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在穗台青盼增进两岸交流

2024-04-04 15:56: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广州4月4日电 题:在穗台青盼增进两岸交流

  中新社记者 郭军

  “很期待各方能够多多发力,让更多台湾青年到大陆来,见证这里的发展与变化。”目前正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读的台湾青年陈姝妃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近年来,越来越多在大陆学习、工作的台湾青年,随着对大陆认知的深入,逐渐融入当地生活。

  “很多台湾青年没有来过大陆,不知道这里到底发展如何。”广州创业台青白铠纶说:“我经常跟台湾朋友说,你要多出来走走看看,其实大陆发展已经不是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子。有台湾朋友来广州了,我也会带他们出去感受这个城市,他们会发现,原来这里跟台湾社交媒体上描述的很不一样。”

  来广州6年多,白铠纶目前是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当初受合作伙伴邀请来大湾区考察,仅7天就决定在这里创业。“这边创业气息浓厚,政策优惠多,市场空间大,人民友善,非常适合创业。”如今,他的创业项目,多次在广州的各种青创比赛中获奖。

  工作之余,他会探索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等,发掘这里的历史文化,观察这里的人情世故。

  自2014年起,广东连续十年举办“台湾青年岭南行”系列活动,帮助台湾青年深入了解、体验岭南科技文化、人文历史。

  曾参与该活动的陈姝妃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澳门回归纪念馆,馆内收藏有各省(份)送来的回归礼物,每一件都很精致、大气。我能够感受到大家对澳门回归的热情,也能感受到澳门非常认真对待这份真挚的情感。我认为这样的感情是双向的。”

  广东台生联谊会会长刘婉榆两次参与“台湾青年岭南行”活动。第一次走的是客家路线,“因为太爷爷是梅州兴宁人,有机会去寻根,了解并认识家族历史和客家文化起源非常有意义。”她回忆道,第二次是港澳行,“领略了港澳回归后的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性,让我也非常期待两岸融合发展的成果。”

  刘婉榆说,在大陆学习生活,最好的融入方式就是广交朋友,“我有一个关系非常好的东北同学,平时我们经常一起交流,从老家回来她会给我带哈尔滨红肠,我也有给她带台湾凤梨酥,我们还经常相约探索广州美食。”

  刘婉榆参加了不少由全国台联举办的台湾青年活动,跟很多大陆的大学生交流,也认识了更多在大陆学习的台湾朋友。

  近年来,为持续深化穗台青年交流交往,广州市打造了各种交流品牌和交流基地。去年举办的首届广州台湾青年岭南文化讲解员大赛,吸引近四千名在穗台青参加线上培训,近500名台青走进各类对台交流基地和交流点,感悟岭南文化。

  台青黄敬棠凭借对参与黄花岗起义的林觉民《与妻书》的讲解,获得“金牌讲解员”称号。他表示,小时候在课本上读到的故事、历史,很多都来自大陆这块土地。当自己来到这里时,有一种与先辈处在不同时空却站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感动。

  黄敬棠目前在广州创业,从事与乡村振兴相关的产业。“这几年感受特别深的是,当政府发布振兴农村的政策后,各相关单位倾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提供的资源和配套扶持力度相当大。”

  来自暨南大学医学院的台湾青年洪子朝,目前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事规范化培训。“学成后,我想留在大湾区当眼科医生。”学业之余,他还当起了台湾同学的导游,在学校举办的台湾学子岭南行、传承非遗游穗寻根、中国文化节等活动中,不断刷新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完)

  • 相关阅读
  • 2024年度中国天眼FAST自由观测项目申请通道6日0时向全球开放

      记者从中国天眼FAST了解到,FAST2024年度观测季自由观测项目申请通道将于4月6日0时,向全球开放。  在中国天眼FAST的总控室,科研人员正在通过全球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进行脉冲星搜索观测,旁边的电脑上正...

    时间:04-05
  • “守好岛,建好家” 他们驻守“英雄岛”书写忠诚与大爱

      江山不负英雄泪,且把利剑破长空。在西沙群岛的琛航岛上,矗立着一座祖国最南端的烈士陵园,清明节期间,海军西沙某水警区官兵在这里举行祭奠仪式,传承英雄遗志,弘扬海战精神,争做红色传人,续写英雄史诗。 ...

    时间:04-05
  • 云南:内陆边陲变身开放前沿

      云南处在南方丝绸之路的要道,是我国通往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门户。“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云南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人文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铁路、公路、水路、航线、能源、通信多路...

    时间:04-05
  • 发现绿美云南

      云南,不仅是心灵的栖息之地,更是大自然的乐园。这里山清水秀,生机勃勃,每一片翠绿的森林、每一处静谧的山川,都承载着丰富的生命故事。云南以其独特的生态美景闻名,成为生态保护的典范。近年来,云南坚定走...

    时间:04-05
  • 美好生活在云南之生物进化的见证之地

      从距今五亿年的澄江古生物化石群,到距今百万年的元谋人,云南见证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奇迹,同时目睹了人科物种从1200万—600万年前的禄丰古猿、约170万年前的直立人“元谋猿人”,再到1.4万年前的智人“蒙...

    时间:04-05
  • 人民网评:强劲正能量 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近日,备受瞩目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发布,共有550件网络正能量作品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这一评选活动不仅是对优秀网络作品的肯定,更是对正能量精神的弘扬和传播。这些脱颖而出的作品,无...

    时间:04-05
  • 家国永念|祭忠魂 颂英烈:传承家国情怀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民族危亡之际,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无数先烈以灼热的理想信念、炽烈的家国情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前...

    时间:04-05
  • DNA比对成功 志愿军烈士和家人跨时空“重逢”

    今年年初,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了最新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寻亲成果,10位烈士经过遗骸DNA比对,成功找到了亲人,四川省绵阳市的李仁松烈士就是其中一位。2020年,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回国,李仁松烈士的遗...

    时间:04-05
  • “一带一路”上的云南 | 中老铁路:续写“一带一路”共建共享新故事

    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和老挝首都万象市的电气化铁路。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开通两年以来,已累计发送旅客2507万人次、运输货物3010万吨,成为连通中国与中南半岛及印度洋...

    时间:04-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