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高举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和音)

2024-01-08 08:4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指明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方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党的宗旨历来具备国际情怀,党的事业历来具有全球视野。日前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我们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指明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方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自2013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就这一重大理念进行系统阐述,逐步形成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的科学理论体系。新时代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和历史潮流,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明确了努力方向。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就是告别战争之剑,永铸和平之犁。维护和平是每个国家都应该肩负起来的责任,国家之间要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就是告别绝对安全,实现安危与共。各方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就是告别赢者通吃,共享发展成果。各国要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就是告别文明优越,实现美美与共。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就是告别竭泽而渔,永享绿水青山。各方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应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诉求,找到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基本路径,得到国际社会热烈响应。连续七年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多次写入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一系列重大倡议应运而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带动多个领域的全球治理取得重要进展。

  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充满不稳定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世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世界的未来需要由大家携手创造。各国人民企盼的,是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历史前进的逻辑、时代发展的潮流。各国要秉持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大局观,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是倡导者,更是行动派。中国始终致力于和平解决热点问题,推动加强全球安全治理,坚定不移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中国已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多种形式的命运共同体。展望未来,中国将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共同发展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8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织密监测网络 呵护绿水青山(深阅读)

      生态质量监测是客观准确掌握区域生态状况、科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及成效评估的基础。  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印发了《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我国将组建生态...

    时间:01-09
  • 六部门部署无偿献血者激励奖励工作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记者李恒)记者8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等六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者激励奖励工作的通知》,要求各...

    时间:01-09
  • “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人民论坛)

      “不到半个工作日,企业就完成了办证、融资,真是省时又省事。”在山东禹城,企业为当地政务服务点赞。当地有关部门采取事项并联、数据共享、精简材料等措施,不断完善服务,让企业在短时间...

    时间:01-09
  • “两高两部”联合发布法律援助法实施工作办法

      本报北京1月8日电 (记者张璁)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法律援助法实施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过程中人民法院...

    时间:01-09
  • 公安机关圆满完成2023年大型活动安保工作任务

      本报北京1月8日电 (记者张天培)2023年,公安机关聚焦风险预警防范,以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为重点,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严格活动现场安全监管,全面落实票证实名核验...

    时间:01-09
  • 一批生活服务类违规平台账号被查处

      本报北京1月8日电 (记者金歆)记者从国家网信办获悉:“清朗·生活服务类平台信息内容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以来,网信部门结合网民举报的问题线索,对聊天交友、网络购物、搜索引擎、求职招...

    时间:01-09
  • 全国铁路每日安排旅客列车11149列,较现图增加233列

      本报北京1月8日电 (记者李心萍)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24年1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全国铁路每日安排旅客列车11149列,较现图增加233列...

    时间:01-09
  • 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日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迎来生效实施两周年。作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里程碑式成果,RCEP是区域国家共享发展机遇的生动范例。两年来,区域贸易成本大幅降低,产业...

    时间:01-09
  •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音)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就是全球事务要由大家一起商量,治理体系要由大家一起建设,治理成果要由大家一起分享,让各国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    “世界各...

    时间:01-09
  • “在密切合作中产生文化共鸣”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埃及与中国开展联合考古,为促进考古经验交流、增强对彼此文明文化的了解搭建了有效平台。”埃及考古专家、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埃...

    时间:0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