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贡井林场五代职工六十五载“植”此青绿

2024-07-29 19:13: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7月29日电(记者 丁思)“现在的北山,气候变好了,空气好多了,雨水也多了,尤其是下过雨后,侧柏散发出来的那种松香味道,特别好闻。”57岁的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贡井林场护林员王治胜与荒山“交手”了大半辈子,脚印留在了这片山区的沟沟壑壑,他对如今满眼的绿色有着道不尽的欢喜。

  7月28日,由甘肃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贡井林场,探寻这段绿色传奇背后的故事。

7月28日,绿意盎然的贡井林场 。李亚龙 摄

  65年,绿化荒山13万亩

  贡井林场地处榆中县北部山区,平均海拔超过2200米。当地年平均降水量仅为28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560毫米,有些地方甚至超过2000毫米,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低于零下25摄氏度。曾经,这里一片荒芜。

  1959年,国有贡井林场成立了。65年来,五批林场人先后入山,3万多亩的荒山逐渐被绿荫覆盖,全县其他10万多亩的黄土山上,也尽添新绿。

  王治胜是林场第三代职工,其父亲是第二代林场人,一家人都将青春播撒在这片荒山上。“以前的山上,要找一棵树来乘凉,根本没有的,那时候风很大,吹起来都是土,脸也被吹得黑黑的。”回忆起30多年护林的变化,王治胜告诉记者,“去趟县城苗圃拉苗子,得走50公里山路。刚开始,人背畜驮,有时要走整整一天,后来,有了一辆马车,到20世纪80年代初时,才添了一辆小敞篷卡车。”

  在早期的护林生涯中,在王治胜看来,最难的是“改变当地民众的生态观念”。“我们种的树苗苗,被羊给吃了,但不让村民放羊,羊儿吃什么,村民们怎么生活?”王治胜说,“我们就划片巡逻,每天要走上几十公里,一边巡逻,一边给村民们讲种树的重要性。”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林场职工还采取多种多样的宣教方式,并配合当地的生态搬迁、生态专项补助等政策,积极动员村民加入造林护林队伍中,参与造林的村民不仅一年三季造林有收入,而且还被聘为生态护林员。林场还主动招募村民务工,经过培训,一些村民放下牧羊鞭,成为种树的好手。

  一棵接着一棵栽,一代接着一代干。65年来,林场人一年四季坚守在造林育林一线,在这样恶劣环境下,诞生了一片绿色奇迹。

7月28日,贡井林场场长火彦君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李亚龙 摄

  5代人的坚守,更有创新和开拓

  榆中北山一带,十年九旱。北山俗有“水比油贵”“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要难”的说法。再难,也要想办法种树。

  “没办法浇水,种树就等着春秋季节雨水多时再种。下雨就如同冲锋号,我们要开始抢种。”如今的贡井林场场长火彦君介绍说,“要想守好林,一定要守好水。”

  针对当地黄土山的土质、地形,摸索改进整地方式,保护原生植被,林场人采用“微创式”的造林模式,独创了一个个“鱼鳞坑”。总结出长1.2米,宽0.7米,深0.3米的反坡鱼鳞坑,并保持30度坑面倾斜,一个“鱼鳞坑”大约能装100斤水。

  每年3月初至10月末是造林期,三季造林关键是把握一个“墒”字、贵在一个“抢”字。“‘鱼鳞坑’比直接在坡上浇水的存水效果好得多。”火彦君说,“我们要想方设法守好天上下的雨和运上来的‘固根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不仅如此,火彦君还带着大伙儿摸索改进种苗品种。在林场工作20多年的火彦君说,乡土树种是不变的选择,树种选择上遵循适地适树、乔灌结合的原则,选用抗旱性强、病虫害较少的侧柏、山杏、榆树、柠条、柽柳、山毛桃等乡土树种为主。

  经过多年实践,林场探索出了云杉、侧柏等乔木和柠条、红柳等灌木1∶1混交林栽种模式,既丰富了植被种类,还减轻了病虫害风险。

7月28日,贡井林场第五代职工陈丽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李亚龙 摄

  6位大学生加入,接力续写绿色故事

  7月的北山,郁郁葱葱的绿色,为沿途的荒山仿佛披上了一件外衣。林场的工人们还用栽种的树木摆出了“梦”“幸福林”等字样,诉说着林场人的绿色造梦故事。

  “我们作为林业系统,也有一个梦,计划就是十年,二十年,经过我们几代人的努力,让榆中北山绿起来,造福后人。”火彦君说。

  2020年,林场迎来了6位大学生。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的陈丽是其中之一,成为林场的第五代职工。

  “陇原黄土高原地区十年九旱,在榆中县北山造林非常艰辛和不易。”现为贡井林场助理工程师的陈丽告诉记者,工作4年来,他们跟随前辈们熟悉林场地形、造林的树种、区域,学习新的造林技术,并对造林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学习,为后续参与造林护林工作,打好基础,并在前辈们的经验之上,努力创新和探索新技术的使用。

  “年轻人的加入,让我们的林场有了青春力量,未来还将在无人机造林等新技术上进行摸索。”火彦君说,该林场还与兰州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山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数据显示,林场周边20公里区域的小气候明显改善,相较于建场时,年平均降水量增加了40毫米,一些珍稀野生动物也被多次发现。(完)

  • 相关阅读
  • 港澳地区外国旅游团今起入境海南144小时免签

      中新网7月30日电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官微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自2024年7月30日起,实施港澳地区外国旅游团入境海南144小时免签政策。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公民持普通护照到香港、澳门后,经在香港、澳门合法...

    时间:07-30
  • 用“打击力度”提升居民“安全指数” 透过数据看今年上半年依法治国成效

      央视网消息:记者7月29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36.7万人,提起公诉76.1万人。其中,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人数均出现大幅上升。  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批...

    时间:07-30
  • 港澳地区外国旅游团今起入境海南144小时免签

      国家移民管理局今天发布公告,自2024年7月30日起,实施港澳地区外国旅游团入境海南144小时免签政策。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公民持普通护照到香港、澳门后,经在香港、澳门合法注册的旅行社组团(2人及以上)入境海南旅游...

    时间:07-30
  •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中新网7月30日电 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2024年7月25日上午,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中国地震局在北京组织召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简称国家地震预警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会。由包括6位院士在内的15位知名专...

    时间:07-30
  • 江苏红十字系统在青海捐赠 支持“苏青协作·脊梁工程”

      中新网西宁7月30日电 (记者 张添福)“本次江苏省红十字系统来青捐赠约270万元,支持开展‘苏青协作·脊梁工程’,充分彰显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江苏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

    时间:07-30
  • 首届陈景润奖在京颁发

      科技日报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 姜靖)首届陈景润奖颁奖仪式29日在京举行,山东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教授黄炳荣的“L-函数的矩及其在Rankin-Selberg问题和算术量子混沌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

    时间:07-30
  • 江西武宁县鲁溪镇党委书记、一级主任科员肖龙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新网7月30日电 据“廉洁九江”微信公众号消息,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鲁溪镇党委书记、一级主任科员肖龙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武宁县纪委县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肖龙雨,男,汉族,1979年1月出生...

    时间:07-30
  • 神舟十八号乘组“太空出差”过半 各项任务进展顺利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从今年4月25日发射入轨至今,神舟十八号乘组已经在轨驻留三个月,目前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身心状态良好,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试验任务进展顺利。  昨天(7月2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

    时间:07-30
  • 防汛关键期 各地各部门全力应对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连日来,湖南、辽宁、吉林等地强降雨过程频繁,各地各部门全力开展抢险救援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受湘江支流涓水河水位上涨影响,7月28日至今天(7月29日)下午,湖南湘潭县连续发生...

    时间:07-30
  • 焦点访谈丨“农业职业经理人”“博士农场”……这些职业新选择你get了吗?

      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布,《决定》明确,要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时间:07-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