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台湾写真:“绕了一圈,还是回到台北故宫博物院”

2024-05-13 09:05: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台北5月12日电 题:“绕了一圈,还是回到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初入夏,结束长途旅行返台,艺术史学者朱惠良接连走入友人沙龙、文化机构做昆曲、书法讲座。退休近13年,她语音清亮,精力充沛,稍早前还接受知名制作人王伟忠访问,推荐《国宝守护者带你真正认识故宫文物的第一堂课》。

5月10日,台湾知名艺术史学者朱惠良在台北一个文化沙龙讲述昆曲艺术。图为朱惠良现场清唱《牡丹亭》名段。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摄

六月末推出的这一线上课程,系台北故宫博物院和联经出版公司联合制作。“讲解具体文物,让阅听众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朱惠良说,七位老师分门别类上课,她主讲书法,主讲导论、结论的是她的台湾大学历史系同学、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冯明珠。

“怀疑上辈子也在宫廷做事”

上世纪70年代,朱惠良读大学时就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作工读生。接受中新社专访时,她说,启蒙老师是当时书画处处长李霖灿,他在台大开设“中国美术史”课,深入浅出的讲授引发最初的兴趣。读中国艺术史硕士时,她每周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听课,跟一辈子接触书画、铜器、漆器等文物的老先生学习。

1977年被聘为书画处雇员之前,朱惠良在器物处、出版组、文献处库房都呆过。

但参与策展、编目,朱惠良发现此前是纸上谈兵,看不懂画作让她一度沮丧。也曾在书画处任职的艺术史名家傅申自美返台时常到台北故宫博物院,鼓励她“不要急,换一幅来看”,逐渐深入堂奥。后来因为研习营书法没人教,朱惠良从绘画研究转向书法。

她说,当时博物院有一些前辈如书画家张光宾,认不得的字都可以找他们,这真的是一个时代很特殊的因缘。

工作八年后,因台北故宫博物院推荐,她考上公费赴美深造,师从当时中国艺术史研究的顶尖学者方闻,能够更宽广地观察文物与艺术史。倏忽三十余载,朱惠良2011年退休了。她和一些同事常笑说一晃半生,自己已是“白头宫女”,甚至怀疑上辈子也在宫廷做事。

“绕了一圈,还是回到故宫”

不同于冯明珠前院长一辈子只做一项工作。外向的朱惠良曾到政坛绕了一圈,留下“新侠女”好打抱不平的名声。

她说,她这一辈子很多因缘巧合,闯入政坛也是意外。

美国学成归来,朱惠良感到所学未能派上用场,同时逐渐关心时事,向当时风靡宝岛的新党自荐,参加了1996年的台湾地区民意代表选举。

连续当选两届“立委”,朱惠良风风火火地参与推动博物馆、艺术教育、公共电视等领域“立法”,参与保存台北县(今为新北市)三峡老街的历史风貌。

她说,若不是这段历程,认识不了那么多为文化、为弱势者努力的好朋友。此后,她还担任台北县文化局局长等职。

2008年受时任院长周功鑫之邀,朱惠良通过考试回归台北故宫博物院,担任教育展示资讯处处长。她说,从政非本意,绕了一圈,还是回来了。

不久后,她到北京参加活动,受命为即将举办的“雍正大展”向北京故宫博物院“借东西”,一次小心翼翼的接触开启此后两岸故宫博物院一段积极交流的岁月。尤其时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提出重走故宫文物南迁之路的构想,台北故宫博物院也很关心,2009年两岸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以18天的考证重新认识了那段重要历史。

回忆往事,朱惠良赞叹,太精彩了。“我们去了南京、贵阳,还到了安顺华严洞,当时傅申老师和庄灵(抗战时护送文物南迁的负责人庄严之子)也参与其中,都很开心,那是交流的一个高峰。”

“还是喜欢艺术史研究,挑难的去做”

退休后,朱惠良依然忙碌。书法研究文章结集为《无形之相:故宫法书管窥》,收入台北《故宫月刊丛书续编》。旧作《中国人的生活》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协助下以增订版《中华文化之美》发行。

朱惠良希望再以十到十五年时间完成想做的事情,不留遗憾。她说,艺术史研究是她最喜欢的,平时感兴趣但没有深入了解的人物、作品,要抓住机会逼着自己去做,尽量不重复。

她继续研究特立独行的元朝书法家杨维桢,观察陆游、朱熹、王阳明的价值观如何反映到书法艺术中来。

5月11日,台湾知名艺术史学者朱惠良在台北为“临古开新 共书辉煌——西安碑林海峡两岸临书展”作题为“忠义奋发,意不在字——颜真卿《争座位帖》”的书法讲座。图为朱惠良(右)与听讲者合影。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摄

“书法是心画”,朱惠良说,不深入研究,搞不清楚作品,搞清楚了,要想办法让它被更多人了解。听说《国宝守护者带你真正认识故宫文物的第一堂课》目前订阅已有3000多人,作为参与者,她很开心。(完)

  • 相关阅读
  • 述往思来 首届上海民盟传统教育基地讲解员比赛启动

      中新网上海5月13日电(范宇斌 徐宏炜)在上海,民盟上海市委会挂牌的14处传统教育基地以及遍布城市各处的民盟印记,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讲述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当代理解。13日,“述往思来,向史而新——首届上海...

    时间:05-13
  • 中国河口公路口岸南溪河新联检大楼启用

      【东盟专线】中国河口公路口岸南溪河新联检大楼启用  中新社昆明5月13日电 (记者 韩帅南)位于中越边境的中国河口公路口岸南溪河新联检大楼13日正式启用。与原联检大楼相比,新大楼容纳年出入境旅客量从500万人...

    时间:05-13
  • 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开展第三轮穿梭外交

      中新社北京5月13日电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介绍了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开展第三轮穿梭外交相关情况。  汪文斌介绍说,5月3日至9日,中国政府欧亚...

    时间:05-13
  • 2024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在北京开幕

      中新社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 吕少威)北京中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2024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13日在北京顺义中德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开幕。论坛以“开放创新 合作共赢”为主题,来自政界、学界、商界等近400位代表汇聚...

    时间:05-13
  • 菲方称中国在仙宾礁填海造地 外交部回应

      中新社北京5月13日电 (谢雁冰)针对菲方称中国在仙宾礁填海造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菲方多次散布谣言,蓄意抹黑中方,敦促菲方停止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当天有记者提问,菲律...

    时间:05-13
  • 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在中国成立

      中新社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 应妮)国际标准化组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ISO/TC 349)成立大会5月13日在故宫博物院举行。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以来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成立的首个技术委员会。  该技术...

    时间:05-13
  • “晋商故里”山西晋中举行大学城国际学生主题交流推介活动

    5月13日,“留学中国·遇见晋中”——山西大学城国际学生主题交流推介活动在山西晋中举行。张云 摄  中新网晋中5月13日电(高雨晴 杨杰英)“外交官是文明互鉴的桥梁纽带,留学生是民间交流的友谊使者。诚邀海内外朋...

    时间:05-13
  • 台退役将领帅化民江西祭祖:用脚步丈量感知家乡

      中新社江西奉新5月13日电 题:台退役将领帅化民江西祭祖:用脚步丈量感知家乡  中新社记者 姜涛 刘力鑫  初夏时节,赣西北的山村日暖风和。台退役将领帅化民第三次回到祖籍地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赤田镇店上帅...

    时间:05-13
  • 共享基金会项目助老挝柬埔寨逾7000名患者重见光明

      中新社南宁5月13日电 (记者 黄艳梅)香港共享基金会13日介绍,共享基金会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队通力合作,在老挝、柬埔寨实施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至今已在这两个国家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超过7000例。  当天...

    时间:05-13
  • 我国已投入近九千亿元推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投入近9000亿元转移支付资金,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加大保护力度,涉及810个县域约484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

    时间:05-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