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机遇之路 繁荣之路——“一带一路”中的共同发展理念

2023-10-13 11:09:05

来源:新华社

【编者按】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一重大倡议着眼于人类前途命运,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新华社推出“‘一带一路’中的中国理念”系列报道,一组四篇,深入阐释共建“一带一路”中蕴含的共同发展、人民至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下大同等理念,全方位展现中国方案背后的东方智慧与文化底蕴。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朱瑞卿)“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这样宣示。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掀开了中国和世界发展新的一页。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辟发展新空间,搭建发展新平台,培育发展新动能,筑就共同发展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唱响“最美和声”

9月,杭州西湖国宾馆,习近平主席会见东帝汶总理夏纳纳。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表示将尽快签署两国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深化高质量和互利共赢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相互尊重,充分沟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有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深度对接,充分体现出“大家商量着办”的理念。

共建“一带一路”不搞强买强卖,不附加政治条件,不设价值观门槛,面向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始终追寻在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和挑战中增强合作意识,在沟通对话中探讨合作方案,无论是规划合作蓝图还是实施具体项目,都由各方商量着办,让“一带一路”成为大家携手前行的阳光大道。

前不久正式启用的雅万高铁,就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和印度尼西亚“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的标志性项目。近年来,两国发展战略对接的协同效应日益凸显,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印尼最大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贸易额达1494亿美元。

“一带一路”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百花园”。只有深度对接各国发展战略,加强政策沟通,通过协商寻求最大公约数,才能形成“最美和声”。

在区域和多边层面,共建“一带一路”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东盟印太展望、非盟《2063年议程》、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等有效对接,支持区域一体化进程和全球发展事业。在双边层面,共建“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土库曼斯坦“复兴丝绸之路”战略、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菲律宾“多建好建”规划、越南“两廊一圈”、南非“经济重建和复苏计划”、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沙特“2030愿景”等多国战略实现对接。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

阿联酋趋势研究与咨询中心高级研究员娜吉莱·扎鲁尼说,阿拉伯国家和中国致力于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阿拉伯国家发展愿景的对接,阿中合作在各自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人文交流等领域已然成为互利共赢、务实合作的典范,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中国懂得包容和协商之道,这有助于在经济发展项目等方面与相关国家达成共识。”巴基斯坦南方科学和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伊斯兰堡大学副教授阿卜杜勒·萨塔尔·阿巴西说。

汇聚发展合力

南亚岛国斯里兰卡,港口一派繁忙景象:在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多艘集装箱船停靠岸边,高耸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忙碌作业;在汉班托塔港,滚装业务蓬勃发展,汽车专用堆场上停满进口车辆。

“共建‘一带一路’给斯里兰卡航运业带来了繁荣。”回顾这些年来亲眼见证这两个中斯合营项目成功建设和运营的经历,汉班托塔国际港口集团行政人力资源部高级总经理吉万·普雷马萨拉十分感慨。

这是2021年12月14日拍摄的斯里兰卡南部汉班托塔港堆场。(记者唐璐摄)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沿线国家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实现发展繁荣。汲取历史智慧,照亮前行之路。在世界经济复苏曲折、发展失衡加剧、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正是中国以往鉴来找到的当今时代破题之钥。

从整体上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要素禀赋各异,比较优势差异明显,互补性很强。有的国家能源资源富集但开发力度不够,有的国家劳动力充裕但就业岗位不足,有的国家市场空间广阔但产业基础薄弱,有的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但资金紧缺。共建“一带一路”帮助各国发挥比较优势,把经济的互补性转化为发展的互助力,各施所长,各尽所能。

在委内瑞拉国际问题专家罗德里格斯·格尔芬施泰因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基于和平共处、平等对话的原则,立足于各地区经济的互补性,强调各方取长补短,目的是使各方共同受益。

世界银行负责东亚与太平洋地区业务的副行长维多利亚·克瓦克瓦表示,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向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多边合作形式。“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改善贸易、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员往来便利性来深化经济一体化,不仅是跨境的,而且是跨大陆的。”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朱马尔特·奥托尔巴耶夫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双多边合作,在全球各地均结出丰硕果实。展望未来十年,越来越多中亚地区的年轻人希望参与中国提出的这一倡议,为实现本地区的现代化和面向21世纪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同享美好未来

跨越国与国的距离,“澜沧号”动车组在中国与老挝之间的崇山峻岭中疾速穿行。

中老铁路作为老挝第一条现代化铁路,自2021年12月开通运营以来已深深融入老挝的经济社会生活:货运发送量快速增长,发送货物品类日益丰富,从开通初期的10余种拓展到2000余种;无论是当地旅客,还是外国游客,很多人都把乘坐体验“澜沧号”列为必选项目之一。老挝资深外交官西昆表示,得益于中老铁路,老挝旅游业复苏较快,货物运输更为顺畅,这为老挝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

2023年4月13日,老挝工作人员在D887次国际旅客列车上表演。(记者邢广利摄)

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共建“一带一路”蕴含中国人自古就有的“兼济天下”情怀,努力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参与共建的各方。

中国支持建设毛里塔尼亚友谊港扩建项目,显著提高了港口吞吐能力;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尼泊尔、马尔代夫等国实施机场升级扩建项目,为跨境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带来更多便利;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物流通道作用,为稳定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作出了突出贡献……过去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有力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这样评价“一带一路”:“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使人们团结的倡议,一种使人们相信自由贸易能够让大家受益的倡议,一种使人们相信有可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到不落下任何一个人的倡议。”

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表示,在推动人类进步和全球发展问题上,中国与各国坚定站在一起,共享发展成果,通过技术和资金合作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丝路迢迢,通达八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为破解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期待继续与各国同行,做大做好共同发展的蛋糕,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谱写更多合作共赢的动人故事。(参与记者:马志异、刘宇轩、潘革平、车宏亮)

  • 相关阅读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多国人士期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目前已有来自13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确认与会。中国分别于2017年、2019年成...

    时间:10-14
  • 外贸“稳”的基础更加坚实

    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同比微降0.2%。其中,出口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6%;进口13.2万亿元,同比下降1.2%。在国新办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

    时间:10-14
  • 媒体聚焦 | 秋季呼吸道疾病多发 专家科普如何防治

    咳嗽、咽痛……不少人近期反映自己出现一些呼吸道疾病症状,部分医院呼吸科、小儿内科等科室就诊量有所增加。秋季昼夜温差较大,是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该怎样做好疾病防范和诊治?国家卫生健康委邀请专家接受媒体...

    时间:10-14
  • 共同迈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光明未来(和音)

    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锚定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以高标准推动各领域合作和项目建设,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之路,让合作成果更好...

    时间:10-14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惠民生 利天下——“一带一路”中的人民至上理念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刘健)“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时这样说。共建“一带一路”,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各国人民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十...

    时间:10-14
  • 2024国考明起开始报名 共计划招录3.96万人

    记者从国家公务员局获悉,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共计划招录3.96万人。考生可于10 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

    时间:10-14
  • 央视网评|与光同行 让青春在祖国大地上闪耀

    在历史长河中,青年们总是以不同的身份和使命,践行着家国承诺。他们或以鸿鹄之志,书写英雄传奇;或振臂高呼,为保家卫国血染疆场;或赤胆忠心,为红色信仰慷慨赴死。不论时空如何变换轮转,青年人总有骐骥一跃之志...

    时间:10-14
  • 新华网评:讲好“大思政课”,让青春之花绚丽绽放

    “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青年提出的期望。2023“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将在四川大学举行,奉上一堂以“爱国...

    时间:10-14
  • 【乡村行 看振兴】兴业强村 协同推进共同富裕

    今天(10月13日)的《乡村行 看振兴》,我们来看各地如何以兴业强村为抓手,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产业兴旺是强村富民的有效途径,在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各地积极施策。这几天,四川眉山团结村...

    时间:10-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