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巴基斯坦媒体人走丝路看中国 :布丁的滋味在于品尝

2024-08-30 14:37: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8月30日电 题:巴基斯坦媒体人走丝路看中国:布丁的滋味在于品尝

  作者 陈欣怡

  位于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球幕影院内,来自巴基斯坦的媒体及智库人士观看了5D电影《飞跃丝路》。借助全息影像技术,他们于转瞬间跨越千年时空走廊,在亚欧大陆的古丝绸之路上穿行。

  8月19-29日,2024年“巴基斯坦媒体及智库人士中国行”活动从新疆乌鲁木齐出发,一路经过新疆伊犁、陕西西安,最终到达北京。沿着丝绸之路的脉络,巴基斯坦参访团用脚步丈量中巴互联互通的历史,亲身感受当下的中国。

  包容的宗教

  “在我来中国之前,宗教是我最担心和好奇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源于西方媒体在人权方面对中国的指控,尤其针对穆斯林。”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高级记者阿巴博·阿里·阿斯伽尔说。

  坐落于乌鲁木齐市的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内,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大小净室一应俱全,超500位穆斯林学生正在此就读。“学生们可以留胡子吗?”《今日巴基斯坦》报新闻主编米安·阿布拉·侯赛因问。“当然。”经学院副教授卡马尔丁·艾合买提笑着回答,“留或不留都取决于他们自己。”

  伊宁陕西清真大寺的阿訇马继荣已有68岁,但在巴基斯坦媒体人眼中,他亲切、有活力,仍像个年轻人。“想要影响更多人,首先应修炼自身的端庄品德。在中国,在新疆,宗教传递的是爱与和平。”马继荣说。

8月22日,新疆伊宁陕西清真大寺的阅览室内,巴基斯坦媒体人翻阅宗教读物,与阿訇马继荣交谈。陈欣怡 摄

  多元的文化

  巴基斯坦媒体人此行常有“回家”之感。除热情的民众外,民族地区的歌舞乐器、房间装潢等,都让他们感到熟悉。“巴中两国文化底蕴有很多相通之处,这得益于长期的文化交流。”巴基斯坦前总统新闻秘书、自由撰稿人卡马尔·巴希尔表示。

  巴基斯坦国际关系与媒体研究所创始人兼所长亚瑟尔·哈比布·汗在一次画扇面的体验中说:“我画的是我心中生活在西安的一位女士,她穿戴传统的中国服饰和配饰。这座古都和其承载的丰厚文化令我印象深刻。”

  “中国政府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可以为很多国家提供经验。”巴基斯坦前新闻与广播部长、Stratheia网总编辑穆尔塔扎·索兰吉表示,“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和未来,它们是相互关联的。中国是在保持文化连续性的基础上才谋求创新。”

8月25日,巴基斯坦媒体人在陕西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陈欣怡 摄

  前沿的科技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疆软件园内,巴基斯坦媒体人赞叹于北斗信息技术的强大,在北京京东集团总部,他们又为融入生活的智慧无人物流场景拍手叫好。“我想,西方不是在抵制中国,是在抵制发展本身。”米安·阿布拉·侯赛因表示。

  当前,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入新阶段,伴随着中欧班列巴基斯坦公铁联运线路的开通、瓜达尔自由区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中巴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亚瑟尔·哈比布·汗说:“在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中国在巴基斯坦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我乐见未来在新兴科技层面两国有更多交往,有更多巴基斯坦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当我乘坐的飞机来到乌鲁木齐上空,看到那些高楼大厦和现代城市的车水马龙时,我就知道这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西方有句谚语:布丁的滋味在于品尝。通过这次行程,我品尝了布丁。没有什么比亲眼见到的真相更有说服力了。”穆尔塔扎·索兰吉说。

新疆伊犁的察布查尔报社内,巴基斯坦参访团用不同语言写下对中巴友谊的祝福。陈欣怡 摄

  行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巴铁”是巴基斯坦媒体人从中国民众口中听到最多的词。在世界上唯一一份锡伯文报纸的生产地——新疆伊犁的察布查尔报社内,参访团学习体验毛笔书法。他们手握毛笔蘸上墨水,一人一句在宣纸上接力创作。最终,不同语言连接成这样一段话:“巴中友谊比喜马拉雅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比钢硬,巴中友谊万岁!”(完)

  • 相关阅读
  • 【边疆党旗红】感恩奋进跟党走 内蒙古兴安盟棚改回迁户过上“优居”幸福生活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任丽君):“兴安”系满语,汉语为“丘陵”之意,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这里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辽金文化、蒙元文化、农耕文化、科尔沁文化源远流长。1947年...

    时间:08-31
  • 以峰会为契机 汇聚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全球南方力量”

      央视网消息:日前,非盟委员会前副主席姆文查、南非外交学会会长巴哈纳等非洲人士表示,在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下,非中应共同坚持多边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智慧力量。但有西方观点认为...

    时间:08-31
  • 评论:对于郑成功的历史评价 民进党当局含糊不得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题:对于郑成功的历史评价 民进党当局含糊不得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生于1624年的郑成功今年恰逢400岁诞辰,两岸都在举办与郑成功有关的活动。活动与活动对比,性质却截然不同。  长期...

    时间:08-31
  • 湾区三分钟丨“China Travel”火了!大湾区“跨洋圈粉”凭什么?

    这个暑假,大湾区的文旅市场火得一如既往,火的原因却不同以往:无论是必打卡的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还是广州塔“小蛮腰”,在人声鼎沸中,我们发现了不少“海外流量”。“线下火”带来“线上热”“China Travel”标...

    时间:08-31
  • “奥运健儿大汇演” 技艺精湛气氛热烈

    8月30日晚,“奥运健儿大汇演”在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成功举办。内地奥运健儿们用他们精湛的技艺、幽默的语言和亲切的态度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汇演现场气氛热烈,许多香港市民带着孩子来到现场,他们挥舞着国旗和区...

    时间:08-31
  • 【边疆党旗红】感恩奋进跟党走 内蒙古兴安盟棚改回迁户过上“优居”幸福生活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任丽君):“兴安”系满语,汉语为“丘陵”之意,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这里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辽金文化、蒙元文化、农耕文化、科尔沁文化源远流长。1947年5...

    时间:08-31
  • 巴黎残奥会|巴黎残奥会乒乓球赛场四大看点

    新华社巴黎8月29日电(记者刘旸、周万鹏)巴黎残奥会乒乓球比赛29日拉开战幕,与奥运会时一样,赛场位于南巴黎竞技场。作为残奥会第三大项目,乒乓球赛事有哪些看点?与奥运会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巴黎残奥会乒乓球比...

    时间:08-31
  • 巴黎残奥会|“飞鱼”蒋裕燕:只要有梦想、去努力,我们都会被看见

    新华社巴黎8月30日电(记者马思嘉 张薇)29日晚,巴黎拉德芳斯体育馆内欢呼震天。单手划水、单腿打水,“飞鱼”蒋裕燕迅速触壁,赛后与排名第二的美国队“老对手”亲密相拥,但600度的近视让她无法看清大屏幕上的排名...

    时间:08-31
  • “爆改”村庄让乡村“流量”变“留量” 村民乐享文旅发展红利

    央视网消息:这个夏天,避暑游、亲子游、乡村游热度爆棚。人们寄情山水,亲近自然,一些较为偏远的地方也成了热门打卡地。在我国北端的黑龙江伊春,一个临江靠山的村庄——雪水温村这个暑期就迎来了5000多名游客。怎...

    时间:08-31
  • 增强绿色技术创新内生动力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发展绿色生产力。当前,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大绿色技术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绿色技术是有助于减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态的,包括能源技术、...

    时间:08-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