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供给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文化之美添彩“五一”假期

2024-05-03 09:01:22

来源:人民网

在博物馆聆听历史回声、到电影院享受光影盛宴、去国潮集市品味传统文化……“五一”假期是文旅消费需求集中释放的一个时间段,多地积极整合特色文旅资源,文旅精品不断“上新”,在提升市场热度的同时,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五一”假期,游客在首都博物馆参观展览。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新展:感知历史 博览万物

C形玉龙、龙纹石磬、金龙形项饰、陶彩绘龙纹盘……“五一”假期,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8000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人流如织,112件龙主题的文物向游客讲述我国龙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展览‘含龙量’非常高,每一件都值得我们‘龙的传人’细细品味。”游客刘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五一”假期,“博物馆热”升温不断。全国多家文博机构纷纷推出新展,让广大游客假期里在博物馆增长见闻、学习知识。

湖北省博物馆最新专题展览“惠此简书——睡虎地秦墓出土简牍”,展出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和木牍29件,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中国简牍文化的魅力;“贞观——李世民的盛世长歌”于4月30日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拉开帷幕,多角度展现了唐代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山西博物院新展“壁上万千”以山西宋金壁画中的众生气象为主题,再现宋金时期社会风貌、生活意趣、家风传承和美好愿望。

“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中国美术馆在5月1日推出“大美劳动者——中国美术馆藏劳动题材美术作品展(第二期)”, 向所有辛勤的劳动者致敬。展览从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中遴选出近百件刻画劳动者形象的优秀作品。它们视角不同、手法各异,但均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与文化内涵。

“五一”假期,游客在中国美术馆参观“大美劳动者——中国美术馆藏劳动题材美术作品展(第二期)”。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画面中的各种劳动者形象,是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的缩影,彰显著各行各业奋斗者的风采。”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

新片:好戏连台 百花齐放

今年“五一”假期大银幕精彩纷呈,影片供给数量充分、题材丰富多元、体量相对均衡,涵盖动作、喜剧、爱情、动画等多种类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档首日票房超4亿,总场次刷新影史“五一”档首日场次纪录。

首次聚焦海外维和部队的影片《维和防暴队》表现最佳,故事情节险象环生、引人入胜;《末路狂花钱》的喜剧元素使其成为众多观众追求“合家欢乐”的选择;《九龙城寨之围城》以硬朗直接的动作元素让观众直呼过瘾;《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穿过月亮的旅行》为大银幕增添了一抹文艺色彩。

两部日本动画长片《间谍过家家:代号白》《哈尔的移动城堡》亦表现不俗,前者作为人气动画片的衍生电影,吸引了不少观众走进影院;后者则是宫崎骏经典之作,为广大影迷开启一段魔法之旅。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五一”档是承接春节档、预热暑期档的重要档期,对于全年电影市场的提振作用逐步增强。“今年‘五一’档多部影片具有较好的口碑和走势,档期票房有望创新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作者的持续深耕,“期待中国电影人探索创作新路径、新形式、新表达,让优质作品和热情观众‘双向奔赴’。”

新场景:文旅融合 丰富体验

近年来,旅游与文化、创意、科技及相关产业结合形成的文旅深度融合成为大趋势。“五一”假期,多地将演艺、非遗、文化遗产、地方美食等元素与旅游跨界融合。一系列新潮玩法不断“解锁”,丰富着游客的假日体验。

5月1日,泉州好势闽南语音乐节正式开唱,不仅有多组知名音乐人登台献艺,更有高甲戏、木偶剧团等泉州特色非遗项目展演助阵。现场还设置簪花体验、闽南语挑战等多个特色展点,让广大乐迷享受音乐的同时感受纯粹的闽南文化。

广州南沙区东涌镇“潮起东涌”沉浸式疍家水乡国潮集市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除了观赏东涌镇特色的“发斗”表演之外,除了观赏表演,游客还有机会亲身参与各种体验项目——划龙舟、坐花船、听咸水歌,身临其境欣赏沿岸水乡风情。

北京市新华书店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文化阅读体验活动,不断延展书店的可能性。其中,地安门店·为宝书局开展以“寻迹中轴京韵文化”为主题的“时光里的中轴京韵”文化体验活动,带领读者感受中轴线上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永安路店、管庄店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国学经典诵读”等主题阅读体验活动, 让读者的假期充满书香。

值得一提的是,“入乡随服”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追捧,逐渐成为旅游景区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江西南昌,身着汉服的游客争相与滕王阁“合影留念”;在拉萨布达拉宫前,身着传统藏装的游客比比皆是;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的云南芒市,让游客在一针一线中感受民族韵味。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五一”假期第一天,各大旅游景区的游人如织,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强劲脉搏。随着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深度融合,文旅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必将激发文旅市场更大活力,助力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 相关阅读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近日,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面向社会公开了一份新近研究发现的档案资料——《731部队本部身上申告书》。  这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后,少数未跟随部队整体撤离回国的731成员留下的“个人信息登记表”...

    时间:05-04
  • 这篇,35岁以下重点看!

    今天,一个特别能代表中国之精神的日子五四青年节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青年年龄范围是14-35周岁。所以如果你问青年是什么?首先,请看这些数字背后的故事《共产党宣...

    时间:05-04
  • 这就是中国青年!

    中国青年是什么样?是校园里鲜活笑容是工作中步履匆匆是赛场上热血滚烫是危急时挺身而上是远方的坚毅目光是每段青葱岁月无悔追光是每个中国青年无畏向上出品人:钱彤制片:常爱玲 齐慧杰 周宁 令伟家监制:张书旗 宋...

    时间:05-04
  • 科研“后浪”站C位丨星空的奥秘

    海报设计:聂毅新华社长沙5月3日电(记者张格、谢奔、周勉)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归还共享单车时,明明在停车区域内,却被系统误判;和好友共享实时位置时,定位图标飘忽不定;等网约车时,发现人等不到车、车找不...

    时间:05-03
  • 一件明朝的袍子 在她们手里“复活”了

    “风宪衣冠——桐乡濮院杨家桥明代墓葬出土纺织品修复成果展”现场王淑娟南宋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杨汝林从顶戴的乌纱帽,到四合如意云纹缎獬豸补圆领袍;从素缎贴里,到缠枝西番莲花缎棉被……在中国丝绸博物馆...

    时间:05-03
  • 时光相册丨嫦娥六号开启“奔月”之旅,曾经那些瞬间不能忘记!

    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六号任务将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并采样返回。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

    时间:05-03
  • 嫦娥六号任务国际载荷研讨会共商航天合作

      中新社海口5月3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国家航天局消息,5月3日,嫦娥六号任务国际载荷研讨会在海口举办。来自巴基斯坦、法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的航天机构、驻华使馆以及联合国、欧空局等国际组织代表约50人,...

    时间:05-03
  • 嫦娥六号丨只此嫦娥!3分钟带你浪漫奔月

    【简介】追月之路,永不停歇。嫦娥六号的成功发射,不仅推动了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进程,更将推动人类探索太空的发展进程。点击视频,一同感受航天人眼中的浪漫奔月。来源:国家航天局...

    时间:05-03
  • 探月开启新征程!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央视网消息: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也开启了为期约53天的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

    时间:05-03
  • 新华时评|最动人是青春时

    4月25日,中国航天再启新程,“80后”乘组闪耀星河。“我们是幸运的,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1989年出生,首次飞赴“天宫”的李聪说。逐梦苍穹,接力远征。“太空梦”的种子,正在无数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来自太...

    时间:05-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