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乡村行·看振兴丨希望的田野 和美的画卷——我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3-10-19 13:55:3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希望的田野 和美的画卷——我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华社记者

金秋时节,广袤乡村涌动着勃勃生机。希望的田野,处处可见农民辛勤劳作、迎来收获的图景。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今年以来,我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日前,记者走访多地乡村,采访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密码”,感受乡村振兴的新气象、农民生活的新变化。

科技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在山西运城市,得益于科技的推广,盐湖区解州镇曲村的种粮大户董会龙今年种上了“聪明田”,实现了节本增产。

“农技人员帮我查苗情,把土壤墒情等数值输入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手机上一点,就会自动进行浇水、施肥等操作。”董会龙说,通过这套系统进行田间管理,结合智能农机的高效标准化作业等农业科技手段,今年种的300亩玉米不仅成本比小地块耕种降低1/3,产量预计也能增加15%以上。

科技是实现增产增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吉林省榆树市泗河镇泗河村,种粮大户许福才精心耕种的稻田迎来了丰收。“估计每亩产量超过1000斤,真是没想到!”他感慨地说。

今年8月,泗河镇多地农田积水。积水退去后,榆树市农技部门组织专家进村入户,帮助许福才和村民们抢回收成。

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近期派出4个工作组赴黄淮海、长江流域、西南、西北等地区重点省份,指导适期播种努力种足种满,继续发挥下沉一线包省包片机制作用,推动各地落实落细具体措施,确保“三秋”生产顺利开展。

多措并举建设和美乡村

金秋时节,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文化礼堂内,农民乐团正在排练。进乡村、入校园、走企业,唱响丰收的小调,农民乐团已成为当地一张“金名片”。

近年来,马庄村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打造党建引领、德治为先、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四位一体”的社会善治马庄模式,逐渐形成“党风正、民风淳、人心齐、效益增”的良好局面。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期盼。专家指出,随着乡村建设塑形与铸魂并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乡村以和为美,和的理念不断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

在湖北省老河口市李楼镇方营村,有这样一家特殊“银行”,志愿者的服务时间以积分的方式记录在“存折”里,积分既可以兑换暖心物品,也可以换取爱心帮助。

一本本“小存折”存储善行义举,激励当地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通过这种方式,老河口市李楼镇推出暑期托管、“四点半课堂”等服务;孟楼镇成立了20多支党员群众志愿服务队;酂阳街道酂南社区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打造平价亲民食堂……

新机制、新举措,让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新科技的应用,让乡村治理更高效。

自2022年起,农业农村部与腾讯公司合作启动实施“耕耘者”振兴计划,面向乡村治理骨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免费培训。

截至今年10月,超过百万人在“为村耕耘者”小程序学习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说事等乡村治理制度和举措。作为“耕耘者”振兴计划一部分,“村级事务管理平台”数字治理小程序上线,支持村支书等乡村治理骨干学员学以致用,目前已有超过4.45万个行政村启用。

用勤劳建设更美好的生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英买里镇拉依力克村,在一行行新梅树中间,赛买提·依斯马依力和妻子配合默契:一人挖土,一人施肥。赛买提小心翼翼生怕碰到果树根系,妻子总想多撒点肥料,可想起技术员的嘱咐,还是按照“精准施肥”要求来完成。

赛买提是远近闻名的“林果示范户”。“今年下树的新梅一共卖了6万元,2019年新种的3亩新梅,明年也要挂果了。”他高兴地说。

拉依力克村村委会主任如孜·喀迪尔告诉记者,围绕新梅产业发展,村里已有20座保鲜库、1座烘干房;今年依托5000万项目资金,还将继续提升果品的储藏、处理能力。

广袤的田野,孕育着新的希望。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回乡就业创业。

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兴镇水口村村民代福勇几个月前回到家乡,在南溪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租种了600多亩土地,种植西葫芦和辣椒等。

“园区有社会化服务企业,有关部门还提供免费的水肥管理、病害防治等技术支持。接下来就是和大家一起好好干!”代福勇说。

希望的田野,和美的画卷。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各项举措,汇聚各方力量,以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幸福。(记者郁琼源、于文静、许雄、薛钦峰、赵久龙、侯文坤)

  • 相关阅读
  • 第19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开幕

    本报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强薇)第19届“北京—东京论坛”19日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论坛发来书面祝辞。 王毅...

    时间:10-20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对我国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出专项部署。...

    时间:10-20
  • 明确新方向 开辟新愿景 注入新动力

      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回顾10年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一带一路”明确了新方向...

    时间:10-20
  • 泰国总理赛塔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泰国总理赛塔10月19日下午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0日 03 版)...

    时间:10-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泰王国政府联合新闻公报

      一、2023年10月16日至19日,应习近平主席邀请,泰王国总理赛塔·他威信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应李强总理邀请对华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会见赛塔总理...

    时间:10-20
  • 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在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一带一路”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齐聚北京,共同回顾...

    时间:10-20
  • 不断实现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擘画实施“八八战略...

    时间:10-20
  • 着力推进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在江苏苏州考察时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苏州坚持传统与现代有...

    时间:10-20
  • 以兼容并蓄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四川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如今,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因海纳百川、兼容并...

    时间:10-20
  • 讲好大思政课 让青春之花绽放

      同上大思政课,点亮理想之光。10月14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四川大学举行。  紧扣“爱国主义和青春奋斗”主题,本次活动以“校长开讲”为...

    时间:10-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