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同上一堂大思政课 共谱青春理想新篇章

2023-10-16 14:16:59

来源:光明网

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思政课,事关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民族复兴大任。

10月14日晚,“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四川大学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紧扣“爱国主义和青春奋斗”主题,以“校长开讲”为序篇,“锦水含章”“源浚流长”“青春登场”“万千气象”4个篇章依次展开,三十余位青年榜样的奋斗故事成为这堂大思政课最生动的教材。

新一代考古人黎海超:想把一辈子都献给三星堆

“我已经在三星堆发掘3年了,我会把接下来的30年,甚至一辈子都献给三星堆。”

黎海超是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队长、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在活动现场,黎海超教授自豪地向同学们介绍他所负责的三星堆7号坑祭祀坑的“镇坑之宝”——龟背形网格状器,他说,网友们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月光宝盒”。提到三星堆的出土文物、发掘工作时,黎海超的眼中带着笑意、闪着光芒。

对于考古工作,有时一个遗址需要一个人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付出和探索,其中的辛苦与艰难不言而喻。自1934年,川大考古的前身——华西协和大学的博物馆团队,在葛维汉先生的带领下开启了三星堆历史上的首次发掘,到1960年川大考古教研室成立,川大考古人躬耕田野,传承冯汉骥、徐中舒等实践出真知的理念,立足田野,参与了三星堆、金沙、李家坝等一批巴蜀文化的重要发现。黎海超笑称,“算起来,我们已经是坚守在三星堆的第四代川大考古人了。”

今年5月,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被授予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也成为四川省唯一荣获此奖的青年集体。新一代年轻的考古人已经逐渐扛起了担子。

中国考古学自诞生以来便肩负着探究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增强民族自信心的使命。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中华文化的宝藏,古蜀文化的魅力,吸引着五湖四海的青年人投身三星堆的考古发掘事业。黎海超说,“到今天,我已经在三星堆发掘3年了。我会把接下来的30年,甚至一辈子都献给三星堆,去揭开中华文化的神秘面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年轻的考古人从前辈那里传承老技艺、运用新科技,在考古一线成长成才,接续奋进,砥砺前行,必能在探究中国文化的路上取得硕果。

留疆毕业生范晓康:像胡杨一样扎根基层

“就像我的名字范晓康,跟着群众一起‘奔小康’……塔里木成就了我,我也要继承‘胡杨精神’,扎根在塔里木的大地上。”

范晓康是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的一名乡镇干部,2016年,从塔里木大学毕业的他选择了留在伽师县的乡镇上工作,伽师县维吾尔族占比达到99%,是国家“三区三州”的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回忆起刚刚从事工作时的情景,范晓康说,“刚到村里第一天,村民就笑着对我说,‘孩子,你有没有20岁,会不会当书记?’当时我感到,光是和村民沟通就挺难的,更别提开展工作了。”

扎根基层,厚积薄发,以我之力,集众之智,共同创富。在基层工作中,范晓康渐渐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淳朴、善良、热情。他决心做好基层工作、帮助当地群众改善生活。结合当地特色优势,他向技术人员和“土专家”学习种植新梅,带领群众实现了新梅收入实现翻番。从双语零基础到现在和群众对答如流;从开展工作无从下手到现在的得心应手;从一个高校毕业生转化为一个群众认可支持的党支部书记。

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像范晓康一样,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选择走向基层,到人民群众中去,到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了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

大凉山“小夜莺”吉好有果:把大凉山唱给全世界听

“我想成为一名音乐老师,教很多像我一样的学生,带着他们登上更大的舞台,把大凉山唱给全世界听!”

种下希望的种子,在大山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您……”两个月前的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上,随着国旗入场,现场响起孩子们合唱《国旗国旗真美丽》的天籁之声。

合唱的孩子中有一位特别的女孩,她的名字叫吉好有果。对15岁的吉好有果来说,这首歌她再熟悉不过。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考察,在低矮、简陋的老房子里,吉好有果为总书记演唱了《国旗国旗真美丽》。

吉好有果的家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曾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在2021年2月25日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5年来,吉好有果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泥泞的村道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沥青路,村民们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告别了土坯房,搬进了窗明几净的新居,越来越多的老乡有了务工岗位。

今年7月28日,当年为总书记唱歌的小女孩,登上了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代表家乡、代表彝族、代表祖国,为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歌唱。乘时代发展东风,放飞青春梦想。纯真的歌声可以飞出大山、飞跃巴蜀、传遍全国、唱响世界。

比起5年前,吉好有果有了很多变化,个子长高了,脸上的笑容也更灿烂了。回忆起五年前给总书记唱歌的经历,吉好有果很激动,“那是我最难忘的一天!我永远记得习爷爷跟我说的那句话‘好好学习,走出凉山。’”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总书记的嘱托,浸润着彝族小姑娘的心田。吉好有果说,她的梦想是当一名音乐老师,要带着更很多像她一样的学生,登上更大的舞台,把大凉山唱给全世界听。

  • 相关阅读
  • 碑亭永蕴浩然气 走进陕西淳化重温爷台山反击战

    央视网消息 桥山北望黄帝陵,回首便是爷台山。坐落在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内的爷台山,位于桥山山脉以南,峰峦叠翠、林草茂盛。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始终是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

    时间:10-17
  • 走进枣林则沟 重温历史性转折会议

    央视网消息 在距陕西榆林清涧县城约25公里处的一个的山沟沟中,枣林则沟会议旧址掩映在千沟万壑之间。10月11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网络主题陕西篇活动采访团走进榆林市清涧县枣林则沟,重温历史性转折会议...

    时间:10-17
  • 支原体肺炎有后遗症吗?专家:一般预后良好

    近日,北京、上海等多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支原体肺炎”也频上热搜。肺炎支原体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肺炎支原体肺炎,也称支原体肺炎,是指肺炎支原体...

    时间:10-17
  • 从少年到青年的立志报国路

    中国青年网成都10月16日电(记者李华锡)“这张照片,是我们学校去年9月3日举行的开学典礼。为什么我们的开学典礼不在9月1日,而在9月3日呢?为什么我们的典礼不在礼堂,不在操场,而在烈士纪念塔下呢?” 10月14日,...

    时间:10-17
  • “多面开花”促发展 多项数据印证中国经济活力充沛

    央视网消息:据今天(10月16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最新消息,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9%,不断攀升的电力数据从侧面反映出国民经济活力充沛。另外,我国在金融证券管理、能源开发、交通基建等多个领域发展势头良好...

    时间:10-17
  • 焦点访谈丨合作共赢的创新之路——丝路同行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年前,“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本身就是一项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这条创新之路不仅给“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还带来了...

    时间:10-17
  • 为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和音)

    中国将以此次当选人权理事会成员为契机,继续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同各国广泛开展人权交流与合作,为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日前,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选举2024年度至...

    时间:10-17
  • 五句话回答,为什么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伟大的倡议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10年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建“一带一路”这一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的重大倡议,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构建...

    时间:10-17
  • 倾听群众心声 及时化解纠纷(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核心阅读   上海市普陀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街镇设立解纷中心,协调多种力量下沉一线,立足于预防、立足于调解,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截至目前,普陀区各街镇解纷中...

    时间:10-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