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八闽千姿)千年文庙闽台缘

2024-04-01 12:24: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福州4月1日电 题:千年文庙闽台缘

  作者 叶秋云

  地处福州繁华热闹的东街口商圈,一座气势宏伟的砖红色古建筑,与乌塔隔路相望,在周围现代建筑、都市的熙熙攘攘映衬下格外醒目。这是有1200多年历史的福州文庙。

  福州文庙目前正闭馆进行长达九个月的修缮,这是自清咸丰年间重建后170多年来首次大修。

3月22日,坐落于福州闹市区的福州文庙在周围现代建筑映衬下格外醒目。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文庙,是古代祭祀孔子和进行儒学教育的场所,是礼制庙宇与官方学校合二为一的建筑规式。作为福建省内最早的文庙和中国最早一批兴建的地方文庙,福州文庙已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林馨舟告诉中新社记者,福州文庙始建于唐初,此后历经扩(重)建,逐渐成为福州培养文化人才的中心基地和尊孔崇儒的礼制发扬地,见证了福州这座城市千百年来的文脉流芳和闽台两地不可分割的深厚文缘。

3月22日,福州文庙吸引游人参观。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走进福州文庙,穿过泮池和泮桥,走过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大成门,向右侧行去,便是2007年立的“福州历代进士名录”所在之处。该名录按历史朝代先后为序,收录了林则徐、沈葆桢等福州从唐至清的正科(含恩科、制科)进士名单。

  “福州文庙是福州文脉历史的独特记忆。”在福州文庙保管所所长林立杰看来,“文庙兴,则科举兴”,福州文庙建成,就像是种下了一颗“种子”,让教育在闽台两地渐渐发芽,才会有那么多的历史名人与“儒林佳话”流传。

  2020年,为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福州文庙举办了《邹鲁名邦 文脉流芳——福州古代教育史展》《科举鳌首 大魁天下——福州历代状元展》《识礼明仁 闻乐知德——礼乐文化展》等展览。展览位于福州文庙大成殿的东、西庑,让参观者可一览“海滨邹鲁”文教之盛。

  “科举考试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林立杰告诉记者,清代收复台湾后,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福州文庙作为省庙,无论是泉州、漳州还是台湾的考生,都要从各地汇聚到福州府来考试,拜访省城文庙(即福州文庙)。

  据史料记载,清代福州与台湾的教育交流包括儒学、书院、义学、私塾、蕃学等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教育组织。在清政府管辖台湾的200多年间,从福建各地前往台湾任府县学教授、教谕、训导的多达300余人;在“庙学合一”制度下,他们把福建文庙的祭孔典礼等带到了台湾。

  1666年,有“全台首学”之称的台湾首个儒学教育机构——台南孔庙建成。清政府治理台湾期间,大兴儒学,在台各地建孔庙,促使台湾文风大兴,各地大小孔庙建筑风格、式样与福建各地孔庙相同。

2021年10月16日,海峡两岸联合祭孔典礼在福州文庙、台南孔庙同步举行,36名台湾嘉宾在福州文庙参与祭拜。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正因与台湾文缘颇深,福州文庙今年初被列入福州市首批“台胞寻根示范点”。“这彰显出闽台之间的历史相连、文化相系、心灵共鸣。”来自台湾的阳光学院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彦彬认为,两岸同胞都很重视教育,这是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基因;文庙既是儒学传承的圣地,也是中国人一脉相承“守礼重教”的神圣象征。

  2014年,首届海峡两岸联合祭孔大典在福州文庙举行。参加大典的台湾中华华夏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沈智慧表示,回到这里,正是回到了闽台文脉共同的根。

  时至今日,福州文庙已成为两岸民间热络交流、共续闽台情缘的见证。即便在新冠疫情影响下,2021年10月、2022年1月,福州文庙、台南孔庙依然视频连线共祭孔子,两岸同礼共同表达对至圣先师的敬意。

  “在熟悉的文庙里,台胞更能寻得自己的历史之根、文化之根、心灵之根。”马彦彬期盼福州文庙进一步发挥文化传播的功能,让更多台湾民众感受到大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脉络,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

  • 相关阅读
  • 台湾PMI连续13个月维持紧缩

      中新社台北4月1日电 (记者 杨程晨)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简称“中经院”)4月1日公布,全台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7.9%,环比下跌0.2个百分点。这项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先行指标,台湾已连续13个月维持...

    时间:04-01
  • 上海:在4月集中开展政策宣贯 提高民营企业融资获得感

      中新网上海4月1日电(高志苗)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1日发布消息称,近日,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市委金融办、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上海证监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上海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

    时间:04-01
  • “我们拥有共同的姓氏,两岸同胞拥有共同的血脉”(两岸观察)

    “欢迎游子回家!”樱花盛开的三月下旬,在武汉江夏黄氏大宗祠广场上,江夏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黄海向前来祭祖的五位黄姓台湾同胞张开了欢迎的臂膀。“天下黄姓出江夏,万派朝宗江夏黄。”黄海介绍,据各地黄氏族谱记...

    时间:04-01
  • 新疆兵团:茴香地套种百香果 南果北种拓致富路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1日电 (史玉江 张艳)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南方果品在新疆落地生根,“南果北种”开启了农业种植的新思路。日前,从广西南宁引进的首批3万株百香果苗抵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

    时间:04-01
  • 学习卡丨“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人勤春来早,植绿正当时。每年这个时候,我国从南到北都渐次掀起植树造林的热潮。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总书记多次参加义务植树...

    时间:04-01
  • 雄安:脚下八千年

    ...

    时间:04-01
  • 海报|从1数到9,看长三角一体化“久久为功”

    新华社上海4月1日电 2023年区域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在我国经济版图上,有一片通江达海的热土,这就是沪苏浙皖合抱而成的长三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多来,一系列数字的变化,让人们感受到长三角一...

    时间:04-01
  • 中国之美丨云南的全新打开方式

    不同的生活方式流动在你我身边在简单的节奏中表达诗意的日常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在这里体会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中国之美·看见云南第一集《云南的全新打开方式》这里,是中国的“色彩宝库”如诗如歌的美景多民族于此交...

    时间:04-01
  • 智慧路、聪明车……看“智慧基因”如何影响雄安这座“未来之城”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对外公布。7年来,这座“未来之城”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目前,雄安新区380多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700多亿元,40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承接疏...

    时间:04-01
  • 万千气象看云南|唱火《小雅·鹿鸣》和《螃蟹歌》的合唱团 什么来头?

    “一个螃蟹(hǎi)嘛八呀八只脚(jio)两个夹夹往天上戳背上背个壳壳么那么大一坨哎呦夹到我呢脚(jio)……”近些天来一首云南方言演绎的《螃蟹歌》在网上“火”了清亮的童声,“魔性”的歌词让一众网友直呼“根...

    时间:04-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