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强国建设 砥砺前行)

2024-03-03 08:4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普惠金融居世界前列……我国已成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

  2023年10月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今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释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任务、实践要求等重大问题,强调“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建设金融强国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强国必然是金融强国,要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说。

  金融+孵化+产业+辅导,在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打造的“创业者港湾”内,京津地区科创型小微企业能够方便快捷地享受一站式跨金融、跨行业的综合化金融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将持续聚焦服务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健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机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吴益强表示。

  “云税贷”“税贷通”“税易贷”……近年来,云南省税务部门立足税收职能,持续优化银税合作机制,加速“纳税信用”转化为“真金白银”,切实为经营主体引入金融“活水”赋能添力,推动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加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关键在于让经营主体融资更加便利。”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姜涛建议,进一步扩大“银税互动”受惠面,引导银行聚焦小微企业贷款需求,结合普惠金融发展政策、税费优惠政策,更好满足各类经营主体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金融系统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持续发力,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探索实现长期护理、风险保障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有效衔接,是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涛说。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浸润。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既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要体现现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金融精神。”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毅认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要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匡正行业风气,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在金融系统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任务。代表委员们表示,金融系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锻优势,统筹推进经济和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3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人民融观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多样化消费选择,也存在着‘里程焦虑’等问题。从目前的电池技术发展看,固态...

    时间:03-06
  • 使命重在担当 奋斗创造未来(连线·代表通道)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6位全国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回应热点问题,讲述履职故事,凝聚奋进力量。  尹同跃代表  让中国汽...

    时间:03-06
  •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气氛隆重热烈,主席台帷幕正中...

    时间:03-06
  • 中国发展长风破浪、未来可期(人民论坛)

      “数字具有说服力”“目标清晰,信心十足”“今年更上一层楼”……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干货、亮点,触动人们对过去一年的回忆,提振着对未来的信心,...

    时间:03-06
  • 2024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84亿人次

      本报北京3月5日电 (记者韩鑫)为期40天的春运于3月5日结束。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4年春运40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84亿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预计完成4.8亿人次;公路人员...

    时间:03-06
  • 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时间:03-06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雷锋精神绽放新光芒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题:雷锋精神绽放新光芒  新华社记者  雷锋,用短暂而平凡的一生,谱写了永恒的精神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要...

    时间:03-05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日上午9时开幕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

    时间:03-05
  • 持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动力(两会·读懂中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经济发展备受关注。国际机构、国际人士和外国媒体等纷纷表示,中国经...

    时间:03-05
  •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值得借鉴(国际论坛)

    中国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正通过一系列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更多国家所了解和重视,助力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当前,...

    时间:03-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