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镂冰雕琼 八方客来(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2024-01-24 08:3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摩天轮。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供图
制图:蔡华伟

核心阅读

冰雪雕技艺是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减法的艺术”。冰雕重在雕刻,美在晶莹剔透;雪雕注重塑形,美在洁白朴实。随着哈尔滨冰雪旅游知名度迅速提高,这项精湛的非遗技艺也为更多人所知晓。创新技艺、开发特色产品、开展研学活动……冰雪旅游持续带动冰雪雕技艺传承升温。

冬季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银装素裹。松花江畔北岸,冰雪大世界热闹非凡,一路之隔的太阳岛雪博会太阳湖旁,头戴雪花冠、身披素白袍的雪雕作品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这个冬天,“冰城”哈尔滨“火”遍了大江南北。不久前的元旦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亿元,双双达到历史峰值。澎湃的旅游新动能背后,是哈尔滨底蕴丰厚的冰雪文化,其中就有一项历史悠久的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冰雪雕技艺。

巧思在雪花和冰晶中绽放

哈尔滨被称为“冰城”,寒冷漫长的冬季为发展冰雪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冰雪雕技艺应运而生。

冰雪雕技艺被称为“减法的艺术”,全凭雕刻师傅的手上功夫。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冰雪雕技艺传承人张伟洪说:“冰雕重在雕刻,美在晶莹剔透;雪雕注重塑形,美在洁白朴实。”“据2021年的统计,黑龙江共有3600多名专职冰雪雕艺人,现在冰雪产业成为热潮,人数应该会更多。”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冰雪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张鑫说。

在哈尔滨,冰雪雕艺人可谓卧虎藏龙。前不久,张伟洪的儿子张博奥从广东回到哈尔滨,看到张伟洪近年来做出的“新花样”,直呼“变化好大”——

结合冰版画、冰雪画和水彩画,创新出冰彩相融的拓彩冰雪画;结合古法陶瓷,制作让冰花“绽放”在瓷器上的冰花瓷;结合纸雕和声光电,雪雕画在冰雪大世界的文创商店畅销……冰雪雕技艺早已不再停留于拿着扁铲、尖刀凿冰铲雪,更多巧思在雪花和冰晶中绽放。

“我师傅曾讲过‘传承不是重复,一切在于创造’。对冰雪雕技艺这项非遗,我们要传承,更要让它看得见、摸得着、有品质、可体验,这离不开创新。”张伟洪说。

特色产品克服季节局限

在哈尔滨,以冰雕、雪雕、冰雪娱乐项目为主的兆麟公园、太阳岛雪博会和冰雪大世界汇集了冰雪雕技艺的精华。冰雪大世界宛如冬日浪漫童话:阳光照耀下,冰雪建筑晶莹剔透,熠熠生辉,行走其中,总会被造型多样的冰雕吸引。

“我体验了一把冰雪版‘速度与激情’。”在冰雪大世界521米长的冰滑梯上,重庆游客刘女士领略到冰上滑行的快乐。

1月5日,在2024中国冰雪旅游发展论坛上,面积816682.5平方米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被认定为“世界最大冰雪主题乐园”,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如此宏伟的规模,背后是15天内、数百名冰雪雕师傅和1万多名工人24小时三班倒的日夜奋战。

受季节和温度影响,保存时间短,也成为冰雪雕技艺面临的一大挑战。为此,张伟洪结合纸雕设计出了雪雕灯,结合琉璃设计出了冰雕灯。“纸和琉璃不会随着温度升高而融化,也能让我们的技艺跨越时间和空间传播得更久、更远。”

冰雪大世界的文创产品柜台前,冰雕灯和雪雕灯旁围了许多游客。“既能展现哈尔滨的冰雪美景,价格也不贵,很适合买给家人当礼物。”来自福建的游客胡女士一连买了好几个雪雕灯,把哈尔滨的景色“打包带走”。“开园以来,张伟洪设计的冰雕灯和雪雕灯已经卖了1000多件,很受欢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昕说。

黑龙江省文旅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黑龙江省着力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水平,以开发特色非遗产品为重点,探索“非遗+研学”“非遗+民宿”“非遗+文创”等发展模式,提升非遗旅游创意设计水平。

提升游客体验感和参与感

“持续的高质量景区建设和品牌打造,使冬季的哈尔滨吸引力十足。游客们在欣赏冰雪美景的同时,也能直观感受到精湛的雕刻技艺赋予冰雪的文化韵味和独特魅力,这都有利于推动冰雪雕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赵泽斌说。

随着大众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冰雪旅游更注重游客体验感和参与感,研学旅行成为热门选项。哈尔滨作为知名冬季研学目的地,冰雪雕是热门项目。

阿什河畔,以冰代纸、以刀为笔,张伟洪带着15名来自天津的小朋友进行“拓彩冰雪画”研学创作,溅起冰花片片。张伟洪一边雕刻一边讲解冰雪雕技艺的相关知识,“我们做的叫拓彩冰雪画,需要提前在冰板上画出造型,然后雕刻、拓彩、涂色,再进行拓印……”

除了参加研学活动,张伟洪还在哈尔滨市奋斗小学、香坊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成立了冰雪雕技艺工作室。“只有让非遗‘活’在日常、‘活’在年轻人手中,才能真正地传承其独特价值。”

随着冰雪雕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高校也加入传承冰雪雕技艺的行列。“黑龙江省有10多所高校专门设置了冰雪雕技艺课程,时常举办相关赛事。”张鑫说,相信冰雪旅游的热度会带动更多人了解这项非遗技艺,让更多人加入传承的队伍。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4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医保码让就医更便捷(健康焦点)

    图①:山东省济南市机关医院,患者在就医时使用医保码。 赵 宇摄 图②: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中医院收费窗口,医务人员指导老人注册医保结算“刷脸”支付。 曹永龙摄(人民视觉) 新...

    时间:01-26
  • 乡村建设从“一片美”向“整体美”提升

    核心阅读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美丽中国建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把扎实推进农村...

    时间:01-26
  • 舞台剧《国家的孩子》亮相国家大剧院

    本报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王珏)24日,舞台剧《国家的孩子》亮相国家大剧院,生动演绎“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民族团结佳话。 该剧以“人民楷模”都贵玛排除万难,养育28个孤儿的真实感人故事...

    时间:01-26
  • 上门听民意 安置暖人心

    核心阅读 及时出台搬迁政策,党员带头,打消群众疑虑;实地调研走访,倾听群众诉求,因地制宜推进搬迁工作;紧盯产业和就业,统筹规划,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务工……甘肃省山丹县大力推进生态搬迁...

    时间:01-26
  • 为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近日,《中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与实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如何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依法保障人权,我国反恐法治工作取得哪些成效?记者采访了几位专家学者,就白皮书内...

    时间:01-26
  • 明晰裁审规则,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法治聚焦)

    “线上加班”如何计算加班费?如何助推欠薪纠纷源头治理?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涉欠薪纠纷典型案例,回应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通过案例明晰欠...

    时间:01-26
  • 优化发展环境 激发创新活力

    本报南宁1月25日电 (记者庞革平)“这里科研环境和氛围都很好,不仅为我提供了科研启动经费,还解决了后顾之忧。”广西农业科学院亚热带特色水果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孟开开说。孟...

    时间:01-26
  •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工作

    本报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王洲)近日,记者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获悉:近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持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助力相关领域社会治理,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21年至...

    时间:01-26
  • 健全容错机制 激励担当作为

    本报沈阳1月25日电 (记者刘洪超)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辽宁省大连市纪委监委健全容错机制,制定工作指引,明确10种可以容错的情形以及8项不得容错的负面清单,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

    时间:01-26
  • 九部门开展二〇二四年春风行动

    本报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邱超奕)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2024年春风行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时间:01-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