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7年只下1场雪的县城,滑出26个冰雪冠军

2024-06-05 09:50:1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昌6月4日电(记者胡锦武、姚子云)已近仲夏,每当夕阳洒满田径场,赣州市于都县不少中小学校的小滑雪队员就手持雪杖、踩着滑轮,开始了滑雪训练。这个地处江西南部的小县城,常年平均气温超20摄氏度,近7年只下过1场雪,却“滑”出国际军事比赛“冠军”郑杜娟和26个全国性赛事冰雪运动单项冠军。

5月9日上午,在于都县马安乡溪背村,小彩旗蜿蜒到现役军人郑杜娟家门口。国际比武夺魁喜报、“国际比武特战功臣”牌匾在锣鼓声中送到了郑杜娟家人手上。

4月上旬,在俄罗斯一训练中心,郑杜娟和队友们代表中国女军人首次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24”“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经过两天一夜的顽强拼搏,郑杜娟和队友获得雪崩搜救、结伴滑雪、班组射击等9个单项课目第一,名列女兵组总分第一。

郑杜娟代表中国女军人扬名海外,离不开入伍前就与滑雪运动结缘。而在于都这个常年难下雪的县城,越来越多人和郑杜娟一样,正在滑雪运动中受益。

为积极响应国家“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以及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2020年于都县结合前期摸底情况,选择在全县推广学生最感兴趣的滑雪运动,探索推进体教融合。于都县教科体局局长谭晓红说:“滑雪趣味性强、易于推广,既能通过户外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减少中小学生‘小胖墩’‘小眼镜’‘豆芽菜’等状况,还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于都县九章路小学学生在校内开展越野滑轮训练。叶海林 摄

缺少师资,于都县就从东北地区聘请了10名专业滑雪教练,在训练学生的同时,也对体育老师进行培训,仅2023年就培训140人次。缺少设备,于都县便购买越野滑轮训练装备5000套,将滑雪板换成滑轮鞋,尝试着让孩子们在旱地上用滑轮练习滑雪技巧。

“学生平时练习的越野滑轮也称旱地滑雪,是由越野滑雪演化而来,两者技术动作相似,形成肌肉记忆和动作定型后,很快就能实现由‘轮’转‘雪’的变化。”于都县越野滑轮总教练邵学斌说,用“土办法”克服地理上的先天不足,却取得令人意外的效果:一只只“旱鸭子”在参赛前从没踏上过真雪赛场,适应了一天时间后就成为雪地上的“追风少年”。

随着滑雪在于都的普及,这项运动也逐渐成为当地人眼里的“顶流”。

每天下午放学,于都县新长征中学初一年级学生袁菲就迅速收拾好东西,小跑出教室,奔向于都县体育中心田径场,进行一个半小时的滑雪训练。“之前看到有同学滑雪就很感兴趣,又看到老师分享的俄罗斯运动员博利舒诺夫的滑雪比赛视频,感觉太酷了。”已加入县滑雪集训队的袁菲说。

虽然孩子们发自内心地热爱这项运动,但升学压力也切实存在。于都县实行了许多针对性举措,力争不让体育锻炼与文化课学习成为矛盾。为了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于都县在利用“延时课”等课外时间对滑雪运动进行普及教学、培养学生爱好的同时,还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紧密衔接的金字塔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出台县内体育特长生就读政策,制定县域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升学绿色通道。“对于滑雪运动有专长、训练时间多的学生,学校会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对他们进行集中补习,平衡好训练和学习的关系。”于都县教科体局三级主任科员段发生说。

??于都县冰雪精英队在吉林长春参加2023-2024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系列竞赛。钟荆哲琛 摄

在2023-2024全国学校冰雪运动系列竞赛中,袁菲获得女子初中组2.5公里个人赛第四名,并在4X400米男女混合接力赛中带领队伍夺得第一名。“女儿进入县滑雪集训队之后更加开朗、自信,身体也更结实了,各科成绩还都很好。”袁菲母亲陈秀珍说。

如今有越来越多于都滑雪小将崭露头角。2023年中国中学生越野滑雪锦标赛中,于都学生荣获3金2银5铜,于都新长征中学学生丁阳晴入选2023年世界中学生冬季运动会中国代表团大名单。据统计,2020年以来,来自于都县的滑雪运动员已累计获得各类全国性赛事单项冠军26个。

随着于都滑雪青少年队品牌“磁力”逐渐增强,不少冰雪运动优势省份前来“挖苗”。目前于都已有多名青少年苗子在内蒙古、吉林等地的体校或体工队就读、训练。

“我们以滑雪进校园为抓手,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于都县委书记黄法说。

  • 相关阅读
  • 最新自然指数发布:中国位居榜首保持总体领先地位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6月5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北京时间当天晚间上线的《自然》增刊“2024自然指数-中国”显示,在自然指数2023年扩展到包含60多种医学期刊之后,...

    时间:06-05
  • 浙江金华“共富园”满周年: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中新网金华6月5日电 (钱晨菲)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新宅镇的“共富园”,土地上的农产品还未成熟就已有人订购,农户不仅收入有保障,前来认购的人们还会带给这里诸多的福利……这样喜人的场景得益于“三级农工党组...

    时间:06-05
  • 两岸青年龙舟竞驰共迎端午

      中新社广州6月5日电 (张杨彬)一声鼓点,一次挥桨。两岸50余名青年5日相聚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在强劲有力的号子声中挥舞手中的木桨,体验赛龙舟的乐趣。  参与本次活动的青年来自台盟中央主办的两岸融合发展...

    时间:06-05
  • 【地评线】天府评论:全力以赴抓好“三夏”,让庄稼不负有心人

    眼下,夏粮主产区小麦收获进度加快。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全国麦收达1.2亿亩,进度过三成半,黄淮海夏粮主产区已进入收获高峰。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端牢“粮食饭碗”,关乎人民群众...

    时间:06-05
  • 【地评线】徽评:紧握绿色低碳之笔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也是中国的第9个环境日。今年环境日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大自然的“绿”动是地球最美的旋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大局...

    时间:06-05
  • 台湾青年走进贵州 在体验不同中感悟血脉相通

    “大陆和台湾长久以来都是密不可分,这里很好地回答了‘我们来自哪里’,回去以后,一定会将这里的见闻感受告诉台湾的亲友。”初夏的贵州,山明水秀,绿意盎然,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趁着好时节,来自海峡两岸的30余...

    时间:06-05
  • 【滔滔两岸潮】台湾团队扎根福建山区:科技引领 前景广阔

    福建省上杭县是闽西山区的客家古邑,近年来悄然崛起一个新材料产业集群,吸引了一个12人的台湾技术管理团队集聚于此。台湾团队为何会扎根于福建山区创业发展?日前,记者到上杭工业园区蛟洋新材料产业园实地走访。现...

    时间:06-05
  • 航拍新疆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波光潋滟 水鸟翔集

    位于阿克苏市柳源镇辖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白沙碧湖相映成趣(6月4日无人机摄)。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周鹏摄影报道6月4日一大早,记者从阿克苏市柳源镇出发,驱车向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进发。车辆在茫茫大漠中行驶了...

    时间:06-05
  • 这 Young(132)丨西北油田“腐蚀防护团队”:两万公里管道的“医生”

    她们是给管道治病的“管道医生”。为给管道治病,10余年来,她们奔走在管道敷设沿线、油气场站和一口又一口生产井上,将汗水挥洒在基层一线。西北油田有着近2万公里的输油气管道,专家评价:腐蚀情况“国内少有世界罕...

    时间:06-05
  • 张一婷: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际大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有利于推动实现我国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服务业对外开放是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的客观需要,...

    时间:06-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