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2024-05-02 17:26:42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

  编者按

  近期,国内外各方面关注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相关问题。对此,我们要坚持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判断相关领域产能是否过剩,关键要看全球市场的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中国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巨大贡献。近日,我们将通过本栏目陆续推送系列评论,帮助各方更好了解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关乎人类未来。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同时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主动承担同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环境治理义务,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中国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正是主动回应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要求,承担大国减碳责任的结果和体现。当前,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迫切且艰巨,实现2030年减排目标仍存在巨大绿色产能缺口,需要世界各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分工协作,共同努力,中国新能源产业将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全球气候变化:绿色发展需求巨大与绿色产能不足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各国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影响日益凸显,高温、干旱、洪涝、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世界经济论坛今年1月发布的《2024年全球风险报告》中,将“极端天气事件”列为未来两年全球面临的第二大风险,以及未来十年的首要风险。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行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去年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28)上,为实现全球温升控制目标,东道主阿联酋和有关国家发起倡议,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两倍,并将全球能源效率的年均提高率翻一番。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统计2024》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新增473GW,而每年所需的可再生能源产能接近1100GW。目前的装机能力与到2030年新增1.1万GW的目标仍相去甚远。同时,2023年全球交通电气化进展也未达标,要实现全球温控目标,当前的电动汽车无论从保有量还是从增量来讲都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新能源产业:全球先进绿色产能的贡献者和生力军

  中国是履行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的坚定践行者,持续不懈用实际行动和实实在在的进展和成效书写绿色发展这道题的“中国答案”。过去十年,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新能源利用大国。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数据,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中国的贡献超过一半,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

  面对全球绿色产能存在的巨大缺口,中国现有的新能源产能不是像有些人说的过剩了,而是远远不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人类的共同挑战,中国有能力有责任发挥新能源产业方面的优势,在大力推动自身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时,为全球贡献更多的中国技术、中国产品和中国方案,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为全球提供可负担的优质绿色产品。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相关生产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新能源产业为全球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大量优质高效的产品,加速全球绿色转型。

  为全球能源效率提升提供技术助力。中国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全球领先,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受国际市场的广泛欢迎。2023年中国量产先进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5.5%。兆瓦级风电整机已形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多条成熟技术路线。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在电池能量密度、寿命和安全性等技术指标上位居世界前列。中国面向全球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技术支持,显著提升了新能源技术的可及性,有助于实现到2030年将全球能源效率年均提高率翻一番的目标。

  为全球绿色产业链稳定贡献力量。中国在大力推动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中国企业海外新能源投资涵盖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领域,有力支撑了相关国家和地区绿色转型和绿色产业发展。在装备制造方面,目前中国已培育出一批国际一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全球前5家风电整机企业中有4家中国企业,前10家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里有6家中国企业,成为稳定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 金轩)

  • 相关阅读
  • “5·20”前夕 中国国民党智库提30项主张

      中新社台北5月3日电 (记者 刘舒凌)台湾地区新当选领导人赖清德“5·20”上任前夕,中国国民党智库“国政研究基金会”3日举行记者会,围绕当前全台民怨最高的十个议题提出30项主张。5月3日,中国国民党智库“国政...

    时间:05-03
  • 安徽发布强降雨防御提示 排查网红打卡地等重点部位隐患

      中新网合肥5月3日电 (记者 吴兰)3日15时,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安徽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强降雨防御提示,各地要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涉山涉水旅游景区景点、网红打卡地等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  根据气象预报...

    时间:05-03
  • 闽台青年福建泉州共庆妈祖文化节

      中新网泉州5月3日电 (吴冠标)“来到泉州后,我感受到了这里对妈祖文化的热忱。”身着传统服饰的台湾少数民族青年曾心3日表示,她和伙伴们今天打算用歌舞来回应这份热忱,期待能与大陆青年有更多互动。  3日,第...

    时间:05-03
  • 国家防总针对广西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中新网5月3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5月3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与中国气象局、水利部、自然资源部持续进行联合会商,视频调度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江西等省份,研判近期南方地区降雨过程发展趋势...

    时间:05-03
  • 融合新概念、新模式 特色文旅激活假期“消费DNA”

    央视网消息:“五一”假期正值浙江湖州南浔区的小龙虾大量上市,当地结合农产特色办起了小龙虾特色美食集市,助推文旅消费。在湖州市南浔区石淙镇的龙虾美食集市上,百余张餐桌铺开,麻辣、蒜蓉、十三香传统口味的小...

    时间:05-03
  • 嫦娥六号开启月背之旅:长啥样?如何去?在哪落?

      中新网海南文昌5月3日电 题:嫦娥六号开启月背之旅:长啥样?如何去?在哪落?  记者 马帅莎  嫦娥六号探测器3日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启程,去月球背面“挖土”。新亮相的“嫦娥姑娘”长啥样?38万公里的奔...

    时间:05-03
  • 2天10条奔月轨道 长五火箭再搭探月“天梯”

      中新网海南文昌5月3日电 (马帅莎 桑茜)5月3日,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简称“长五火箭”)呼啸升空,将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长五火箭时隔3年多再次执行深空探测任务。...

    时间:05-03
  • 月背“挖土”难在哪?揭秘嫦娥六号奔月路

      中新网海南文昌5月3日电 题:月背“挖土”难在哪?揭秘嫦娥六号奔月路  记者 马帅莎  在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的护送下,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与嫦娥五号相比...

    时间:05-03
  • 点火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启程“奔月”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崔霞 李宁 吴天白 陶嘉树)延伸阅读这次负责将嫦娥六号送入太空的长征五号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

    时间:05-03
  • 嫦娥六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开启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

      中新网海南文昌5月3日电 (马帅莎 蔡金曼 杨璐)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

    时间:05-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