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寻后人觅旧物 探寻农讲所百年记忆

2024-05-13 14:31: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5月13日电 题:寻后人觅旧物 探寻农讲所百年记忆

  中新网记者 方伟彬

  南方雨水不断,湖南淫雨霏霏,从常宁、衡东到湘潭、韶山、桃江、平江、汨罗,再到长沙……寻后人觅旧物,连日来,一场探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以下简称“农讲所”)百年记忆的活动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进行。

  1924年,农讲所在广州正式开办,前后培养了近八百名农民运动干部。特别是毛泽东同志1926年主办的第六届农讲所,更是吸引全国有志青年纷至沓来,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征途。农讲所堪称大革命时期中国农民运动的摇篮,培养出大批农民运动骨干,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到全国各地。

  2024年,广州农讲所开办100周年,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简称“农讲所纪念馆”)馆长颜晖带队,从广州出发前往湖南,寻访农讲所学员后人,征集农讲所学员相关文物资料和口述历史资料。

农讲所纪念馆工作人员赴湖南征集农讲所教员学员相关藏品。李冠西 摄

  在衡阳常宁,随行的中新网记者见到了第五届学员萧韶的侄儿肖忠林,退休前他是常宁当地民政局的一名司机,至今他仍保留着不少萧韶旧物,有衣物、书信及手表。

  “我收藏了他(萧韶)给我的两封信,信件已经遗失,只剩下两个信封。”肖忠林称,虽然遗失了信件,但他至今仍记着信件里萧韶对他一家老小的关心和关爱。在肖忠林的家中,满墙的奖状十分抢眼,上面都是肖忠林孙辈在校取得优异成绩的奖状。

  红色的基因仍在这个家族中传承着。“孙辈都知道萧韶的故事,我们从小就有给他们讲。”肖忠林表示,正因为这样的光荣传统,家中的子女都很上进,平日里对自身的要求非常高。

  毛泽东担任所长的这一届是办学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寻访活动发现,有些农讲所学员的入党介绍人就是毛泽东。第五届农讲所学员李渭璜烈士就是其中之一,他牺牲时只有29岁。其孙李建衡展示了李渭璜的烈士证书,如今这份证书被李家后人用相框裱了起来。李建衡说:“我们绝不能给他抹黑。”

李建衡展示李渭璜烈士旧照。李冠西 摄

  “我现在做生意,绝对不会做假冒产品。”李建衡表示,李渭璜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李家后人的为人处世。

  第五届农讲所学员庞叔侃烈士与毛泽东也有不解之缘。他的曾孙庞轶铭向农讲所捐赠了一个笔洗。他说:“曾祖父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创办了10多家农民夜校,当时那个条件没有打印机,也没有复印机,都是靠毛笔一一写下关于共产党的宣传资料。”

庞轶铭(左)向农讲所纪念馆馆长颜晖(右)讲解庞叔侃笔洗的来龙去脉。李冠西 摄

  庞轶铭捐赠的笔洗就是庞叔侃生前书写宣传资料时所用过的。从小耳濡目染,庞轶铭对曾祖父的故事非常熟悉,知道曾祖父的入党介绍人是毛泽东,还能梳理出曾祖父生前的革命历程。庞轶铭说:“每年我们一家都会回韶山祭祖,庞叔侃精神会不断在家族中传承。”

  此次寻访活动,农讲所纪念馆工作人员还寻访了蔡协民、贺尔康、彭公达、熊熙才、余本健、黄福生、郭屏寰、袁福清、罗严、蒋方正等农讲所教员学员的后人,征得藏品40余件/套。其中,黄福生孙辈捐出了其革命中所用的木制文件箱和钥匙;袁福清之子袁小平捐赠袁福清在二万五千里长征时随身洗脸煮食等用过的铜盆。

农讲所纪念馆一行到韶山烈士陵园祭拜贺尔康烈士。李冠西 摄

  在为期一周的寻访活动中,农讲所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寻获了大量珍贵旧物,它们承载的是农讲所成立百年来所关联的宝贵记忆。(完)

  • 相关阅读
  • 逐“绿”而行 绿色金融提升美丽中国含“金”量

    人民网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杜燕飞)发展好绿色金融,是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重要方面。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日前联合召开的...

    时间:05-14
  • 全力以赴抓好“三夏”生产 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人民网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李栋)当前,距夏粮大面积收获还有半个多月,全国即将进入“三夏”大忙时节。近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今年“三夏”期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抓紧抓牢夏收夏种夏管各项工作,奋力夺取...

    时间:05-14
  • 中欧班列为国际经贸提供稳定通道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以来,面对国际经贸环境和物流时效不确定性的挑战,中欧班列持续稳定开行,夯实了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基础,为中欧及全球经贸往来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浙江义乌,今年跨境电商对运输通道有...

    时间:05-14
  • 新华全媒+|天津:加速推动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

    初夏的津城,天朗气清,生机盎然。5月11日至12日,2024年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在天津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他们走进科创园、港口、重点企业、博物馆,深入了解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的最新进展。天津市有关负责...

    时间:05-14
  • 探“新”丨首次开设,机器人“炫技”中国品牌日

    央广网上海5月13日消息(记者冯丽)能拼魔方会写字、能握手互动会跳舞、近能按摩减压、远可微创手术……在中国品牌日活动机器人专题展区现场,各式各样的机器人竞相“炫技”。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合发展,...

    时间:05-14
  • 60"飞阅中国 | 港珠澳大桥车挤车!

    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开通以来,截至今年4月27日16时,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车辆已突破1000万辆次。??2024年4月6日在港珠澳大桥桥头拍摄的等待入境的车辆。 新华社发(王相国 摄)港珠澳大桥不仅带来跨...

    时间:05-14
  • 新疆初夏 万亩稻田染新绿

    初夏,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道坝镇的万亩稻田一片新绿。从高空俯瞰,矩形稻田排列有序。蓝天白云,一排排小屋倒映在明澈如镜的稻田里。稻田的另一头,插秧机从稻田缓慢驶过,田地里即刻插上一行行等间距的秧苗。插...

    时间:05-14
  • 新疆喀什市万亩“海水稻”插秧工作全面展开

    5月13日,在位于该市帕哈太克里乡的“海水稻”种植基地,各类机械和工作人员都忙碌起来,抢抓农时进行“海水稻”播种工作。随着气温回升,新疆喀什市的1.3万亩“海水稻”进入插秧期。图为工作人员驾驶着插秧机,抢抓...

    时间:05-14
  • 多重积极因素累积 中国经济发展信心足、前景向好

    央视网消息:5月13日,《新闻联播》报道了我国在国际经贸、金融业、生态保护、清洁能源等领域取得的新成绩。中欧班列持续稳定开行、外资金融机构加码布局中国市场、“互换通”机制进一步优化……多重积极因素累积,中...

    时间:05-14
  • 红火蚁有啥危害,如何防治?看看专家怎么说! | 科普时间

    近期,有地区报告出现红火蚁伤人事件。红火蚁从何而来,有啥危害?让我们看看专家怎么说!01红火蚁长什么样红火蚁的原产地为南美洲,个体较一般蚂蚁稍大,体长3~10毫米,呈红褐色。红火蚁常将蚁巢筑于开阔、阳光充足...

    时间:05-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