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中文学习到推广,这位汉学家促进匈牙利人读懂中国

2024-05-08 17:01: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5月8日电 题:从中文学习到推广,这位汉学家促进匈牙利人读懂中国

  作者 马帅莎 国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希望更多匈牙利人通过学习中文、接触中国文化,更好地了解中国、喜爱中国。”从一名中文学习者到中文教育推广者,匈牙利汉学家、罗兰大学副校长伊姆雷·豪毛尔(中文名郝清新)多年来致力于促进更多匈牙利人读懂中国。

  近日,郝清新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谈及与中文的渊源、和中国的情缘。他曾学过日语、英语、德语、法语等,但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向往,最终选择钻研中文这门语言。

图为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伊姆雷·豪毛尔(中文名郝清新)。(受访者供图)

  对郝清新而言,学习中文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掌握数量庞大的汉字。初学中文时,郝清新就跟6岁孩童一样,一笔一画练习写汉字。他的老师曾说,“汉字不应该在你脑子里,而应该在你的手里”,这句话让郝清新印象深刻,也受益匪浅。“学中文很难,但对我来讲是一种乐趣。写字既能欣赏汉字结构之美,又像打坐一样,能让人静下心来、心无旁骛。”

  为了尽快掌握这门语言,郝清新回忆说,“当时一年学了1000多个汉字,既学现代汉语,也读古文,既练简体字,也写繁体字。”

  其中,郝清新尤爱古文,“中国古文美丽简约,4个汉字就可以表达出许多内容”。他还将自己喜欢的中国典籍《左传》《史记》等翻译成匈牙利语。

  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郝清新逐渐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古代哲学、佛教等内容展现出浓厚兴趣,在研究领域有所建树,成为一名匈牙利汉学家。

  在他看来,看原文、看古文,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只看外文介绍很难完整体会到内在的思想。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看懂中国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了解中国的现在,还知道中国的传统。

  郝清新还有另一个身份: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匈方院长。为了让更多人领略中文之美,更好地了解中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中文教育推广。

  早年间匈牙利中文教育资源有限,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过去,人们只能来罗兰大学中文系学习中文。”郝清新说,2006年匈牙利第一所孔子学院罗兰大学孔子学院的建立,对于匈牙利中文教学可谓“雪中送炭”。

  “中文热”在匈牙利行之有年,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也有丰富的现实生活土壤。郝清新表示,匈中两国传统友好。匈牙利学者认为匈牙利人来自东方,两国人民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两国文化传统亦有许多相通之处,都非常重视家庭、热情好客。同时,随着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紧密对接,越来越多中资企业来匈投资发展,两国人文交流也更加密切,对当地人来说,中文学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如今,匈牙利不仅开设了5所孔子学院,还有匈中双语学校这样的“闪亮名片”,它们与多所大学中文系、中文教育机构等,共同构成多层次、广覆盖的中文教育体系。中文已被纳入匈牙利国民教育体系,并成为高考科目。

  郝清新一直在推动中文教育本土化。在罗兰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之初,他就深感匈牙利版中文教材的必要性,站在匈牙利本国视角,在教材中呈现匈中关系与两国文化。为此,他带领编写匈牙利第一套本土汉语教材。

  此外,郝清新还倡导由匈牙利人担任中文教师。在罗兰大学孔子学院,文化课教师都是当地人。在他看来,由匈牙利人教授中国文化,可以拉近匈牙利人跟中国文化的距离,极大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

  “匈牙利有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话,大意是‘如果遇到了很困难的事,对我来讲,就如同学习汉语一样’。我觉得随着学习和掌握汉语变得不再困难,这句话未来或许将走入历史。”郝清新说。(完)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抵达布达佩斯开始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

      当地时间5月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布达佩斯,应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邀请,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  习近平乘坐的专机进入匈牙利领空后,匈牙利两架空军战机升空护航。  习近平乘坐的专机...

    时间:05-09
  • 福建舰首航4K高清视频来了 沉浸式体验!

    今天,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圆满完成为期8天的首航试验任务,顺利返回江南造船厂码头。一起解锁福建舰首航新视频,4K高清视频带你沉浸式体验!一饱眼福!(视频来源:人民海军)...

    时间:05-09
  • 53天的太空“出差” 嫦娥六号怎么干?这脚“刹车”很关键

    央视网消息:嫦娥六号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关键一环”,将完成月背采样返回等重要任务。今天(5月8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近月制动这...

    时间:05-09
  • 消费活力无处不在 百变百搭释放“市集+”消费潜能

    央视网消息:2024年以来,特色市集这种消费业态越来越丰富。近期,在上海新天地、外滩等核心商圈,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市集遍地开花,可持续时尚传递创新消费理念,限定款甜品小吃丰富消费选择。用废旧面料制作的杯...

    时间:05-09
  • 打好全年粮食丰收主动仗 良田良机良法绘就“现代春耕图”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作为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当前,全国各粮食产区压实责任,稳面积、提单产、强管理,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用良田、良机、良法绘就...

    时间:05-09
  • 嫦娥六号探测器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5月8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近月制动是嫦娥六号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的一次关键轨道控制,在飞临月球附近时实施“...

    时间:05-09
  • 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持续保持稳健上升态势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0.9%,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持续保持稳健上升态势。从行业分类看,商品经营类指数、租赁经营类指数、电商实物总销售额指数...

    时间:05-09
  • “五一”演出票房创新高 新业态激发消费新活力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演出市场精彩火热,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记者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获悉,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3.44万场,较去年“五一”假期同比增长10.66%;票房收入...

    时间:05-09
  • “新中式”旅游升温 文旅市场迎来新风潮

    夜市美食尝不停、小城旅游欢乐多、跟着演出去旅行、博物馆里过假期……今年以来,全国文旅市场多面开花,刚刚结束的“五一”小长假,更是交上了一份丰富多彩、活力四溢的答卷。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超2.7亿人次...

    时间:05-09
  • 焦点访谈丨“五一”假期游处处火爆 有哪些文旅新潮流?

    这个“五一”假期,车站、机场、码头,人流、车流、物流,川流不息。5月1日至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了约13.6亿人次。绿水青山,文化名城,处处是兴致盎然的游人。网友们纷纷晒出各地的旅游照片,无一不是人...

    时间:05-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