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文化中国行|红岩,重庆的精神地标

2024-05-02 09:03:36

来源:新华社

春日,重庆红岩村。“95后”讲解员王佩雯引导游客,沿着一条石板路,从红岩革命纪念馆走向饶国模故居。

路口一株黄葛树,参天而立,正是90多年前,王佩雯的高祖母饶国模所植。黄叶随风飘落,铺满了石板路,新叶刚挂上枝头。

这片嘉陵江畔的坡地原名红岩嘴,因地质属于丹霞地貌、岩石呈红色得名“红岩”。20世纪30年代,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的胞妹饶国模,在此开办农场。1939年,这位开明进步的老太太将红岩村的土地、房屋提供给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

从那时起,红岩就不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成为一个精神地标,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历史紧密相连。

??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 供图)

从饶国模故居再向前走一段路,就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旧址门前,一张拍摄于1940年的照片,令人不禁驻足细看。

照片中的重庆刚刚经历了日军数小时的密集大轰炸,一颗炸弹就落在办事处前不远处。空袭警报解除后,周恩来和邓颖超站在被震坏的楼前。

“当时,周恩来鼓励大家说,日寇企图用轰炸来摧毁我们的抗战意志、迫使我们屈服投降,但我们是炸不走的。说完,他特意让办事处工作人员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讲解员的解说,让游客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在全民族抗战时期,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秦邦宪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先后在红岩村办公和住宿,积极发展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中国建立,作出了卓越贡献,在迷雾笼罩的重庆,燃起一盏明灯。

抗战胜利后,在重要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率领中共代表团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开展和平谈判,在红岩村住宿40多个日夜。毛泽东在此重新手书了《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尽显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和气魄。

如今,走进经过全面保护修缮的旧址,一张木桌,一把藤椅,简朴肃穆,凝固了时光,也让这段历史继续照亮前路,永放光芒。

在重庆,“红岩”还是歌乐山红岩英烈一曲临难不苟的壮歌。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歌剧《江姐》中一曲《红梅赞》家喻户晓,小说《红岩》和电影《烈火中永生》也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1948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地下党员江竹筠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面对国民党特务的严刑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满怀对新中国的无限向往,江竹筠等革命志士壮烈牺牲。

如今,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所辖红色景区,年均接待游客量超千万人次。歌乐山烈士陵园,苍松翠柏掩映,前来祭奠、献花的市民和游人常年不断。相距不远的渣滓洞、白公馆看守所旧址,推出了沉浸式史诗剧《红岩红》和情景式体验剧《黎明之前》,身临其境的场景,让书本上的红岩革命故事“活了起来”。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党委书记朱军说,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红岩精神植根于重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植根于伟大建党精神,是最具辨识度的重庆人文精神标识,“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就是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

??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供图)

在红岩村,在自己高祖母和奶奶住过的老屋里,每每对游客讲起红岩的历史,讲起小时候听长辈讲的往事,王佩雯总觉得自己与高祖母产生了某种交集,仿佛回家的感觉。

在红岩村旅游旺季,王佩雯从每天早上9点开始讲解,一直讲到傍晚关门,中午几乎没有时间休息。经常有游客问她,现在有没有红岩历史人物的后人在这里工作。王佩雯会指指自己。“游客们会惊讶,更多的是开心,因为这也是一种红岩精神的代代传承。”她说。(记者周文冲)

  • 相关阅读
  • “五一”非遗展馆热度趋高 “老手艺”与“新舞台”共融

    置身北京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观赏工艺美术家的敦煌图案手稿;到刚刚开馆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近距离感受绚丽多彩的唐卡、美观实用的织造技艺;在位于江苏的六朝博物馆里,穿着汉服制作一把漂漆扇…...

    时间:05-03
  • 文化中国行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今天(5月2日)的《文化中国行》,让我们一起走进各地的博物院、博物馆,感受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

    时间:05-03
  • 骄傲!“我为航母驾‘龙门’”→

    她在100多米的高空上为国产巨轮驾“龙门”操作难度到底有多大?能操作的人全国不超10个她在百米高空操作1600吨龙门吊昨天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位于上海长兴岛...

    时间:05-03
  • Vlog|打卡一条老街里的“新风味”

    古文化街,又称“津门故里”,是天津最早的民俗、文化、商贸聚集地。如今这里也成为天津不可错过的文旅打卡地之一。穿行于这条六百多米的主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各类店铺目不暇接。今年“五一”假期,不少店铺里人头...

    时间:05-03
  • 在海拔6000米的“世界之巅”上班是怎样的体验?

    位于珠穆朗玛峰核心区的珠峰大本营,是不少旅游探险爱好者的打卡地,在那里有一支边境巡逻队,队伍平均年龄27岁,主要承担珠穆朗玛峰核心景区的边境管控、社会面管理、游客车辆查验服务等任务。这个“五一”假期,这...

    时间:05-02
  • 多部门部署重点地区防汛救灾工作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记者王聿昊、叶昊鸣)记者2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当日持续组织中国气象局、水利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开展联合会商,视频调度广东、湖南等重点省份,研究部...

    时间:05-02
  • “五一”假期建设者坚守岗位保进度 用劳动诠释“最美”

    央视网消息:这个“五一”假期,在河北雄安新区,建设者们放弃休息,在各大工程项目建设中忙碌着。在雄安新区大河片区安置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端阳路道路管廊工程二标段施工现场,300多名建设者正在捆绑钢筋,推进地...

    时间:05-02
  • 国务院安委办印发紧急通知部署做好当前安全防范工作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记者2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近日印发紧急通知,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深刻汲取梅大高速塌方灾害教训,切实做好当前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防范遏制类似事故灾害发生。通...

    时间:05-02
  • “五一”假期出行数据彰显满满活力 热气腾腾的中国焕发无限生机

    央视网消息:5月1日是“五一”假期第一天,首先来关注出行情况。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预计5月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8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5.9%。其中,铁路客运量预计2040万人次,公路跨区域人员流动...

    时间:05-02
  • 各地再现“人从众”模式 交通部门多措并举保障旅客安全便捷出行

    今年“五一”假期正式开启后,各地再现“人从众”模式,周边游、跨省游成为不少群众的假期选择。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五一”假期前一天(4月30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0414.7万人次,环比增长31.4%,比201...

    时间:05-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