业寰泰能源与哈萨克斯坦合作伙伴投资建设。

↑这是2021年4月25日在哈萨克斯坦扎纳塔斯拍摄的风电场风机(无人机照片)。扎纳塔斯风电项目于2018年列入中哈产能合作清单重点项目。

↑这是2022年8月15日在阿联酋迪拜拍摄的上海电气迪拜光热光伏复合项目(无人机照片)。位于阿联酋迪拜的700MW光热和250MW光伏复合项目由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包,装机规模大、技术标准高,助力阿联酋实现清洁能源目标。

↑这是2023年9月20日拍摄的尼日利亚凯菲路(无人机照片)。尼日利亚凯菲至马库尔迪公路改扩建工程一期项目由中国港湾公司承建,于2023年竣工。该工程为当地居民与货物通行带来了许多便利,并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培养了公路建设人才。

↑这是2023年9月1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拍摄的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大楼(无人机照片)。中国援非盟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一期)项目于2023年1月竣工,这是非洲大陆第一个拥有现代化办公和实验条件、设施完善的全非疾控中心。

↑这是2019年4月8日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拍摄的马普托大桥(无人机照片)。超大悬索桥马普托大桥飞架天险,横跨马普托湾,该桥极大便利了马普托湾两岸交通,成为莫桑比克纵贯南北、连接南非的交通主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2020年6月12日拍摄的阿根廷胡胡伊省高查瑞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无人机照片)。该项目于2020年9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光伏电站投入使用后极大缓解了当地电力负荷紧张状况,保障了居民日常用电需求。

↑这是2022年2月19日拍摄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3号码头(无人机照片)。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典范项目,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年货物吞吐量增至500万标箱以上,跃升为欧洲第四大集装箱港口、地中海领先集装箱大港。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已确认有3名中国公民在巴以冲突中不幸遇难 2人失联

    10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新一轮巴以冲突已造成超万人死伤,包括很多外国在以公民。目前已有22名美国公民死亡,10多名英国公民死亡或失踪。发言人是否掌握目前中国公民伤亡...

    时间:10-12
  • “一带一路”攻略丨“超级马可”妙游记之一:万里山海的幸福通途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从张骞的“凿空之旅”到马可·波罗的“探秘之旅”,一代又一代“丝路人”在历史上架起东西方合作的纽带、文明互鉴的桥梁。时光流转,...

    时间:10-12
  • 推进数字思政建设 提高网络育人能力

    作者:孙楚航 罗 亮(均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研究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

    时间:10-12
  • 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指南

    作者: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

    时间:10-12
  • 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思想纵横)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主体性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精神信仰等的坚持与发展,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更关系文化活力的激发和增强。文化主体性强则文化自觉...

    时间:10-12
  • 以高质量科普厚植科技创新沃土(人民时评)

    树立大科普理念,推动科普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新格局,才能更好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近距离观看月壤,体验火箭发射、月地驾驶和空间站生活,了解数字技术如何为兵马俑...

    时间:10-12
  • 激发改革创新的澎湃动能

    改革强动力,创新激活力。从昔日的沙田水乡到今天的“未来之城”,从过去的边缘开发区到现在的“湾区之心”,广州南沙发展实践,不仅是我国改革创新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

    时间:10-12
  • 【光明论坛】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光明论坛】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弘扬教育家精神系列评论之五作者:史 册(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

    时间:10-12
  • 【文化评析】在“方正之间”赓续中华文脉

    【文化评析】作者:周洪双近日,一票难求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落下帷幕。自6月10日开幕以来,特展在121天的展览期间接待游客超140万人次,其中年轻观众占比高达80%,省外观众占比超...

    时间:10-12
  • 新华时评·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科技合作 铺就创新之路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题:推进科技合作 铺就创新之路新华社记者王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本身...

    时间:10-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