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国之重器始于匠心 “航空手艺人”为职业教育发展“点题”

2024-05-19 20:18: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5月19日电(记者 范宇斌)“工匠精神就是把平凡的工作干到极致、干到无可挑剔。”被称为“航空手艺人”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零件加工中心技能大师胡双钱19日在2024中华职业教育上海论坛上谈到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在44年的从业生涯中,胡双钱参与了国产运-10飞机到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工作。他说,打造国之重器,离不开工匠精神,只要热爱、专注、坚持、突破,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新时代的工匠。

  “大飞机项目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点点滴滴的创新积累。”胡双钱说,他们团队成员把工艺优化、技能增效、极致攻关、创造发明作为创新工作的主线。“相信只要用工匠精神潜心工作,工匠技艺专心攻关,工匠眼界用心创新,我们就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源地,由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2024中华职业教育上海论坛,以“技术变革、产教融合、区域合作: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为主题,海内外教育界、科技界、产业界等人士共探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论坛现场。 范宇斌 摄

  “从信息化时代向智能化时代迈进,建设人类美好家园,需要创新思维、极致工艺、创新型人才,特别是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国工匠、技能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认为,职业教育培育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科学素养,树立工匠精神,融合STEM理念,吸取国际经验。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原主任周汉民表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中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必须与时俱进。职业教育作为对接产业最密切、服务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类型,要推进与产业布局的精准匹配、深度匹配,动态适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的发展变化,创新培训课程体系,尤其是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并加入综合能力与软实力的学习内容。

  同时,要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周汉民表示,中国职业教育要积极“走出去”,用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推动与其他国家的教育合作,通过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等模式,使职业教育与世界发展方向保持同步。此外,还应当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国之重器,始于匠心,惟匠心以致远。

  周汉民呼吁,要建立以个人能力、创新导向为主的用人方式和收入分配方式,畅通就业和晋升路径,提升从学历型社会向技能型、创新型社会转型,为技能人才脚踏实地、专注所投身的领域营造良好环境,从而培养出更多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政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范宇斌 摄

  论坛现场,“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政策研究中心”揭牌,旨在面向长三角,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经验,为深入推进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围绕“深化沪苏浙皖中华职教社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发展”的主题,沪苏浙皖中华职业教育社代表各抒己见,共话长三角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名誉主席李进表示,长三角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要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平台出发,出政策、出方案、出思想。

  江苏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江苏省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院执行院长、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原党委书记吴学敏表示,“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政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是长三角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建立机制的重要抓手,将形成资源共享、互相交流、促进发展,推动长三角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高地。

  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温正胞表示,要持续打造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常态化联系工作会议平台和机制,建中心,以技能竞赛、理论研究为抓手,实现沪苏浙皖中华职业教育社走在全国前列。

  安徽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盛鹏认为,职业教育发展要扩大朋友圈,避免同质化,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民建中央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江苏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洪慧民在致辞中表示,2019年,沪苏浙皖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签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五年来,沪苏浙皖中华职业教育社共商共建共享,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立联席工作机制,开展基层组织交流和项目合作,形成了“工作联动、院校走动、情感互动”的工作格局。希望通过此次论坛,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华职业教育社为长三角地区整体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携手打造并初步建成全球卓越的教育区域创新共同体凝聚更多力量、作出更大贡献。(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广受欢迎 推动绿色转型升级

    记者近期实地走访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消费选择,也在助力更多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跟随记者镜头,听听海外消费者怎么说。记者:万后德 高博 陈家宝 付一鸣 和苗 陈斌杰 曾...

    时间:05-20
  • 巴基斯坦商人:中国是未来

    巴基斯坦商人哈比(Habib-ur-Rehman)已经扎根上海16年,专注于巴基斯坦手工工艺品贸易。他说他如今的生意,得益于父亲与其朋友们对中国市场的高度认可,他们坚信中国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如今,哈比表示事实已经证明...

    时间:05-20
  • Vlog|川剧变脸“绝活”,让驻华使节都看呆了

    近日,阿根廷、柬埔寨、洪都拉斯、尼泊尔、尼加拉瓜、巴基斯坦、德国、塞尔维亚、新加坡9国驻华使节在重庆山城巷观看川剧变脸,感受川渝戏曲的独特魅力。随着音乐节奏加快,各具特色的戏曲脸谱在演员的脸上飞快变换,...

    时间:05-20
  • 台湾茶人结云南茶缘 冀更多人品味优质云茶

    “这些都是我在云南保护的古茶树,有41棵了。”近日,62岁的台湾茶商陈宥霖指着昆明办公室中一排茶树照片,骄傲地告诉记者。陈宥霖与云南的缘分始于25年前。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发生7.6级地震。作为受灾户,陈宥...

    时间:05-20
  • 跟着《我的阿勒泰》去旅行,北屯这些地方也值得一去

    “在阿勒泰这片土地,可以看到生命力的具象化”。最近,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彻底火了,持续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单的高位。有多少小伙伴跟小编一样一口气追完人在工位,心已经飞到阿勒泰?感觉班味都淡了...

    时间:05-20
  • “智慧春耕”在新疆大显身手

    在沙湾市金沟河镇三道湾村的农田里,番茄苗移栽机正进行作业。 孙志坤摄柯坪县农技人员正查看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情况。 刘红文摄在博湖县塔温觉肯乡敖瓦特村的大田里,新型辣椒苗移栽一体机正在田地里作业。 薛云少摄连...

    时间:05-20
  • 湖南发布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中新网长沙5月20日电(向一鹏)湖南省自然资源厅20日称,为科学、有效应对2024年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大程度减少因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了《湖南省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

    时间:05-20
  • 广西终止防汛四级响应 今年入汛以来最强暴雨天气过程结束

      中新网南宁5月20日电(黄姿娜)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20日发布消息,鉴于影响广西的降雨系统已减弱,广西气象台于19日17时解除暴雨黄色预警,目前广西全区主要江河水势平稳,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应急预...

    时间:05-20
  • 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向全球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SuperDARN)2024年研讨会5月20日在北京开幕。作为中国首个高频相干散射雷达探测网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重大...

    时间:05-20
  • 文脉·小满|古城河道水渐满,且伐青竹做纸张

    小满,是与降水和小麦有关的节气。谚语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此时,南方地区降水频繁,北方地区小麦生长逐渐饱满,民间应时而生了“祭车神”“食苦菜”“过祈蚕节”等特色习俗。小满时节的凤凰古城,沱江碧...

    时间:05-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