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西藏牦牛博物馆十周年:传播牦牛文化到更远的地方

2024-05-19 21:07: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拉萨5月18日电 题:西藏牦牛博物馆十周年:传播牦牛文化到更远的地方

中新社记者 赵朗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西藏牦牛博物馆刚好走过十年,这是中国唯一一座牦牛主题博物馆。牦牛粪是镇馆之宝,一半藏品由牧民们无偿捐赠,凭借这些,这座博物馆一次次“出圈”,成为西藏热门旅游打卡地。

西藏牦牛博物馆创始人、荣誉馆长吴雨初在采访中讲述了创建博物馆的由来。1997年,他在藏北牧区遭遇暴风雪,被困数天,车、马无法进来,绝望之际,牦牛队伍驮着食物来了。他说:“曾有个梦境,笔记本蓝色屏幕上两侧分别出现牦牛、博物馆这五个字,或许这就是天意。”

当时57岁的他辞去北京出版集团的职务再次回到了曾工作16年的西藏,“当时没有资金,车也是自己的,也不知道要建在哪。后来,多方努力,得到了北京和拉萨两地的支持,博物馆纳入了北京重点援藏项目。”

由此,吴雨初建团队,开始了3年的筹备工作。行走3万公里,他和团队进行田野调查和藏品收集,困难重重,又一次次被牧民们的热心感动。牧区没有博物馆概念,藏语中也没有博物馆的直译。吴雨初向牧民做了最简单的解释:要给“亚”(藏语,意为牦牛)建“颇章”(藏语,意为宫殿)。申扎县的一位牧民听说北京的汉族人到西藏给牦牛建宫殿,特别感动。他们一家人做了一顶牦牛帐篷,坐了3天的汽车送到了拉萨。

2014年开馆时,西藏牦牛博物馆已有数千件藏品,十年来,仍有民众不断向这里捐赠藏品。

西藏牦牛博物馆共4个展厅,藏品诠释着高原大地历史文化、畜牧文化、器物文化、生态文化,以及音乐、舞蹈等艺术文化。感恩展厅内,墙上悬挂了152头牦牛头骨,甚为壮观。

吴雨初介绍:“牦牛头骨均是它生前主人送来,博物馆给这些牦牛头骨做了编码,编码背后记录了它主人的名字、它的名字和性别,家住哪里、海拔多高、一生产了多少奶、多少酥油。你看上面那一层个头小的全是母牦牛的。”

西藏牦牛博物馆建成后,牦牛文化走到了更远的地方,曾到北京、广州、南京、杭州等很多城市展览。牦牛粪作为镇馆之宝,是每次展出的必备。他说:“很多人以为牦牛粪很臭,闻后都说有股牧草的清香。在外展出,馆员们学会了不少牧民技能,都会砌牛粪墙,做灶。”

过去十年,西藏牦牛博物馆接待过不少国外政要、科学家、博物学家等。其中,有位美国考古学家,机缘巧合之下,他在这里竟见到了已故父亲的照片以及研究牦牛的论文,这一跨越重洋的不期而遇让他感动不已,潸然泪下。

为何选择牦牛作为表达西藏文化的符号?吴雨初解释:“一说到西藏文化,很多人便认为就是宗教文化,我不这么看,牦牛文化比宗教文化早得多,它由高原劳动人民创造而来,它才是真正的高原象征。”

他还说,牦牛身上的肉、血、奶、皮、毛、骨、粪便等等一切,成就了西藏高原人的衣、食、住、行、运、烧、耕,所以当之无愧。

吴雨初表示,社会需要跟进现代化脚步,但人们不能忘记从何而来,未来,希望西藏将牦牛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做得更好。(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广受欢迎 推动绿色转型升级

    记者近期实地走访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消费选择,也在助力更多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跟随记者镜头,听听海外消费者怎么说。记者:万后德 高博 陈家宝 付一鸣 和苗 陈斌杰 曾...

    时间:05-20
  • 巴基斯坦商人:中国是未来

    巴基斯坦商人哈比(Habib-ur-Rehman)已经扎根上海16年,专注于巴基斯坦手工工艺品贸易。他说他如今的生意,得益于父亲与其朋友们对中国市场的高度认可,他们坚信中国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如今,哈比表示事实已经证明...

    时间:05-20
  • Vlog|川剧变脸“绝活”,让驻华使节都看呆了

    近日,阿根廷、柬埔寨、洪都拉斯、尼泊尔、尼加拉瓜、巴基斯坦、德国、塞尔维亚、新加坡9国驻华使节在重庆山城巷观看川剧变脸,感受川渝戏曲的独特魅力。随着音乐节奏加快,各具特色的戏曲脸谱在演员的脸上飞快变换,...

    时间:05-20
  • 台湾茶人结云南茶缘 冀更多人品味优质云茶

    “这些都是我在云南保护的古茶树,有41棵了。”近日,62岁的台湾茶商陈宥霖指着昆明办公室中一排茶树照片,骄傲地告诉记者。陈宥霖与云南的缘分始于25年前。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发生7.6级地震。作为受灾户,陈宥...

    时间:05-20
  • 跟着《我的阿勒泰》去旅行,北屯这些地方也值得一去

    “在阿勒泰这片土地,可以看到生命力的具象化”。最近,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彻底火了,持续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单的高位。有多少小伙伴跟小编一样一口气追完人在工位,心已经飞到阿勒泰?感觉班味都淡了...

    时间:05-20
  • “智慧春耕”在新疆大显身手

    在沙湾市金沟河镇三道湾村的农田里,番茄苗移栽机正进行作业。 孙志坤摄柯坪县农技人员正查看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情况。 刘红文摄在博湖县塔温觉肯乡敖瓦特村的大田里,新型辣椒苗移栽一体机正在田地里作业。 薛云少摄连...

    时间:05-20
  • 湖南发布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中新网长沙5月20日电(向一鹏)湖南省自然资源厅20日称,为科学、有效应对2024年地质灾害的发生,最大程度减少因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了《湖南省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

    时间:05-20
  • 广西终止防汛四级响应 今年入汛以来最强暴雨天气过程结束

      中新网南宁5月20日电(黄姿娜)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20日发布消息,鉴于影响广西的降雨系统已减弱,广西气象台于19日17时解除暴雨黄色预警,目前广西全区主要江河水势平稳,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应急预...

    时间:05-20
  • 中国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向全球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SuperDARN)2024年研讨会5月20日在北京开幕。作为中国首个高频相干散射雷达探测网络,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重大...

    时间:05-20
  • 亿缕阳光|爱,无碍!

    ...

    时间:05-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