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生态兴 文明兴——“一带一路”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2023-10-14 21:46:14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题:生态兴 文明兴——“一带一路”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新华社记者张远

“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路,同时也必须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时指出。

十年来,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在生态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个个项目正不断从愿景变为行动和成果,绿色正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生态为先,一种中国责任

巴基斯坦杰赫勒姆河畔,由中国三峡集团为主投资方投资建设的卡洛特水电站是当地人口中的“绿色明珠”。

建水坝要考虑鱼类,卡洛特水电站项目部为此颇费心思,请来生态专家,下河采集样本,观察记录不同点位数据,为保护当地特有的马哈西尔鱼、阿尔万雪鳟鱼专门进行调研评估。按照专家建议,项目部对受影响区域开展环保巡视和保护活动,在施工区树立禁渔标识,在溢洪道设置生态流量泄放孔和闸门,用于机组停运期间泄放生态流量。

卡洛特水电站的建设,既为当地数百万人提供了绿色清洁能源,又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清洁、绿色、高效。”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这样评价。

与巴基斯坦情况相似,不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都面临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艰巨任务,同时也面临空气污染、水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一些“一带一路”项目所在地区生态环境复杂,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生态兴则文明兴。中国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也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坦桑尼亚革命党中央委员青年主席穆罕默德·阿里·穆罕默德长期关注中国的绿色实践,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个中国理念——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

在加纳,中国企业在建设特马港新集装箱码头时格外重视对海龟生存环境的监测,专门建立了一座“海龟孕育中心”;在肯尼亚,中企在修建蒙内铁路时增加桥墩高度、设置声音屏障,以保护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在克罗地亚,中企在建设佩列沙茨大桥过程中采用气泡幕降噪、远距离运输钻渣等手段,以减少施工对海洋鱼类的影响……

阿富汗科学院区域研究中心副教授伊姆兰·扎卡里亚说,从不少阿中合作项目可以看出,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项目设计和施工时注重遵守相关国际环保规范。柬埔寨政府发言人帕西潘表示,中国在柬承建的项目非常注重环境保护,这也推动了柬方的绿色发展。中国以自身努力为全球绿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绿富同兴,一种中国智慧

卢旺达南方省胡耶市,充足的阳光下,数米高的绿草汇成草林,郁郁葱葱。这是中国援卢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当地推广种植的菌草。

这种菌草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根系发达,可以大面积种植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代替树木栽培菌类,经济效益突出。经营食用菌培育作坊的卢旺达人埃马纽埃尔·阿希马纳说:“我有4个孩子,菌草技术带来的收入,除去孩子学费和生活开支,还能存下一些钱用来扩大生意。”

联合国驻卢旺达协调员奥佐尼亚·奥耶洛说,菌草技术有助于促进非洲可持续农业生产,将为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如今,菌草技术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扎根。这不仅是“中国草”“治沙草”,也是“致富草”,展现了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中国智慧。

在埃塞俄比亚,中国科研人员在荒漠中推广“清灌育草、封育轮牧、牧养结合”的生态修复与生计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埃及,中国的节水梯田模式帮助西奈半岛山区涵养水源;在毛里塔尼亚,中国帮助建设首都努瓦克肖特流沙快速固定、节水灌溉试验示范区;在尼日利亚,中国在卡诺州建成“经济林保育”试验示范区;在尼泊尔,位于特莱平原的中国绿色化肥试验区促成小麦等农作物最高增产400%……一系列绿色实践正在帮助“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走向“绿富同兴”。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这些中国理念随着“一带一路”项目落地生根,获得全球广泛认同。

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认为,中国的绿色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极其重要,既可以帮助改善环境,又提供了绿色发展方案。

携手治理,一种中国方案

一排排光伏板下绿意萌发,打破大漠中土黄灰寂。这是中国内蒙古、宁夏等地的光伏治沙实践。

安装光伏板,遮挡直射阳光,再覆盖芦苇沙障,减少地表蒸发,最大限度保持了土壤的含水量,就可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这种既可以用光伏发电,还能固沙的创新技术被不少国家看中。今年9月中旬,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国际防治沙尘暴大会上,沙特阿拉伯等国的机构和企业与中国企业就此达成多项战略合作协议。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在不少环保专家看来,中国分享治理荒漠化的技术与经验,有效提升了全球环境治理的行动力。这是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一个侧面,也是中国同各国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一个缩影。

从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2017-2022)》,到与31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再到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为120多个国家培训3000多人次的环境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中国同各方一道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机制。

从肯尼亚加里萨郡的光伏电站,到南非开普省德阿镇的德阿风电项目,再到拉美国家街头的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企业帮助下,一批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落地,成为当地引人注目的绿色标识。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说:“中国不但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并且在许多细分领域都是领导者,还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与世界其他国家共享这一成果。”

中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丰富实践正沿着“一带一路”跨越山海,通过一个又一个绿色项目助力当地发展,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 相关阅读
  • “中国式现代化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权理论研讨会召开

    本报长春10月15日电 (记者门杰伟)由中国人权研究会指导,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吉林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权理论研讨会日前在吉林长春举办。来自中国人...

    时间:10-16
  • 陕西在传承创新中盘活非遗资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几根细细藤条,在专注的匠人手里翻飞、交叠。匠人身后,宽大的藤编沙发、座椅堆成小山,等待下一道工序的进行。这是记者在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的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的一...

    时间:10-16
  • 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遵循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新时...

    时间:10-16
  • 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公开发布之际,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条例》修订和贯彻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条...

    时间:10-16
  • “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迸发新的生机活力”(共建“一带一路”·权威访谈)

    “自2013年提出至今,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推动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基建、经贸、环境保护等领域深入合作,有力促进非洲国家就业,为推动非洲经济增长和提升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共建...

    时间:10-16
  •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金秋十月,长安街上,“和平发展”和“幸福之路”花坛绚烂夺目。志同道合的发展伙伴齐聚北京,共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约,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

    时间:10-16
  • 金融支持更加精准有力

    本报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同比多增1.58万亿元。其中,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31万亿元。截至9...

    时间:10-16
  • 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个倡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探索远亲近邻共同发展的新...

    时间:10-16
  • 物联网赋能制造业生产

      像积木一样可以随意拼装的生产线你见过吗?在施耐德电气江苏无锡工厂,就有这样一条柔性化生产线。  10月13日上午,工厂接到一家酒店客户150件定制化智能灯控产品的订单,要求一周发货。...

    时间:10-16
  • 广交会首日境外采购商到会超5万

      本报广州10月15日电 (记者李刚)15日,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正式开展。记者在广交会展馆各入口看到,大批境外采购商排队办理证件,有序入馆;展馆内人潮涌动,十分热闹...

    时间:10-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