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种美食,一份传承

2024-02-10 07:5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馍或者馒头是一种发酵的面食,大约始于东汉末年,是北方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花馍,则是将发酵的面团经过揉、捏、搓、拨、按等步骤,辅以红枣、豆子及食用色素等制成的花色馒头。其主要流行于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区,不同地区叫法各不相同,也被称为“面花”“面塑”“窝窝花”“花饽饽”等。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老人过寿、小孩满月等不同场合,各地会根据习俗制作不同造型的花馍。

  在近千年的发展中,不同地区的花馍制作原料有所变化,其中花馍用的面粉、配料的变化尤为明显。传统花馍的制作主要以小麦面粉为主,但各地种植的小麦品种不同,面粉加工特性也有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小麦面粉种类不断丰富,如低筋面粉、中筋面粉和高筋面粉等。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专门用于制作花馍的面粉,例如山西闻喜花馍会选用闻喜优质小麦磨成的面粉,在保持花馍造型的同时,也使其具有清香筋道的口感。

  造型上,花馍样式逐渐多样。起初,可在搓圆的条状面块上用小梳子扎一排排的花点装饰,在面块间穿插一些枣的装饰,制成各种造型,有的根据口味偏好的不同,配有豆子(可作为动物造型的眼睛)、胡椒等辅料。

  后来,花馍在色彩上越发鲜艳,所使用的食用染料日益健康和多元化。花馍制作时会用到一些天然染料,如红蓝花、茜草、紫草等植物汁液。这些天然染料食用安全但色泽还不够鲜艳。如今,现代花馍所用的染料颜色鲜艳、丰富多样,能够满足花馍各种造型对色彩的需求。比如有时会选用菠菜、紫薯等果蔬汁,有时会选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食用色素,花馍中的黑色还会用到可食用的墨鱼汁粉。

  春节期间,我国不少地区都会制作花馍庆团圆、寄希望,花馍造型各具特色。山西花馍造型朴实雅洁、做工精细,细节色彩多用笔绘、纹路刻画清晰逼真,色泽注重保持自然美,留白较多。山东花馍造型敦实、粗犷,注重神似,色彩华丽,多喜欢大面积用红色、绿色、黄色等。陕西花馍,造型夸张、张扬,对比手法强烈,色彩艳丽,纯度高,常用对比色、互补色等,用色如秦腔般有冲击力和碰撞性。甘肃花馍注重整体,较少刻画细节,造型上轮廓简练,浑圆饱满,上色通常先将面混合染料变为彩色面团,再进行造型。

  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瑰宝,花馍不仅展示了中国民间艺人的卓越技艺,也传承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它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记录了人们的生活变化,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花馍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为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山西省功能食品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本报记者郑洋洋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0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回家过年暖融融

      春风有信,相聚有期。  经历一年寒暑,走过一段归途,我们终于迎来团圆的欢欣。归乡的路,或许是宽阔的公路,或许是崎岖的山路,或许是等待抚慰的心路,总有百般滋味,总有万千挂牵。 ...

    时间:02-12
  • 在“一元茶馆”,品水乡生活

      冬日清晨,走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的小河边,丝丝寒意叫人不禁打起冷颤。河上积善桥的一头,一间老铺子半掩着门,墙上的挂钟指向4点。铺内的木桌、长凳,泛着时光浸润的特有光...

    时间:02-12
  • 苕溪深处见水乡魅力韵味(走进传统村落)

      图①:热闹非凡的荻港村传统鱼文化节。  陆志鹏摄(人民视觉)   图②:画作《荻港村》。  胡 韵绘   孩子们在荻港村中举着灯笼,欢快奔跑。  陆志鹏摄(人民视觉)   上图...

    时间:02-12
  • 齐心协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生态论苑)

      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良好生态环境凝聚着人们对绿色美好生活的共...

    时间:02-12
  • 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家园(人与自然)

      图①: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站长王剑琼正在维护自动采集设备。   本报记者 乔 栋摄   图②: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山管理站站长李建新(右)正在和同事一起...

    时间:02-12
  • 携手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和音)

      在中华文化中,喜庆祥和的春节,体现了和睦、和谐、和平的精神内核。共庆新春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生动体现,是各国携手同心、共创美好未来的生动体现     在中国,春节是...

    时间:02-12
  • 共庆新春佳节 传递美好祝福

      日前,中国驻欧盟使团和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等在布鲁塞尔举办“春节文化体验日”活动。  图为当地学生手持自己书写的“福”字。  龚 毅摄   2月9日,阿联酋迪拜大学孔子学院...

    时间:02-12
  • 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记者手记)

      查干湖上冬捕丰收,农家乐生意红火,冰雪乐园人头攒动……行走在寒冷的黑土地上,处处能感受到热气腾腾的活力。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冰天雪地的“冷资源”撬动了炙手可热的“热经济”。 ...

    时间:02-11
  • 查干湖“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深度观察)

      夏季的查干湖大玉儿湿地生态步道,水清岸绿,景色宜人。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委宣传部供图   游客在查干湖冰面上体验冰雪那达慕项目。  王佳亮摄   查干湖冬捕现场,当地人用马拉...

    时间:02-11
  • 老挝大山深处的友谊使者

      腊月二十九,在老挝北部的大山深处,来自中国云南的沐大叔正带着3名老挝员工,开始春节前的最后一次线路巡检。  52岁的沐大叔本名沐贵禄,是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老挝南俄5水电站项目...

    时间:0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