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万千气象看中国·北疆绿潮奔涌】乌梁素海“蝶变重生”

2024-06-05 19:09:15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央广网巴彦淖尔6月5日消息(记者刘晓祺 见习记者邵玉琴)在历史的长河里,乌梁素海遭遇过“生死劫”,最终迎来生态修复焕新。

早在一千多年以前,这里曾是盛唐时期的边塞重城,拥有四通八达的商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后因地质变迁,古镇沉入海底,乌梁素海浮出水面。

乌梁素海原为黄河故道。19世纪中叶,母亲黄河在河套地区南移,留下惊鸿一瞥,缔造了享誉世界的黄河“几字弯”的“塞外明珠”乌梁素海。

航拍一碧万顷的乌梁素海(央广网发 牛天甲 摄)

“浩瀚红柳海,水明芦苇青。鱼欢掀银浪,鸟悦忘返程。”这首诗足以证明乌梁素海曾经的美。

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在“鱼米之乡”河套平原东部。北依阴山,南临黄河。整体水域面积293平方公里,集湖泊、湿地、草原三大景观于一体,隶属于乌梁素海湿地自然保护区。

它是全球范围内干旱草原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多功能湖泊,2002年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也是地球同一纬度最大湿地、黄河流域最大淡水湖,我国北方候鸟南迁途中重要的天然驿站。

有一种蓝叫“乌梁素海蓝”(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乌梁素海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生态多样化等重要功能。

曾经的乌梁素海水草丰美、碧波荡漾、候鸟翔集。到上世纪90年代,乌梁素海出现自然水量补给减少,再加上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在当时,每年有多达5500万吨的污水排入乌梁素海。到2008年,乌梁素海水污染达到顶峰,湖区暴发大面积“黄苔”,水质一度恶化为劣Ⅴ类,氮磷及重金属超标,鱼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度减少,淡水渔业基地功能逐渐丧失。

乌梁素海曾饱受黄苔之苦(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乌梁素海生态“告急”,生态系统治理迫在眉睫。之后,一场守护乌梁素海、守护湿地的生态保卫战打响。

从2018年起,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全面启动,重点实施总投资50.86亿元的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和总投资35.89亿元的《“十四五”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规划》,整体生态质量逐步好转。

到2023年,乌梁素海湖心断面水质已满足规划确定的Ⅳ类水目标,鱼类、鸟类种类、数量逐年增加,湖泊生态综合指数健康。

如今这里芦苇浩荡、百鸟啼鸣。曾经因水质恶化而被迫离开的鸟群如今又飞回了乌梁素海。

赤麻鸭“一家人”在这里享受天伦之乐(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初夏6月,天朗气清,记者一行走进乌梁素海,用心领略这片由山水林田湖草沙编织的巨绿色湿地长廊。站在乌梁素海码头极目远眺,连绵壮阔的水域山水相连,深蓝色的湖面与湛蓝的天空融为一体,蔚为壮观。

一簇簇芦苇荡随风律动,发出“沙沙”低鸣。乘游船穿过一座座鸟岛,观群鸟嬉戏,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记者从乌梁素海的生态新旧对比图里感受到治理前后的明显对比。治理前湖面绿苔弥漫,而治理后的水面清澈透明。

乌梁素海成为鸟的“快乐天堂”(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鸟类栖息繁育是检阅生态环境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因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乌梁素海湖区现有鸟类260多种、鱼类29种,再现了鱼翔浅底、百鸟翔集的美好景象。

“赤麻鸭是一种过境候鸟,也是生态环境的天然‘监测员’。”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海区管理大队大队长刘文斌告诉记者,自从赤麻鸭落脚乌梁素海后,从最初的几只繁育到现在的五六万只,如今已经在这里安家落户成了留鸟。冬天也在这里“抱团取暖”,集体过冬。

在这里,随时都能看到海雕、白骨顶、草鹭、大红鹳划过水面,泛起丝丝涟漪。特别是洁白如玉的疣鼻天鹅,成双成对嬉戏水面。乌梁素海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疣鼻天鹅的重要繁殖地。

马海民,近40年坚守乌梁素海,监测着水质的变化,更关切鸟类能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鸟叔”。

在乌梁素海,还有很多像马海明那样长期坚持鸟类保护的湿地守护者。

“守护好这颗‘塞外明珠’,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这一句殷殷嘱托成了每一位乌梁素海生态治理部门和保护者时刻牢记的使命和责任。

在中央、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等各级部门的重视下,在管理区的重拳治理下,今日之乌梁素海,沃野平畴、烟波浩渺、芦苇浩荡、群鸟欢飞。

乌梁素海成为游客观光休闲的热门打卡地(央广网见习记者 邵玉琴 摄)

“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活脱脱一个‘塞北江南’。”来自江苏的自驾游爱好者苏东亚表示,从打卡这里的第一天起,就深深地喜欢上这里的环境和气候,计划在这里展开深度体验。

如今这里乡村和美,美美与共。这片北疆壮阔的沧海绿野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牵挂向往的地方。

刘文斌说,今后,守护好祖国的这颗“塞外明珠”,已成为他心中最坚定的信念。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为了绿色长城万里长——“三北”工程攻坚战一线见闻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题:为了绿色长城万里长——“三北”工程攻坚战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聚焦土地修复、荒漠化和干旱韧性。...

    时间:06-06
  • 我国建成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在2021年建成的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微波辐射计观测网络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利用青藏高原及邻近周边地区的8个无线电探空站,组成了...

    时间:06-06
  • 今日起 9个台风新名正式启用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从今天(6日)起,9个台风新名称将正式启用。 根据2月27日至3月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56届会议的决议,6月6日,“蜻蜓(Ja...

    时间:06-06
  • 河南通报6起违规吃喝典型案例

      中新网6月6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端午节将至,为进一步强化警示教育,严防违规吃喝顽瘴痼疾反弹回潮,确保节日期间风清气正,河南省纪委监委通报6起违规吃喝典型案例,具体如下:  1.河南警察学院...

    时间:06-06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协原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主任王绍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新网6月6日电 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协原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主任王绍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哈尔滨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6-06
  • 湖南省长沙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范小新被开除党籍

      中新网6月6日电 据三湘风纪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经湖南省委批准,湖南省纪委监委对长沙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范小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范小新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亲情错...

    时间:06-06
  • 江西省一些地方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违法违规堆存处置问题突出

      典型案例 | 江西省一些地方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违法违规堆存处置问题突出   2024年5月,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江西省发现,一些地方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乱堆乱倒现象普遍,违法处置问题突出,存在严重环...

    时间:06-06
  • 浙江省杭州市建筑垃圾处置不力违法倾倒

      典型案例 | 浙江省杭州市建筑垃圾处置不力违法倾倒   2024年5月,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浙江省发现,杭州市建筑垃圾处置能力建设滞后,监管不力,违法倾倒问题多发。  一、基本情况  固体废物污染...

    时间:06-06
  • 上海市一些地方建筑垃圾违规处置污染环境

      典型案例 | 上海市一些地方建筑垃圾违规处置污染环境  2024年5月,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上海市发现,上海市建筑垃圾存在私拉乱倒现象,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监管不力,违法违规处置问题频发,污染环境...

    时间:06-06
  • 中国驻德国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欧洲杯期间注意安全

      中新网柏林6月6日电 根据中国驻德国大使馆5日消息:2024年欧洲杯将于6月14日至7月14日在德国举办。据媒体报道,已有恐怖组织威胁将在赛事举办期间袭击有关城市。在此,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提醒近期来德及旅德中国公...

    时间:06-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