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丨菲力:印尼中文人才为何受青睐?

2024-07-31 21:28: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雅加达7月31日电 题:印尼中文人才为何受青睐?

  ——专访印度尼西亚阿拉扎大学中文系主任菲力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近年来,随着中资企业加速布局印尼,“到中企”成为印尼人的求职新趋势。有数据显示,中国连续10年成为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稳居印尼第二大投资国。中资企业为印尼社会创造了数十万计的工作岗位。印尼一些高校中文系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攀升,甚至供不应求。

  从禁止学中文到中文人才受到印尼社会青睐,其间经历了哪些变化?“中文热”又将如何促进中印尼关系?印度尼西亚阿拉扎大学中文系主任菲力(Feri Ansori)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你曾对印尼中文专业的相关毕业生就业状况做过调查,具体情况如何?

  菲力:去年,我就印尼中文专业就业状况做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印度尼西亚阿拉扎大学中文系毕业生(2023年)就业率达94.4%,在学校所有专业就业排名中,中文系毕业生的就业率位居前二。与就业相关度达88.88%,且工资待遇高,毕业流向多样化。印尼其他一些高校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菲力正在给在阿拉扎大学的学生们上课。李志全 摄

  印尼中文人才就业率高,我认为有几方面原因:首先,中文作为全球性语言之一,在国际贸易和商业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中国企业和印尼企业有密切业务关系,需要懂中文的人才进行商务沟通。这为懂中文的印尼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其次,中国在印尼的投资和贸易不断增加,推动了对中文人才的需求。随着两国在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入,特别是经济关系不断发展,很多印尼企业需要备有中文能力的员工来处理与中国合作的事宜,包括营销、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等。

  此外,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在印尼持续增强,越来越多的印尼人特别是年轻人,对学习中文产生兴趣,其中不仅有华侨华人子弟,还包括大量的非华人士。

  总的来说,印尼中文人才就业率高是由于中文在商业、经济和文化领域的重要性不断增加,以及使用中文工作的人才需求持续存在。

  中新社记者:从禁止学中文到中文人才受到印尼社会青睐,经历了哪些变化?

  菲力:印尼历史上,曾一度禁止在所有领域、类型和级别的教育中教授汉语,中文书籍也不得在印尼流通。当时,许多华文学校被迫关闭或转为印尼语教学,导致华文教育受到严重限制。那段时间的华文禁令影响深远,导致1965年后出生的印尼华裔大多数不懂中文,缺乏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情况才逐渐改善。

  随着政策调整和社会态度的变化,一些华文教育和文化活动得以恢复和重新发展。尽管如此,当时很多印尼民众对中国还是不了解,很多印尼人不知道学习中文有什么好处。记得2007年我刚从阿拉扎大学中文系毕业时,朋友的评价是:汉语系毕业的人在印尼能做什么?虽然那只是少部分人的看法,但的确代表了印尼社会的某种声音。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影响力变得举足轻重,中文人才在印尼逐渐受到青睐。尤其是随着两国贸易往来的密切,中资企业如雨后春笋不断在印尼发展,对中文人才的需求不言而喻。当然,这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记得20世纪90年代末,印尼各大城市的私立学校纷纷开设华语课程。2001年,印尼五个大城市首次举办汉语水平考试。2002年,印尼首次举办“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而印尼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首倡地。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文在印尼红火起来。中国对印尼的投资大幅增加,印尼对精通中文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增加,很多印尼人变得乐于到中资企业求职。以雅万高铁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为印尼累计带来超过5万人次就业。此外,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也在印尼迅速扩大,包括电影、音乐、电视剧等。这使得学习中文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特别是对那些希望在商业、文化和外交领域工作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而目前在职的人士,为了能提高工资也纷纷加入学习汉语的行列。

在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中国孩子的书香世界”绘本展印尼巡展活动上,菲力分享绘本故事。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从校园到社会,从学生到公职人员,印尼学中文、培训中文异常火爆,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菲力:用“异常火爆”来形容目前的状况毫不夸张,不过,我个人认为印尼的“中文热”还需要这样去看待——印尼学生和公职人员学习中文的主要动机是经济原因,他们认为掌握中文能够为他们在商业领域、贸易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机会。此外,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也在印尼持续增强,学习中文有助于他们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在教育资源方面,目前全印尼大约有3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中文专业,全印尼孔子学院有9所,此外还有相关人才培养机构和补习班。不可否认,随着中文教育资源的增加,印尼人学习中文的机会更多了。我认为印尼“中文热”的趋势是积极的,有助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但也需注意,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需要时间和精力,所以应该确保这种趋势是基于真正的需求和兴趣,而不是盲目跟风。对印尼人来说学习中文并不容易,据我所知,很多人所掌握的中文知识与中资企业的实际需求并不匹配。当越来越多人开始学中文,对中文人才的要求势必越来越高。

菲力介绍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有关情况。李志全 摄

  中新社记者:“中文热”将如何促进中印尼关系?

  菲力:当下世界局势变乱交织,中国作为“压舱石”给全世界注入了更多稳定性,“中文热”将对中印尼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在人文交流方面,通过学习中文能让更多印尼人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这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其次,在经济方面,掌握中文的印尼人员在商务领域中能更容易地与中国企业合作,促进两国经贸往来。在政治方面,中印尼双方官员若能使用共同的语言进行沟通,将有助于减少语言障碍,提升合作效率。中文的传播有助于促进中国和印尼之间的教育合作,包括学术交流、留学项目等。在旅游方面,也将有助于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前往印尼旅游,促进两国的旅游业发展。

  总体而言,“中文热”有潜力成为中印尼关系的纽带,促进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新社记者:从教学角度出发,你对印尼中文人才培养有什么建议?

  菲力:印尼中文教师的水平有待提高,一些中文教材还缺乏针对性。我们常听到“从娃娃抓起”,希望印尼9所孔子学院能联合起来组织教学工作,从最基础的幼儿班抓起。另外,希望能为印尼大学生参与汉语水平考试提供更多便利,每年组织更多成绩优秀的印尼大学生到中国参加冬夏令营活动,相信这有助于印尼中文人才的培养及发展。(完)

  受访者简介:

菲力在阿拉扎大学的办公室内。李志全 摄

  菲力(Feri Ansori),印度尼西亚阿拉扎大学中文系主任、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福建师范大学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参与或负责编写多部印尼高中基础汉语教程。他还是一位汉学家,多年来致力于推动汉语教学,并为中国和印尼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 相关阅读
  •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2星

      中新社北京8月1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消息,北京时间8月1日21时1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

    时间:08-01
  • 民进浙江省委会第八届开明教育论坛在金华义乌举行

      中新网义乌8月1日电(董易鑫)近日,民进浙江省委会第八届开明教育论坛在该省金华义乌市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超350人参加论坛。  “开明教育论坛既是凝聚改革发展共识的...

    时间:08-01
  • 山东新动能之“链”如何炼成?

      中新网北京8月1日电 (记者 吴蓓蓓)巍巍齐鲁,灼灼其华。山东,位于我国华东沿海北端,地处渤海、黄海之滨,兼具山的厚重和海的灵动。这片土壤孕育出璀璨夺目的齐鲁文明,也正凭借着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时间:08-01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

      中新网北京8月1日电 (马帅莎 曹译 崔婉莹)北京时间2024年8月1日21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时间:08-01
  • 2024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京津冀专题)结营

      7月31日,为期8天的2024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京津冀专题)落下帷幕,活动分享会暨结营式在台湾会馆举行,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党组书记袁海鹏、天津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党组书记费巍等出席,会议由北京市台联副...

    时间:08-01
  • 专家:以改革思维全面推动发展 擦亮香港“金字招牌”

      中新社香港8月1日电 (记者 刘大炜 戴梦岚)连日来,香港各界对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展开广泛讨论。多位香港专家就此对中新社...

    时间:08-01
  • 澳门专家学者: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贡献澳门力量

      中新社香港8月1日电 (记者 郑嘉伟)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多位澳门专家、学者1日表示,《决定...

    时间:08-01
  • 人民财评: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系列评论⑤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

    时间:08-01
  • 聚焦防汛抗洪|重访团洲垸:排涝车走了,插秧机来了

    20多天前,湖南华容县团洲乡团洲垸,一场“合龙”惊心动魄。20多天后,重访团洲垸,一场“交接”悄无声息。一边是排涝车走了——7月5日下午,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决口,垸内受淹面积约47平方公里。7月8日晚,团...

    时间:08-01
  •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体系如何更好构建?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 题: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体系如何更好构建?新华社记者徐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其...

    时间:08-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