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探访上海蓝带:当法餐遇见中餐

2024-05-08 14:36: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5月8日电 题:探访上海蓝带:当法餐遇见中餐

  作者 范宇斌

  1895年,世界最负盛名的烹饪学校之一——蓝带国际学院在法国巴黎成立。2015年,120岁的蓝带来到“东方巴黎”上海,携手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创办上海蓝带厨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以下简称“上海蓝带”)。

  “上海尝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品起来是多元的。9年来,上海蓝带为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增添了更多海派新味道。”法国蓝带国际学院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商凌燕7日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说。

  午后,坐在街边小馆,甜点配咖啡,就着穿过法国梧桐的阳光,看着不远处的老洋房……在上海这座城市的记忆中,西点常被人们津津乐道。

  “甜点传承经典法式的优雅,迸发现代创新的激情,融合历史与未来的两种味道,为上海平添一份浪漫与甜蜜。”这是商凌燕心中上海的“甜味”。

  漫步上海街头,还有一抹“香味”,让商凌燕情有独钟。

  “每次路过烘焙店,浓郁的奶香总令人驻足。”商凌燕说,蓝带特地在上海校区开设烘焙课,教授近百种烘焙做法,譬如外酥里软的可颂、柔软香甜的土司、外脆内韧的法棍等。

  因优越的地理位置、开放的文化态度,上海汇聚了五湖四海的味道。如今,来自中国各地乃至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家的学员来到上海蓝带,学习经典法式料理。据商凌燕介绍,不少海外学员因美食奔赴上海,毕业后便选择留在这里。

5月7日,上海蓝带厨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学员们在学习西点制作。 (受访者供图)

  记者在上海蓝带看到,每间教室都以一位对厨艺作出贡献的人来命名。“学习法餐从理解文化开始。”商凌燕举例道,“我们刚来中国时教授法棍制作很困难,学员们不太理解这种很硬的面包。于是,我们普及法棍背后的文化以及法国人的生活习惯,学员们逐渐了解、尝试制作并爱上法棍。”

  今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不久前,上海蓝带率中餐料理、艺术文化等领域大师赴巴黎开展“中华餐饮,世界表达”文化交流活动,呈现海派餐饮文化与法餐的独特融合。

  以美食促交流,上海蓝带多位法国高级主厨正尝试采用本土食材,将中餐元素融入教学,带领学员创作出一道道融合菜。商凌燕透露,上海蓝带还将开设中餐课程。

5月7日,上海蓝带厨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学员们在学习法餐烹饪。 (受访者供图)

  记者见到来沪已有6年的法国大厨菲利普·格劳特(Philippe Groult)时,他穿着获得法国手工业MOF奖才有资格穿的红白蓝领子的厨师服,正忙着给学员上课。

  从14岁学厨艺至今,菲利普·格劳特钻研料理50余年。他受访时表示,“我发现中国料理讲究时令、注重养生,我正尝试利用一些时令的本土食材与法餐技巧相融合,创新一些美味且养生的食谱。”

  例如,其制作的一道中西合璧的鸭肉料理,时令的鸭肉与绵密的鸭肝被酥皮所包裹,淋上香醇浓郁的传统波特酒酱汁,一口下去,不同食材的味道在味蕾里相融。

  由蓝带校友秦卓男创制的“拿铁鱼头汤”,采用来自杭州千岛湖的花鲢鱼头,运用上海本帮菜的红汤烧法,融入了几代人的工艺,已成为一道非遗美食。

  “不同品尝者对这道菜的感受也不一样。”秦卓男说,用法式食材替换部分原有食材,提升拿铁质地,达到更丝滑但不油腻的效果,实现了意想不到的风味。

  从学法餐到融入本帮菜,秦卓男认为,在保留本土技艺同时,应当更鲜活地彰显海派文化。“有些观点认为本帮菜就是‘浓油赤酱’,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法国大厨强调收汁、过筛、再收汁最终自然成芡,虽然他们的表述措辞不同,但呈现出来的口感与本帮菜很相似。”

  如今,秦卓男通过很多美食交流活动,探索本帮菜与法餐联动的可行性,“大家也很认可这两者间的结合是融洽的”。(完)

  • 相关阅读
  • 公正司法,推动构建友好就业环境

      人民法院发挥职能优势,不断满足劳动者在确认劳动关系、平等就业、休息休假等方面的法治需求——  公正司法,推动构建友好就业环境(法治头条)  网络主播与平台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下班之后,微信办公算加班吗...

    时间:05-09
  • 一份“不清洁”离职证明引来一场法律纠纷

      劳动者跳槽屡屡碰壁,其归因于前公司出具的离职证明上“多写了一句话”——  一份“不清洁”离职证明引来一场法律纠纷  阅读提示  劳动者三个月试用期刚过,公司便以其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了劳动合同。...

    时间:05-09
  • 记者手记:在匈牙利古都“穿越”秦汉文明

      中新社匈牙利塞克什白堡5月8日电 题:在匈牙利古都“穿越”秦汉文明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如果现在来到距离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60余公里的古都塞克什白堡,会发现两位中国“文化大使”正等着你:一位自秦代而...

    时间:05-09
  • 台湾桃园半月停电逾20次,大停电时代何时休?

      台湾近期多个县市发生停电事故,其中桃园市近半个月来停电更多达20余次,成为重灾区,引发民众不满。有网友表示,台当局天天喊不缺电,停电却已成为生活日常。桃园近半个月来停电多达20余次,成为停电重灾区。图...

    时间:05-09
  • 美“哈尔西”号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 东部战区回应

      中新网5月8日电 据“东部战区”微信公众号消息,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哈尔西”号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发表谈话。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李熹海军大校表示,5月8日,美“哈尔西”号导弹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并...

    时间:05-08
  • 石榴籽·同心圆 | 布依族:蜡染,大山里的一抹“蓝”

    是布、是画、是蜡染......It’s a painting as well as a piece of cloth. Thatis batik.中国的布依族,世代相传蜡染这项传统手艺。The Buyi ethnic group in China have passed on batik as a traditional craft fr...

    时间:05-08
  • 中法合作开展木质遗存与土遗址保护科学研究

      中新社西安5月8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8日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围绕木质遗存与土遗址保护科学研究开展合作。本次合作研究的两个方向,统筹考虑了双方文化遗产保护的...

    时间:05-08
  • “太空刹车”让发动机变热 “嫦娥六号”轨道器控温有妙招

      中新网上海5月8日电 (记者 郑莹莹)北京时间5月8日10时12分,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嫦娥六号探测器的这一脚“太空刹车”,如果力度不够,速度没降下来,探测器就将滑入外太...

    时间:05-08
  • 遇见 交流 回响|中法友谊在贵山贵水中历久弥新

    60年前,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在历史长河中落下一抹惊鸿。时空轮转,国际著名洞穴探险家让·波塔西、小轮车运动冠军弗雷德里克·摩尔、法国著名雕塑家娜塞拉·凯奴……一位位友人...

    时间:05-08
  • 布达拉宫特展亮相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走近雪域高原上的世界遗产

    清代金宝地花卉纹斗篷。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供图清代青花缠枝莲托梵文纹高足供碗。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供图西藏拉萨红山之巅,矗立着巍峨雄壮的布达拉宫。它始建于7世纪,是目前西藏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功能...

    时间:05-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