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对老百姓的事情,时时放心不下”(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本报记者 杨学博 崔 璨

2024-02-23 09:16: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对老百姓的事情,时时放心不下”。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接受一次采访时曾这样说。

  岁月奔涌,丹心如一。2022年10月,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因为心中常有牵挂,所以“时时放心不下”。这是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怀。

  “时时放心不下”,是初心坚如磐石,虽经沧桑风雨而始终不变。

  头戴矿工帽、身穿矿工服,在近千米深的地下矿井里,同工人们合影——这张照片,生动记录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长广煤矿调研的情景。

  那是2005年春节前夕,在慰问困难职工后,习近平同志坚持下井看望矿工。井洞里,巷道高低不平,身材高大的他,弓背弯腰走了1500多米。

  正在采煤的工人听说习近平同志下井来看他们,十分惊讶,纷纷围拢过来。习近平同志说,对煤矿来说,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一定要爱惜每一位矿工的生命,让大家高高兴兴下井、平平安安回家。

  “我在地方工作时,逢年过节都得值班,生怕出了什么事。”2015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道。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在福州任职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把抓“菜篮子”作为一件大事,每天看菜价。小小绿叶菜,盛着民意,连着民心。

  “当地叫‘三日不见绿,两眼冒金光。’能不能吃上菜就是政治。现在我们有一些在基层的干部,特别是一些年轻干部,忽视了这方面的问题,这是不行的。”2023年全国两会,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始终关注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成为“时时放心不下”的最好注脚。

  “时时放心不下”,是不忘居安思危,直面困难挑战,不负人民重托。

  “黄河宁,天下平。”保护黄河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亿万人民幸福安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在青海,嘱托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在山西,强调“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在山东,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次次考察,一句句嘱托,化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沉甸甸承诺。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

  上世纪60年代,浙江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创造了“枫桥经验”,为防范化解矛盾风险提供了重要启示。

  20多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充分珍惜、大力推广、不断创新“枫桥经验”,“必须相信依靠群众,在执政为民中践行根本宗旨”;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指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心系基层治理,时时放心不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了解民意、有效凝聚民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时时放心不下”,是精神永不懈怠,保持赶考清醒,接续奋斗前行。

  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陕西延安考察。

  在南沟村果园,从种植技术、采摘方法、品种质量、销售价格到村民收入,再到如何发展苹果种植和其他产业等,习近平总书记问得十分仔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一家一户的小账本,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牵挂。

  新征程上,初心如一。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切嘱托,也是一个百年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底气所在。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3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以恢宏画卷 接力谱写长征颂歌(坚持“两创” 铸就辉煌)

      连环画《征路星火》之一,作者沈尧伊。   中国画《赤水河畔》,作者何加林。   油画《伟大转折》,作者孙为民。   中国美术馆《长征组雕》之“娄山关大捷”,主创吴为山。   油画...

    时间:02-25
  • 让更多人享受文化艺术滋养的美好时光(人文观察)

      在浙江省文化馆,京剧班学员学唱《贵妃醉酒》选段。  陈中秋摄   湖南省株洲市文化馆学员在街头艺术站表演节目。  王 伟摄   老师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教授盘扣技艺。   冯 ...

    时间:02-25
  • 2024年“庆元宵·迎团圆”台商联谊活动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程龙)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24日在北京举办2024年“庆元宵·迎团圆”台商联谊活动。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向广大台湾同胞致以新春祝福。他表...

    时间:02-25
  • 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乡村行 看振兴)

      自动种菜机挥舞机械手臂,抓取青菜及种植板,送进流水线自动切根——走进位于江苏苏州昆山市的陆家未来智慧田园“A+温室工场”,潮汐育苗盘床系统、机械移栽采收系统等一应俱全。在这里,草...

    时间:02-25
  • “四海同春”,不以山海为远(侨界传真)

      图①:在新西兰惠灵顿,中国铁路文工团歌舞团演员表演舞蹈《舞绘华章》。   叶 勇摄  图②:在意大利米兰,北京民族乐团演员表演节目《一对对鸳鸯水上漂》。   赵建斌摄  图③:...

    时间:02-25
  • 用心用情 返乡实践(教育时评)

      今年寒假,在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陈家村安置点,活跃着返乡大学生的青春力量。西北民族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多名大学生,利用放假返乡的机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除了在村委会带领...

    时间:02-25
  •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深聚焦)

      “一朝航母人,一生航母情。我想拼命记住每一名战友的样子,我想再看一看这里的每一级台阶。”和辽宁舰告别的那一天,北京大学中文系2018级学生王心仪记忆犹新。  2018年,王心仪参加北...

    时间:02-25
  • 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人才支撑(师说)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作为以对外经贸为特色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为推进...

    时间:02-25
  • “慕课西部行”:让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山海(在一线)

      “这是范长江先生写给当时延安大学校长李敷仁先生的信,信中满怀热血豪情。”延安大学校史馆里,延安大学副教授郭小良讲述着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先生的家国情怀。  “...

    时间:02-25
  • 铆足干劲,带领乡亲增收致富(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说说你们发展农业的好建议、好想法!”王银香三言两语简单开场,对面坐着的,是几名回村的年轻人。如何完善产业链,带动更多人就业?如何推动产业融合,增加农民收入?大家讨论热烈,王银...

    时间:02-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