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2023-12-08 08:2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城市规划和执行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到2022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达65.22%,城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当前,我们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有利于把巨大的人口规模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使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提升城市规划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以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人民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重要目标,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构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生活环境,在包容性中彰显城市温度。为此,要聚焦人民群众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要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要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本公共产品提供给人民,提高民生福祉和生活质量。健全制度、完善政策,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支持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于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顺应人民需求的变化,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要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地形地貌,不伐移老树和有乡土特点的现有树木等,构建和谐优美生态环境,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要聚焦为民、便民、安民,尽可能改善人居环境,改造水、电、气等生活设施,加强社区服务,提升服务功能,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确保安全。

  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围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创新,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加快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同时,还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执笔:李  琪  汪仲启)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8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南京城墙砖窑遗址

      图为南京城墙局部。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供图  城墙是人类筑城活动的物质遗存,筑建防御性城墙曾是中国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显著特征。南京城墙是明代洪武、建文及永乐迁都北京前的都城...

    时间:12-09
  • 黄河文化见证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考古中国)

      “夏礼”“殷礼”“周礼”一脉相承,是黄河文化的精髓,“礼仪之邦”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质      百年考古揭示,中华大地各区域在公元前3300年前后陆续进入文明的门槛,至公元前2000年前...

    时间:12-09
  • 讲好“一粒米”的故事(传承之光)

      图为敖汉小米博物馆。   敖汉旗委宣传部供图   核心阅读   在中国北方,很多地区都种植粟。敖汉的小米有什么特殊,能引发这样的关注?当地人总结为4个关键词...

    时间:12-09
  •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研究与传播座谈会举行

      本报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宋宇)以“弘扬光荣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研究与传播座谈会8日在人民日报社举行。本次活动由《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天津大学中国...

    时间:12-09
  • 支持中央企业发行绿色债券

      据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刘羽佳、王希)记者8日从中国证监会获悉: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重要功能和中央企业绿色投资引领示范作用,中国证监会和国务院国资委日前联合发布《...

    时间:12-09
  • 汇聚合力,让代表建议落到实处

      12月5日至6日,2023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在河北正定召开,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成立后首次召开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如何完善代表建议工作、提升代表建...

    时间:12-09
  • 让警务室成为群众知心室(快评)

      马玉璞警务室的墙上,挂着10多面群众送来的锦旗。扎根基层、深入社区的基层警务室,已不单是一处民辅警的办公场所,还寄托着老百姓的安全感与信任感。  马玉璞日常的工作,也是千万个基层...

    时间:12-09
  • 警民一心 共护平安(一线调研)

      马玉璞警务室外景。   郑州华南城。   图片均为龙湖派出所提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

    时间:12-09
  • 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建设性和稳定性

      12月7日,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欧...

    时间:12-09
  • 为中越两党两国关系发展开辟新前景(和音)

      继往开来,中越要不忘传统友好初心,牢记共同理想使命,不断赋予中越全面战略合作新的时代内涵,为两党两国关系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

    时间:12-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