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成就产业突破 新疆绿洲农业如何吃上“益生菌”?

2024-06-28 15:54: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8日电 (王小军 江斌伟)新疆盐碱地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一。在白花花的盐碱地、戈壁荒滩的干旱区以及冰封的雪山上,蕴藏着丰富的特殊环境微生物和农业微生物资源,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菌种资源。

  恰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跋山涉水寻找“菌”种,实现从“一堆土”到“一株菌”,成就一个产业的突破,让新疆绿洲农业吃上“益生菌”。

张志东查验菌种资源。江斌伟 摄

  近日,记者见到新疆“最美科技工作者”、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志东。25年间,在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团队创始人石玉湖教授的影响下,他带领团队传承着“拼搏、攀登、探索、创新”理念,先后在多种特殊环境挖掘各类菌种资源2000余株,发现并命名微生物新属1个,新种21个。

  让菌种资源库更充盈

  推开一扇厚重的铁门,一股冷气迎面而来。走进新疆农业微生物菌种管理保藏中心(以下简称保藏中心),只见一排排白色的柜子立在眼前,打开抽屉,里面分成数十个格子,分类摆放着一捆捆装有菌种资源的管子,色彩各异。

  张志东说:“这座冷库定时照射紫外线消毒,温度常年恒定在零下4摄氏度,保存了真菌、细菌、放线菌等100余个菌属、近4000株菌的菌种,保存时长都在十年以上,最长30年。”

  目前,保藏中心已成为新疆专业的微生物资源保存和共享平台。

  由于地域辽阔,地质地貌类型多样,新疆形成特有盐碱、高温、低温、干旱等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存在着丰富的生物区系和生态过程,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微生物类群,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成为科研人员研究的焦点。

  “我们几乎每年都得出去采样,每一次科考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张志东说。

25年间,张志东带领团队先后在多种特殊环境挖掘各类菌种资源2000余株。江斌伟 摄

  让“一株菌”成就一个产业

  25年间,张志东和团队不畏艰难,翻过天山山脉、爬过天山一号冰川、登上帕米尔高原、穿越罗布泊无人区、深入吐哈盆地腹地,走遍新疆天山南北,遍寻“菌”种,充盈菌种资源库,也在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挖掘利用上做出不凡业绩。

  “导师工作起来总是忘了时间,忘了危险,值得我们新一代科研人员学习。”张志东的博士研究生易鸳鸯说,这两年,自己几次跟着团队外出科考,可谓是“边走边学”,让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转化。

  这些年,张志东先后申请获批“西部之光计划”“天山英才计划”、自治区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重点开展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培养组学技术方法的探索,并初步设计了“无漏”和“精准”筛选策略,初步结果显示技术方法可行,为加快新疆微生物资源挖掘和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10年来,张志东先后执行国家重点研发任务、新疆第三次科考任务等,带领团队先后在盐碱、干旱等环境挖掘各类微生物资源2000余株,发现微生物属种30余个。目前,团队重要突破方向是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的高效挖掘和资源保护,持续攻关“精准”和“无漏”微生物培养组技术,以解决目前特殊环境大量微生物尤其是新的分类单元能检测到却得不到的难题。

张志东向易鸳鸯介绍菌种资源情况。江斌伟 摄

  张志东介绍,团队也积极加大相关微生物资源的评估和利用,充分利用特殊环境微生物在提高作物抗旱、固氮以及污染治理方面的作用,加大技术研发,加快推进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在新疆耕地生产障碍修复利用,也为新疆绿洲农业中农田缺水、耕地缺肥、长期连作病害多发等提供微生物学方案,以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张志东介绍,加快挖掘特殊环境微生物在提高农作物抗盐碱促生长中的作用,研发相关功能菌剂,对提升新疆盐碱地开发利用技术支撑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我们就是要让新疆盐碱地都能吃上‘益生菌’,戈壁荒滩变成良田。”(完)

  • 相关阅读
  • 美国贩卖的“安全焦虑” 北约盟友照单全收?

    今年的北约峰会将于7月9日至1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6月24日在巴黎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后,概述了北约在即将举行的北约峰会上的优先事项——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支持。“我预计,当我们在...

    时间:06-29
  • 粮食出口国何以陷入饥荒?叙利亚消失小麦背后的“黑手”

    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报告,叙利亚约有55%的人口,也就是1290万人面临粮食不安全状况,其中310万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今年年初,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叙利亚代表指出,叙利亚人处境脆弱且不稳定,正迫切需要...

    时间:06-29
  • 保加利亚学者:一面对抗中国,一面需要中国,西方陷入自相矛盾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年来,超越了社会体系和意识形态的区别,成为调节国与国关系的重要原则。尽管当前美西方国家政府对中国采取孤立和打压策略,但大多数民众支持与中国进行理性、建设性的对话和全面发展关系。这...

    时间:06-29
  • 走出去,引进来,蒙医药在融合中传承发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石佳)当谈起蒙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以下简称“国际蒙医医院”)副院长特木其乐滔滔不绝。在他看来,各民族医学的互相学习,共同构建了中医医...

    时间:06-29
  • 千城胜景|新疆吉木萨尔县:湿地公园生态美

    6月下旬,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北庭国家湿地公园,碧水连天、景色怡人、水鸟翔集,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报道员:叶钰 张锐...

    时间:06-29
  • 最高塔位海拔5390米 新疆一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贯通

    ??4月25日,和田县稀有金属矿产业园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记者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位于昆仑山腹地的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稀有金属矿产业园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于6月29日全线贯通...

    时间:06-29
  • 自港澳进境居民旅客免税额大幅上调 香港各界:非常开心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28日联合对外发布公告,自香港、澳门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行李物品免税额度从5000元提高至12000元。这一措施从7月1日起陆续实施。香港特区政府和各界人士对这一措施表示热烈欢迎,认为措施将推...

    时间:06-29
  • “史上最强辩论天团”!演绎跨越时空的百家争鸣

    “人工智能,人在第一,而‘仁者爱人’。人工智若能遵从仁道,惠及百姓,定不负吾‘泛爱众,而亲仁’之意”。如果孔子得知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这是否会是他的感想呢?在《2024中国·AI盛典》,节目《百家争鸣》通过...

    时间:06-29
  • AI科技守护历史,重现永乐宫壁画八百年前真貌

    △AI科技守护历史,重现永乐宫壁画近八百年前真貌在《2024中国·AI盛典》的舞台上,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席九龙、AMD(超威半导体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潘晓明以及生数科技首席执行官唐家渝三位嘉宾联袂登台,共同揭...

    时间:06-29
  •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文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河南坚持让文化遗产火起来,让传统文化闪亮起来,让文旅市场丰富起来,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总台记者 田萌:我现在是在安阳殷墟博物馆的新馆,是我...

    时间:06-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