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完成滦河流域天空地遥感联合试验 中国遥感技术进入三维定量时代

2024-07-30 21:04: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20家单位最近合作完成天空地多尺度遥感联合试验,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成功获取天—空—地一体化的多源卫星数据、航空遥感数据和地面配套数据,标志着中国遥感技术进入三维定量时代。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7月30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为研究复杂流域系统中土壤—植被多要素、多维度、多过程的遥感机理与方法,该中心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面向国产卫星的土壤—植被—冰雪三维遥感机理建模与定量反演技术”项目,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遥感与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陆地水循环关键参量时空多尺度智慧化遥感”课题,近期在滦河流域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御道口牧场等地联合开展“滦河流域天空地多尺度遥感联合试验”。

中国科学家团队完成滦河流域天空地多尺度遥感联合试验。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联合试验由“滦河流域植被与土壤的三维遥感试验”“滦河流域植被与土壤的水分遥感试验”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聚焦生态系统质量评估中涉及的植被与土壤的三维结构和分布特征,发展和检验三维遥感机理建模以及植被分层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和质地等参数的国产卫星协同反演技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组织统筹;后者主要聚焦土壤—植被系统的水分和能量传输遥感机理,发展和检验分层土壤温湿度、叶片温湿度、植被水势、蒸散发等参量的反演方法,由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组织统筹。

中国科学家团队完成滦河流域天空地多尺度遥感联合试验,航空团队合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航空观测包括有人机和无人机两部分,其中有人机观测基于中国科学院空天院新舟60遥感飞机,搭载三频段(Ku/K/Ka)全极化扫描微波辐射计、三频段(L/S/C)多角度一维综合孔径成像微波辐射计以及机载激光扫描仪系统、全谱段高光谱成像仪共4种航空载荷进行中尺度同步观测;无人机观测则覆盖L波段被动微波辐射计、热红外成像仪、多光谱相机、激光雷达等多种手段进行小尺度协同观测。

  地面观测包括地面同步采样、地面调查采样、固定观测试验三部分,其中,地面同步采样按照样区(500×500米)—样方(30×30米)—样点分级采样方案,针对试验区的典型森林、农田、草地、裸地等地物,开展土壤温湿度、地表温度、植被水分等参量的飞行同步测量,覆盖样区40块、样点360个,共计实地测量8次,采集土壤样本400余份,植被样本1000余份;地面调查采样涉及激光雷达扫描样方60余个,土壤质地与有机质样本400余份,地表粗糙度300余次、植被水势400余次,植被光谱测量15000余次;固定观测试验涵盖地基微波辐射观测试验、植被和土壤温度观测试验、分层土壤温湿度密集观测试验等内容。

中国科学家团队完成滦河流域天空地多尺度遥感联合试验,地面团队合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本次联合试验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雷洋研究员担任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施建成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天院贾立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李增元研究员、南京大学肖鹏峰教授等专家组成科学指导委员会。

  施建成介绍说,遥感技术作为地球系统科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获取地球表面信息,为环境监测、资源管理、灾害预警等提供重要支持。然而,传统遥感技术主要集中在地物的二维空间特征和时空变化分析上,对于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土壤和植被的三维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的精确描述能力有限。此次联合试验的目的就在于突破传统遥感在二维空间观测的限制,实现对土壤、植被等生态系统关键参数的三维定量反演,为观测和理解复杂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过程提供新的方法和数据支持。

  雷洋指出,土壤和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往往随深度变化而不同,这种三维分布特征对于水循环、碳储存等过程至关重要。植被的三维结构更为复杂,从森林的林冠到灌木的分支,再到草地的地面覆盖,不同层次的叶面积、生物量等物理属性存在显著差异,每一层的结构和功能都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碳循环等产生重要影响,而此前,遥感技术尚未有效解决如此复杂的三维信息提取和定量分析问题。

  联合试验团队表示,本次联合试验成果,将为分层土壤和复杂植被的三维遥感建模、土壤理化属性的精准反演、分层土壤温湿度的协同反演、植被温湿度的创新反演、分层叶面积指数的联合反演、地上生物量的三维探测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支撑,同时服务多源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协同处理、植被和土壤三维遥感机理建模和定量反演、天空地一体化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为众多国产卫星的新型载荷观测数据处理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为构建先进的三维生态感知卫星监测产品体系和完善高效的天空地一体化产品质量评估方法,提供综合实践应用案例。(完)

  • 相关阅读
  • 国务院:扩大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覆盖面

      中新网7月31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扩大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

    时间:07-31
  • “数”里行间感受经济“脉动” 中国经济“拾级而上”引擎足

    央视网消息:透过数据看经济,通过经济看成就。多维度亮眼数据增信心、强底气,中国经济稳定向好有支撑。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基本稳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7月31日公布7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

    时间:07-31
  • 汛期灾害性天气自救常识|暴雨洪涝过后,消毒防病工作不能少!

    时值汛期,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连续降雨过后,房屋进水、病菌滋生等问题多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工作能有效避免健康风险,具体应该怎么做?点击视频,为你解答!记者:马莎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07-31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陈香:心灯不夜 道树长春

    陈香,河北北方学院教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张家口市劳动模范、张家口市优秀人才、河北北方学院首届青年科技标兵、首届教学标兵等荣誉。薪火相传,心灯不夜,陈香传承了父亲对教育的一腔赤诚,将自己的青年芳华也奉...

    时间:07-31
  • 品牌上海丨城中村蝶变“科创高地”

    红旗村,曾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城中村。如今,一座复合业态综合体项目——真如境在此崛起,成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集聚的数字科创产业高地,变身真如城市副中心的新地标。真如境项目为何选址真如城市副中心?城中村如...

    时间:07-31
  • “院士天团”献计 福建三明稻种基地再登高

    央广网三明7月31日消息(记者陈洪亮)我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迎来了“智力爆表”的“院士天团”。7月29日至30日,两院院士以及全国部分科研院所和高校教授、专家走进建宁,开展20...

    时间:07-31
  • 文创热潮来袭 文化底蕴增添暑期消费新活力

    寓意深远的古法琉璃饰品、颇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手工布包、充满童趣的皮影戏主题玩偶……文创产品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创意设计,受到消费者喜爱,让文旅产业更加生机勃勃。据了解,各地紧跟文旅消费需求升级趋势,活化...

    时间:07-31
  • 中方决定对美国国会议员麦戈文采取反制措施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电 中国外交部7月31日公布关于对美国国会议员麦戈文采取反制措施的决定,决定自2024年7月31日起施行。  决定称,美国马萨诸塞州民主党联邦众议员吉姆·麦戈文近年来频繁采取干涉中国内政、损...

    时间:07-31
  • 追光|“莎头”夺冠之战:一场“主流”与“多元”的交响

    30日,巴黎奥运会决出乒乓球项目首枚金牌“莎头组合”王楚钦/孙颖莎4:2战胜朝鲜对手为中国乒乓球队赢得首枚混双奥运金牌↑7月30日,王楚钦(右)和孙颖莎在夺冠后庆祝。新华社记者刘续摄这是自东京奥运会混双“入奥”...

    时间:07-31
  • 国务院: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

      中新网7月31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要求,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完善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

    时间:07-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