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黔货”出山记

2023-10-31 16:07:05

来源:光明日报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一座蓝白相间“天空之桥”吸引着八方游客,只见它的巨型斜拉索仿佛伸出的条条臂膀,将300多米深的峡谷两岸连成一体,这座目前世界高度第一的混凝土塔桥,改变着桥下各族群众的生活。

“来两箱橙子”“一箱快递到黑龙江”……平塘县通州镇平里河村村民龙健彪应声忙碌着。他一边擦汗,一边告诉记者,仅今年“双节”假期,他的摊位销售额就有10万元,每天发送快递300单左右。

一个10余平方米的小摊位,咋能存下那么多鲜货?龙健彪遥指桥下不远处说:“我们村就在山脚下河边儿,可以说是‘前店后厂’。”手机上的订单信息一到,村那头合作社的包装车间就能马上装箱,送到服务区发货,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

“别看现在这里到贵阳只要一个半钟头,以前可是要绕3个钟头的山路咧!”老龙掰着手指头给记者讲起了这些年的变化,“我们贵州几年前就县县通高速了,了不起啊!我们老百姓只要抓好生产,就能奔上富裕路!”

据统计,目前贵州全省有公路桥梁2.8万余座、总长4400公里。万桥飞架,打通了黔贵大地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越来越多的黔货如插上翅膀般“飞”出大山。

橙子“乘车”上了高速公路,辣椒更是走向了世界。在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的“中国辣椒城”里,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不断闪烁着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辣椒的价格和供求信息。

“辣椒是古代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进入新时代,我们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遵义的辣椒又销往了全世界。”中国辣椒城综合服务部副部长淳仕军一开口就让小小的辣椒有了“分量”。

除了销售干辣椒,遵义市还大力发展辣椒精、深、特加工产业,相关企业达130多家,年产值超过45亿元。

“我们生产的辣椒酱在各类电商平台上每天都能发货上万瓶。”贵州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部门主管孙魏巍介绍,去年公司的销售额超过了1.5亿元,今年的重点是开拓海外市场。

孙魏巍说,最近德国、荷兰等国的订单增长很快,“正宗黔味”已经摆上了越来越多欧洲人的餐桌。

红叶片片如云霞点缀着莽莽林海,在素有“贵州屋脊”之称的毕节市纳雍县秋意更浓。化作林场的工人们正在忙着种植新一季的红托竹荪:整地、开沟、摆放菌棒、覆土、覆膜……

贵州金蟾大山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明介绍,化作林场今年规划种植红托竹荪5000亩,每亩产值大约在2.4万元,每年七八月份,收获的竹荪会通过冷链车运到云南、广东等地。

“过去我们的工人只能走泥泞的山路,去年在东西部协作专项基金的帮助下,林场修建了水泥路,今年工人们都是骑着电瓶车来采摘竹荪。”郭明说。

而在黔东南州榕江县车江坝区,身着侗族传统服饰的妇女们在田间劳作,一筐又一筐绿叶菜被陆续装车。

“今天晚上采摘的蔬菜,明天一早就能出现在广东的餐桌上。”榕江县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锦宇介绍,夏蓉高速通车以后,原来30多个小时的陆运时长,被缩短到13个小时左右。2023年,坝区已累计采收农产品3.04万吨,产值1.09亿元,其中向大湾区销售量3848吨。

“‘春提前,秋延后’是我们榕江蔬菜种植的优势。”邱锦宇说,这里的蔬菜可实现高效种植和错峰上市,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

飞出大山的“黔货”不仅有农副产品,还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旅产品。

乌江百里画廊深处的毕节黔西化屋村,苗绣车间里,绣娘们飞针走线演绎着幸福生活。土生土长的苗族姑娘杨文丽是车间的负责人。2019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她和丈夫在化屋村成立了黔西市文丽蜡染刺绣有限公司。4年后,这个刺绣蜡染车间开发了50多种文创产品,带动了22名群众就近就业,让化屋村及周边村寨的近60位绣娘通过在家中完成苗绣产品实现了增收。

2022年下半年,杨文丽还带领绣娘们直播卖货,最多的一次销售额达到了8万元。她骄傲地说:“以前打工每个月只能收入2000多元,现在我们一场直播的收入就是几千元、几万元,我很有成就感!”

乘“云”出山,借道出海,贵州特色产品闯出新天地。

  • 相关阅读
  • 全部导航

      【光明时评】   作者:汤涵(媒体评论员)   日前,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大会的召开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上凝聚巾帼之力、汇集巾帼之智,更好发挥广大妇女“半边天”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妇...

    时间:11-01
  • 全部导航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唐爱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

    时间:11-01
  • 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人民观点)

    传承和发扬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共建“一带一路”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

    时间:11-01
  • 肯尼亚牛油果的“进博之旅”(进博会故事)

    肯尼亚纳库鲁郡的一处牛油果种植园。  杜功明摄“垂直农业”加工厂工人正在运输牛油果。  陈永键摄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向西行驶近百公里,肯尼亚纳库鲁郡奈瓦沙湖畔的一个牛油果园里,2500多棵牛油果树连成一片,...

    时间:11-01
  • 进一步夯实经济回升基础(评论员观察)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国民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总体持续恢复向好。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分析多个领域和指标出现的积极变化,凝聚发展力量。——编者 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时间:11-01
  • 高质高效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

    时间:11-01
  • 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

    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中共审计署党组“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审计担负重要使命,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2023年5月23日,...

    时间:11-01
  • 稳中求进每月看|不断夯实经济回升的基础——10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题:不断夯实经济回升的基础——10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新华社记者投资项目加快落地、文体旅消费热度攀升、中小企业信心回升……随着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加快落地实施,10月份各地加快推进...

    时间:11-01
  • 新华时评|这个十月,中国连续释放高水平开放信号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题:这个十月,中国连续释放高水平开放信号新华社记者樊宇 许苏培这个十月,开放的中国牵动世界目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丰硕、广交会万商云集、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

    时间:11-01
  • 热评丨梦想接力 共助神舟远航

    “博士乘组着陆地球!欢迎回家!”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今天8时11分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轨驻留154天的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飞行,继续保持神舟乘组不断“刷新”的节奏:景海鹏四次出征太空,成为目前...

    时间:11-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