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024-03-15 08:3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此前,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系统性思路力促体教融合“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这两个文件对于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难点、补齐人才全面发展的短板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化体教融合,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校园体育如何加强,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搭建?近年来,重庆市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积累了经验。

强化校园体育

体育活动既要时间充足还要提升质量

上午9点半,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盛小学操场热闹起来,时长4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孩子们除了跑步,还伴随着韵律感十足的音乐,跳起后坝狮舞。

据介绍,后坝狮舞是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后坝狮舞引入课间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也让这一非遗项目得到传承。“近年来,我们不断丰富校园体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1.5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中盛小学党总支书记犹慧说,“‘小眼镜’‘小胖墩’明显变少了,孩子们变得更加乐观自信。”

在重庆谢家湾学校,除了开齐开足体育课,体育社团和学校联赛成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抓手。“学校现有70多个体育社团,从棒球、击剑到乒乓球、国际象棋,几乎每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和社团。”学校体育学科主任丁伟健介绍,社团活动丰富多彩,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活动的魅力,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

随着体育氛围日益浓厚,校园联赛也逐渐形成规模。一二年级有长绳联赛、三年级有气排球联赛、四年级有棒球联赛、五年级有篮球联赛、六年级有足球联赛,加上持续两个月的校园体育节,校园体育呈现多姿多彩的生动景象。

充实师资队伍

想方设法吸引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

如何让孩子们的锻炼更加系统、科学?谢家湾学校的体育老师系统设计了1800余节体育课。丁伟健表示,体育老师每周都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和学科教学研讨,以保障体育课高质量进行。

下午4点半,重庆市巴蜀中学,学生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体育锻炼。篮球场上,孩子们组队较量,打得有模有样;排球场上,孩子们隔网对决,一招一式颇有“专业范儿”……

近年来,巴蜀中学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输送竞技体育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巴蜀中学共有田径、女排、女篮、女足等8支运动队,为专业俱乐部和高校运动队输送了多名队员。

巴蜀中学体艺中心主任吴双介绍,学校想方设法吸引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让他们愿意来、留得住。“有5名老师是从省级专业队或省级职业俱乐部退役后进入学校工作,并且都承担学校运动队教练工作。同时,我们还聘请了4名专业教练员担任运动队的主管教练。”吴双说。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成立了凤翔俱乐部,与市、区体育局合作,组建射击、健美操、击剑等运动队。凤鸣山中学高一学生杨舒涵是学校射击队的一员,去年,她获得重庆市射击锦标赛乙组冠军。“我希望成为奥运冠军杨倩那样的射击运动员,在更大的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杨舒涵说。

形成发展合力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校园体育活动

重庆市渝中区体校逐渐探索出“区队校办、市区共建、协同发展”的体教融合路径。目前,体校依托巴蜀中学、求精中学、大坪小学、石油路小学等13所中小学建立区级青少年体育专项训练基地,并与4所重点中学签订体教融合合作协议。

体校负责选拔学生运动员到各学校就读、训练,学校负责提供场地设施并保障学生运动员学习及食宿安全,实现优势互补。“依靠‘两条腿’走路,越来越多学训兼优的孩子脱颖而出。”渝中区体校校长冯孟育说,“这几年我们的招生人数增加了很多。”

随着社会体育俱乐部的不断发展,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渠道进一步拓宽。天才足球俱乐部创始人刘锐说,该俱乐部目前与重庆50多所中小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们主要帮学校开设足球社团课、足球体育课,负责校队训练,引导更多学生接触足球、爱上足球。”

重庆市体育局青少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拔培养后备力量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不断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发展合力。体育部门将会同各方做好俱乐部的资质审核,并进行后期监督。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5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探古老文明 传友谊之声(人文观察)

      丁岩在哈萨克斯坦拉哈特考古遗址发掘现场。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塞林港遗址联合考古队队员们在讨论发掘方案。  王 霁摄   吴伟在越南升龙皇城遗址开展研究工作。  陈梅德...

    时间:03-17
  • 文明互鉴的力量(人文茶座)

      驿道上回荡着声声驼铃,大漠里飘起袅袅孤烟。这样的景象总是令人想起古丝绸之路的繁盛。中国人民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

    时间:03-17
  • 接续奋斗 解开历史之谜(传承)

      沿着沅江北岸顺流而上,在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安江镇东北约5公里的岔头乡,有一处高出河床十余米的水边台地。这就是高庙遗址。以该遗址命名的高庙文化,集中展现了距今7800年至6600年间中国...

    时间:03-17
  • 中企承建秘鲁钱凯港项目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钱凯港防波堤鸟瞰图。   钱凯港项目中秘两国工作人员在进行设备检修。  以上图片均为丘艳摄  在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约80公里处,中国港湾—中交四航局联营体承建的秘鲁钱凯港项目正在繁...

    时间:03-17
  • 用匠心书写青春年华(青春派)

      图①:彭菲在办公室。  受访者供图   图②:张帅坤在查看盾构机的参数。  汤 叶摄   图③:杨戌雷在检测线路板。  金卫星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

    时间:03-17
  • 让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青春之声)

      青年喜欢啥样的城市?“首先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不只是18岁的学校,还有28岁的梦想和38岁的家”“希望高质量生活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上,还有精神世界的充盈”……网友的回答,描摹...

    时间:03-17
  • 在高原守护群众安康(青春日记)

      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出发,向西600多公里,就来到了仲巴县。四周山峦起伏且荒芜,大风终年呼啸,让这里显得格外寒冷,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1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海拔近4800米的仲巴...

    时间:03-17
  • 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夯实资源基础(深阅读)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核心阅读  2021年至2023年,农业农村部开展了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记者日前获悉:在这次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中,新收...

    时间:03-17
  • 深耕绿色赛道 创新引领发展(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

      步入位于陕西西安市的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展厅,一个燃烧的“太阳”,一个蓝色的“地球”,相互呼应。  “善用太阳光芒,创造绿能世界。”近10年,隆基绿能...

    时间:03-17
  • “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上线

      本报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齐志明)记者从中国消费者协会获悉:“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以下简称“消协315平台”)于3月15日上线试运行。该平台上线标志着全国消协组织有了统一的受理投诉...

    时间:03-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