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华全媒+|龙舟漾遗风 粽情系家国——品端午情怀新气象

2024-06-11 09:19:19

来源:新华社

又是一年端午时。

手腕上的五彩绳、腰间的香囊,门前的艾草、飘香的粽子,劈波斩浪的龙舟……端午,在跨越千年万里的古老传唱中,涤荡着悠扬的新声。

“粽”情端午,穿越千年历久弥新

包粽子、挂菖蒲、赠香囊……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都承载着人民祈福安康的愿望。

6月8日,湖北省蕲春县席盘石村72岁的村民王大庆起了个大早,到农田边割下今年第一把艾草。他说:“晒干后,拿一部分捣碎制作艾条,点燃熏屋可以驱邪。另一部分用来煮艾水鸡蛋,吃了保健康。”

端午这天,大街小巷“行走”的香囊等饰品,充满传统韵味,散发沁人香气。不少市民说,佩戴香囊寄托着美好祝福,勾起儿时美好回忆。

6月8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府东社区居民为孩子讲解端午佩香囊民俗。新华社发(张春雷摄)

端午凝聚着“家”的情感。

河面上船桨舞动、水花四溅,一艘艘龙舟竞速冲刺。这是今年端午节期间,贵州省镇远县举行的赛龙舟活动上的一幕。

镇远县魏家屯村村民李贡涛为赛龙舟,特意请假回乡,这是他第七年划龙舟。他说,一场龙舟赛,像一声号令,把四散在远方的游子们唤回家乡。

村支书贾英华说,赛后村里办百桌宴,在外村生活的“姑妈”要带着姑爹娃仔回村,全村老老少少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个饭。

6月6日,贵州镇远古城,各参赛的龙舟队正在积极备战训练。(吴贤和摄)

端午习俗,绵延千年,历久弥新。

在宁夏博物馆,小朋友亲手制作艾草香包,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在湖北秭归,龙舟抢红夺标赛,共赴传承之旅;在江苏南京,图书馆阅读服务进景区,书香弥漫端午节……

蕲春县一处蕲艾基地,电商直播开到田间。蕲春种艾用艾的传统延续1800多年,如今,小小一株蕲艾已经发展为综合价值超百亿元的产业。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正国说,今年兴起了艾草花束、粽子挎包以及民俗文化游、研学游等新风尚,相关产业呈现蓬勃之势,展现出传统文化新活力。

传承民族基因,弘扬爱国情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无疑是最醒目的端午文化符号。这一天,重温浓情假日,更感受到奋勇争先的民族精神、炽热深厚的爱国情怀。

汨罗江龙舟超级联赛近期开锣。“我们顶着烈日训练,因为划龙舟是我们的传统,不能丢。”来自湖南汨罗市罗江镇罗滨村龙舟队的队员邹端科说,端午节在汨罗的重要程度,仅次于春节。

千百年赛龙舟,赛的是江河上同舟共济、奋勇争先,展现时代大潮中的上下求索。

循环经济是汨罗的传统支柱产业。经过三十年不懈努力,从早期的粗放式发展转型升级为绿色、低碳的标准化产业模式,每年数百万吨废旧金属在这里重获新生。

“爱国主义是屈原精神的底色。”在汨罗屈子祠工作40余年的屈学专家刘石林说,希望每一代人像屈原有正直高尚的品格,不断创新求索。

6月6日,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屈原村“三闾骚坛”举办诗会。(王罡摄)

在屈原诞生地,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屈原村端午节都会举办骚坛诗会。“三闾骚坛”是明清时期在当地诞生的民间诗歌社团,参与者多是农民诗人。

翻开他们的诗歌,蕴藏着共同的文化记忆,不仅看到屈原精神代代相传,还有讴歌农村焕然一新的时代变迁。

秭归,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靠着发展脐橙产业脱贫致富。75岁的黄家兆是土生土长的屈原村人,他说,要把屈原爱国精神代代坚守,让子孙后代把国家建设得更富强。

厚植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生机勃发

以端午之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展现着节日中的中国故事。

当端午节“邂逅”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集市活动,让人们看到老手艺焕发的新活力。

“我早早就预约了进馆,带孩子更生动地感受我们传统的端午文化,感悟文化自信。”广州市民刘欣然说。

在摊位上,年轻人分享艾草、葫芦等做成的迷你挂件,祈求端午安康;小朋友体验雕刻龙舟、雕版拓印等,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

6月9日,观众在广东省非遗馆参观。(广东省非遗馆供图)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近年来,在不少地方,一批批年轻人“溯流而上”,古老的文化传统有了新玩法。“汨罗香囊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戴芸伊回乡创业,进村寻访香囊的古法技艺,研发香囊文创产品30余项。随着国潮文化兴起,她的香囊走红,吸引许多游客关注。

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郭艺表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创新,正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

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国美院教师夏琳璐是一位年轻的锔瓷技艺传承人。“这门古老的手艺,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创新才能传承下去,现代锔艺要和现代审美和科技相结合。”她说。

这几年,夏琳璐身边的学生更年轻了。她相信,随着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传统文化会更具活力。

从香包、手绳、艾草装饰品走俏,新中式服装成为新潮;到非遗表演精彩纷呈,文博馆文化IP联名“上新”成为热门打卡地……人们热爱并投身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端午节得到集中展现,彰显出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自信力。

“这份扎根于人们心中的自信,会推动中华文化更加生机勃勃。”郭艺说。(记者田宇、周楠、李黔渝、宋立昆、邓瑞璇、冯源)

  • 相关阅读
  • 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举行外长对话会

      中新社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6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11日在下诺夫哥罗德出席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外长对话会(“金砖+”)。金砖10国同泰国、老挝、越南、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白俄...

    时间:06-11
  • 王毅会见泰国外长玛里

      中新社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6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11日在下诺夫哥罗德会见泰国外长玛里。  王毅祝贺玛里履新,表示中泰一家亲,彼此是好邻居、好朋友,两国之间有着传统友谊,双边合作持续...

    时间:06-11
  • 学者:台湾供电压力大或成AI产业发展障碍

      中新社台北6月11日电 (记者 张晓曦)台湾“中央大学”管理讲座教授、知名能源学者梁启源11日在台北表示,台湾如果要发展人工智能(AI)产业,未来供电压力极大,这或将成为发展AI产业的障碍。  当日,中国国民党在...

    时间:06-11
  • 宋涛会见台湾三三会参访团

      中新社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 路梅)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11日在北京会见理事长林伯丰率领的台湾三三企业交流会参访团。  宋涛欢迎参访团一行来访。他表示,两岸同胞本是一家人,应当常来常往、走近走...

    时间:06-11
  • 刚上台就变脸?赖清德当局“复活”垃圾发电厂遭深绿选民猛批

      中新网6月11日电 综合台媒报道,赖清德当局上台不到3周,送给桃园市观音区乡亲一个“大礼”竟是让SRF(固体再生燃料)厂“复活”,遭到岛内强烈反弹。  据报道,为解决垃圾危机,民进党视固体再生燃料为“救命丹...

    时间:06-11
  • 星火成炬 | 愿你生如夏花

    为弥补年轻时的遗憾,三位老人瞒着家人组团爬泰山的新闻让无数网友新生敬佩。年少时大声对世界说你好,中年时重启对生活的感受,老年时追梦也不嫌晚……无论处在哪个年龄阶段,人生都如同旷野,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出...

    时间:06-11
  • 一听就泪目的毕业BGM,再听已是曲中人

    又是一年毕业季,过去这些画面和旋律,是否会勾起你的回忆?...

    时间:06-11
  • 新闻1+1丨龙舟大赛热,带来了什么?

    端午节,各地开展龙舟赛。6月10日,中华龙舟大赛江苏盐城站收官,全国各地36支龙舟队一展身手。还有广东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这个被称为“水上F1”的赛事也再次火出了圈。从民俗文化项目,到打造“龙舟名城”、推广...

    时间:06-11
  • 台湾一季度制造业营收环比减少逾一成

      中新社台北6月11日电 台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11日公布,全台2024年第一季度制造业营收约7.22万亿元新台币,环比减少10.2%,同比下降3%。  综合《工商时报》、中时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

    时间:06-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