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亚残运会开幕式节目《心相约》为何打动人心

2023-10-23 11:46:30

来源:潮新闻

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可以用耳朵去听

耳朵听不到的地方,可以用手去探索

双手够不到的地方,可以用心去感受

……

10月22日晚,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开幕式节目《心相约》表演时,原本热烈的现场安静了下来,灯光打在场内一侧。

《心相约》节目现场。记者 徐婷 摄

伴随着场上的阵阵桂香,来自浙江省盲人学校的8岁盲童刘景怡声音清澈,朗诵着关于金桂花冠的诗歌;“手语姐姐”毛董莱一双纤纤素手,不停打着手语。

静谧的夜色之下,如清泉叮咚的童稚之声,如鸟儿展翅的手语动作,讲述着桂花开时贵客盈门的喜悦,观众也随之徜徉在一个个溢满桂香的梦里。场上的朵朵桂花腾空而起,在空中汇聚成一个金桂花冠。

声音与手语一唱一和,仿佛排练许久。其实这首看似简单的小诗,历经多次调整,甚至和一个星期前的版本大相径庭,直至几天前才确定了最终版本。

《心相约》节目中,伴随着诗歌,桂花渐渐凝成花冠。记者 杨朝波 摄

一个听不清一个看不见,却配合得天衣无缝

追光灯下,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在台上相伴相依。毛董莱的手势正好打完,刘景怡的朗诵也恰好结束。这不禁让人惊叹:怎么配合得这么默契?

毛董莱是一名听障人士,只能借助助听器听到声音。健听人带耳机一小时都会不适,这阵子工作沟通量大大提升,除了洗澡和睡觉之外,她都要带着助听器,“很难受,很闷,有时候还会发炎。”

开幕式现场环境相对嘈杂,即使戴着助听器,毛董莱听音也有些吃力,怎么才能准确配合、不出差错?

她向潮新闻记者透露,为了与其他表演者配合得当,她将这首小诗细致地分段,每一段对应一节手语表达。

看不见周围情况的刘景怡,也有自己的方法——听音乐节奏。反复听,不停听,现在她可清楚这段旋律的节奏了,哪里舒缓,哪里轻快,她都耳熟能详。

毛董莱和刘景怡遇到的一个大难题,就是文本反复修改。有时候好不容易背熟,第二天排练发现改了一大半,又要重来。到后来,毛董莱打趣:“我都习惯每天都要调整了,好在有经验,能够快速适应千变万化的节奏。”

作为一名手语主播,也曾参加过大型赛事的手语主持,背诗对毛董莱而言,相对得心应手。

刘景怡与老师吴雨锾。受访者供图

刘景怡则有些吃力。她的陪同老师、浙江省盲人学校教师吴雨锾告诉潮新闻记者,让8岁孩子在极短时间内背诵并理解诗歌,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对视障孩子来说,就更加困难。

为了让景怡尽快跟上进度,吴老师使用了一些小道具和景怡熟悉的东西,来帮助她联想记忆。

“比如,诗里说到金桂花冠,我就带她去摸了摸桂花树,闻了闻桂花,戴了戴花环,还了解了金桂银桂的区别……”这让小景怡特别开心,背起诗来兴致勃勃。

相比夸赞,更想听“要改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的节目背后,她们也很“拼”。

诗词等内容熟练之后,毛董莱还需要翻译成手语。为了更好的呈现效果,她会进行手语的舞台化、艺术化再创作。

其余人不太懂手语,每次排练,毛董莱也会犯怵,这样编排到底行不行?一问导演,得到的回复都是“没啥问题”“挺好的”,这反而让她的心悬了起来。

直到有人说:你这个动作头抬得太高,镜头前看起来可能像翻白眼,建议下巴低一点……

诸如此类的话,才是她想听到的评价。“我不想听OK之类的话,有人可以指正我,我能改进,心里才踏实。”

毛董莱生活照。受访者供图

对视障学生来说,盲态是他们常有的行为表现。

吴雨锾介绍,为了能够纠正仪态,景怡借助了驼背矫正器、微笑矫正器等仪器,每天长时间练习靠墙站立,逐步改善自己的盲态,最终以一个积极饱满的状态出现在了开幕式上。

台上表演时,景怡落落大方,其实私下也会紧张。

排练场地常常更换,陌生的环境会让景怡感到焦虑和恐惧,还会遇到就餐困难、行走障碍、睡眠不足等问题。“我也是早早地体验了‘带娃’。”吴雨锾笑着说。

台下,吴老师时时刻刻的陪伴,给予了她极大的安全感。牵牵小手,再抱一抱,信任感满满的,有时候在车上,小景怡都能在老师怀里睡着。

刘景怡在吴雨锾怀里睡得香甜。受访者供图

台上表演时,与景怡一直站在一起的毛董莱,也成了她依赖的“毛姐姐”。休息时,她会大声唱歌给毛姐姐听。

每天和手语姐姐在一起,景怡也对手语产生了好奇,有一天她说:“毛姐姐,我也想学手语。”

这可把毛董莱乐坏了,她握着小姑娘的手,拆分动作,一步一步教。没几天,景怡就学会了“我爱你”“我爱中国”等手语,喜得毛董莱连连夸赞:“还不错咧!以后也可以成为视障手语老师呢!”

参与好几个节目,她做梦都在打手语

如果你认为“手语姐姐”只用负责诗歌“朗诵”,那可就错了。在手语“唱”国歌等多个环节的手语表演背后,也都有毛董莱的影子。

导演组选拔出来的表演者,和杭州市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的部分工作人员组成了12人手语表演小分队。

12人小分队在杭州师范大学排练时合影留恋。受访者供图

各环节所表演的手语内容,并非直接就有。这支小分队要先创编动作,再教会其他手语表演者。小分队里,只有毛董莱一位听障人士,其中7位没有手语基础。

手语翻译的重任交在了毛董莱肩上。她和手语姐姐团队吕育蔚老师共同指导完成了手语相关的部分。

手语翻译存在与汉语口语语序颠倒的表达,导演便来协商。

“从专业角度来说,不能只为了好看,而是要准确,尽量达到‘信、达、雅’,先考虑准确度再兼顾美感。”毛董莱说,“导演尊重我们的手语文化和语法语序规则,尊重我们的创编。”

教手语,是毛董莱这一个多月做得最多的事情。她教了上百名演员的手语表演内容,其中最小的“学生”才6岁。

部分表演者排练合影。受访者供图

一遍遍教,一天天练,还要兼顾自己的表演……最近,毛董莱偶尔睡觉做梦都在打手语,“我就是会给自己压力,对自己要求很高。”

毛董莱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需要润喉糖、咽喉消炎药之类的物品。

因为自小听障、20多岁才开始练习说话,声带容易难受,所以平时她讲话不多。最近除了自己表演、手语编排,她还负责手语小分队的管理工作。远超往常的沟通量,让润喉糖等成为她的包中必备。

为适应正式演出时的天色等自然环境,开幕式彩排通常在晚上开始,排练到凌晨两三点也是常有的事。不能带手机、需要长时间等待、室外夜晚较冷、节目随时变动,偶尔也有小姑娘忍不住会哭。

为了安抚大家的疲惫情绪,休息时间,毛董莱常常从“大莲花”这头跑到那头,和小姑娘们聊聊天,给她们讲笑话。

她还建议成员用手语聊天,别人看不懂,就可以公然说着小秘密。久而久之,成员们互相打着不甚熟练的手势,笑盈盈地交流,也成了排练间隙的一道靓丽风景。

10月22日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上,表演者用手语“唱”国歌。记者 杨朝波 摄

我们的家住在天堂,我们的美好未来也在杭州

作为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的创始人,毛董莱最为感动的,是手语和桂花这一杭州代表性元素一样,贯穿了整个开幕式演出。

“我们的家住在天堂,碧绿的湖水荡漾着美丽的梦想……”开幕式暖场活动上,响起杭州市市歌《梦想天堂》。几天前在彩排现场第一次听到时,她激动到手都发抖。

“一座城市的包容度,我们残障人士最有发言权。”在杭生活的20多年里,毛董莱见证了这里无障碍环境的变化,自己的生活满意度也越来越高。她说:“我对杭州的情感、美好的回忆、感恩的心情,都在手语里了。”

吴雨锾与刘景怡在排练间隙。受访者供图

毛董莱对小景怡成为视障手语老师的期待,也让吴雨锾老师心生向往。

作为浙江省盲人学校的教师,每当看到视障孩子们在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后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吴雨锾都感到欢欣鼓舞。

在她看来,杭州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亦是有目共睹,盲道更通畅、APP支持读屏、红绿灯设置提示音等都让视障朋友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仅是让盲道直一点、字体大一点、坡度缓一点、语音播报多一点,更是要把关爱、帮助特殊群体的意识更好地融入社会,有爱无碍,生活才会更加温暖。”吴雨锾说。

此次开幕式表演,在照顾景怡的同时,她还要参与另外的表演环节、兼顾学校工作。“辛苦是肯定的,但是我更多的是欣慰。是景怡能够无条件信任我的欣慰,是见证景怡一步步成长的欣慰,是看到她站在舞台上闪耀光芒时的欣慰。”

《心相约》节目中,小诗的结尾,也可以用来送给这些表演者们——

你看到了么?那个属于你的,最美的金桂花冠。

  • 相关阅读
  • 从南海之滨到天山南麓 看粤疆同心 山海情长

    4046公里,这是9月15日通航的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到喀什徕宁国际机场的直航飞行距离。这是目前国内直飞航线中航距最长的一条航线,也是继8月15日广州至喀什开通直飞后,粤港澳大湾区新增的第二条直达喀什的航线。△喀...

    时间:10-24
  • 缙台两地民俗文化风情节在缙启动

    小朋友在百亩稻田拍照打卡处拍照打卡。(张曈 摄)中国台湾网浙江10月24日讯(记者 张曈)两岸一家亲,共品民俗节,共话同胞情。缙台两地民俗文化风情节10月23日在缙云县溶江乡岩门村举行。部分参加2023年中国仙都祭...

    时间:10-24
  • 以东坡文化为纽带 川台青年在眉山相识相知相融

    中国台湾网10月23日眉山讯(记者 陈佳慧)“十年不还乡,儿女日夜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北宋文豪苏东坡的诗词穿越千年,浸润着一代代两岸同胞的心灵。10月21日至22日,2023“两岸一家亲·千里共婵娟”川...

    时间:10-24
  • 透过数据感受中国经济发展活力 增长、快速成为关键词

    央视网消息:10月23日,多项经济数据发布,多个大工程也迎来重大进展,下面让我们从一组数据中感受中国经济的发展活力。今年1—9月份,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89亿元,同比增长7.1%;发送旅客29.03亿人次,较201...

    时间:10-24
  • 秋粮增产成定局 全年粮食再获丰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10月23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秋粮增产成定局,全年粮食再获丰收。今年秋粮面积13.1亿亩,比上年增加了700多万亩,奠定了增产的基础。其...

    时间:10-24
  • “新三样”成出口重要增长极

    上市公司2023年半年报折射出企业“出海”以及我国外贸进出口的新特点和积极变化。Choice数据显示,已披露半年报的5000余家上市公司中,有2487家披露了境外收入,其中,接近半数(1165家)境外收入实现同比增长。上半...

    时间:10-24
  • 乌镇峰会十年:当数字之光照进江南水乡

    中新网嘉兴10月23日电(张煜欢 郭天奇)11月8日至10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下称乌镇峰会)将在浙江乌镇举行。今年,乌镇峰会迎来第十个年头,十年沉淀,乌镇峰会带来了哪些数字时代“红利”?其为产业创新、...

    时间:10-24
  • 在乌镇,看见数字生活的模样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要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作为中国互联网对话世界的窗口,乌镇历经十年沉淀,梳理了一个全新的奋斗坐标:打造乌镇“国际互联网小镇”,划定了互联网...

    时间:10-24
  • 多组数据展现中国经济澎湃动能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前景光明

    央视网消息:10月23日,《新闻联播》报道了中国在进博会、广交会和铁路运输业方面的新进展以及新成果,多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同时,多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新闻发布,其中包含的数据表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正...

    时间:10-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