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聚焦中非合作)火种、火苗、火焰,内罗毕大学校长的中文教育期许

2024-09-01 10:21: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9月1日电 题:火种、火苗、火焰,内罗毕大学校长的中文教育期许

  作者 曾玥 冒薛辰

  “他们有时候比中国人还像中国人,交谈时会为你端上茶,就像在中国一样。”视频通话的那头,内罗毕大学校长、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肯方院长齐睿成(Stephen Kiama Gitahi)正笑着模仿他引以为傲的毕业生——从内大走出的一批本土中文教师。

  “这由近20年前播下的种子培育而来。”齐睿成回忆道。

  2005年,由天津师范大学和内罗毕大学共同创办的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揭牌运营,成为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其后,内大孔院开设中文本科专业,并与天津师范大学联合培养中文国际教育硕士,迄今共吸引注册学员逾2万人,文化活动惠及受众逾14万人次。

  近年来,肯尼亚政府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肯尼亚总统教育改革工作组成员,齐睿成坦言,由于师资和教材短缺,这一政策的落地实施遇到过瓶颈。

  因应缺口和需求,内罗毕大学与内大孔院携手探索中文教学本土化发展:设立中文师范专业本科课程,学生毕业后可成为注册认证的中文教师;从非洲本地生活取材,推出肯尼亚首套结合东非中文教学特点编纂的教材《东非实用中文课本》;多措并举培育本土中文教师,“中文+”职业教育培训等项目应运而生……

  齐睿成表示,在中国合作伙伴的支持和帮助下,当地顺利推行教材编纂、课程设计、联合培养等项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中文学习和教学需求。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正在上中文课。(受访者供图)

  经过多年耕耘,内罗毕大学现已有毕业生留校任教中文,也向肯尼亚斯特拉斯莫尔大学、肯雅塔大学等多所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担任中文教师。

  播撒的火种,正燃起“星星之火”。齐睿成相信,这些火苗拥有“可以燎原”的力量。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等框架下,中非合作持续深化,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投资兴业,创造了大批就业岗位,对掌握中文的技能人才需求尤其旺盛。

  “对于非洲来说,中文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为年轻人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齐睿成说。

  2017年,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蒙巴萨至内罗毕标轨铁路(蒙内铁路)正式通车,内大孔院的多位毕业生在其中担任客务经理和列车司机等职务。

  这是非洲孔子学院建设成果的例证。多年来,孔子学院成为非洲民众了解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截至2023年底,非洲共开设有67所孔子学院、46个孔子课堂,越来越多非洲民众加入中文学习的行列,一批又一批毕业生奔赴工作岗位,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看到了非洲大地的潜力。”齐睿成感慨道,语言学习是一个入口,帮助人们进一步开阔视野、开拓思想,走向更宽广的世界。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正在上中文课。(受访者供图)

  如今,“中文热”正在非洲大地持续升温。

  “孔子学院为中非民众增进了解搭建了一座非常重要的桥梁,他们在此交流交往、结交友谊,建立并巩固可持续的伙伴关系。”齐睿成说。

  他本人既是中非友谊的见证者,也是发展者,与不少中国同事因孔子学院结缘,并为彼此取了有趣的名字:比如他收获了中文名字“齐睿成”,寓意睿智和成功;内大孔院中方院长王尚雪则取了一个本地名字“Wanjira”,意为“努力工作的人”。

  齐睿成进一步表示,参与建设孔子学院的过程让他受益匪浅。“我能更多了解正在中国发生的事情,进一步认识肯尼亚和中国、非洲和中国的关系,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表演舞龙。(受访者供图)

  最近,他关注到中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动向,由此启发他对于肯尼亚教育改革和深化中非教育合作的思考——持续加大教育投入,重视技能人才和本土师资培养,推动国际交流和校际合作,凝聚更大合力推动当地教育改革走向纵深,为青年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就像中国的一句老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齐睿成对中文教育有着更大的期许,“确保这束火焰继续燃烧,并照亮更多学习中文的人”。(完)

  • 相关阅读
  • 航行警告!南海部分海域内进行实弹射击 禁止驶入

      中新网9月2日电 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广东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称,9月2日18时至4日12时,南海部分海域内进行实弹射击,禁止驶入。图片来源:中国海事局网站截图...

    时间:09-02
  • “金字招牌”!80秒“读懂”中非合作论坛

      央视网消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于2000年。20多年来,论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于2000年,宗旨是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成员包括中国、与中国建交的53个非洲国...

    时间:09-02
  • 中非合作论坛|特稿:在现代化征程上携手同行——习近平主席引领中非合作开启新篇章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特稿:在现代化征程上携手同行——习近平主席引领中非合作开启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韩梁 张代蕾 林晶  非洲,一片拥有丰富资源、深厚历史、多彩文化的广袤大陆,却曾是&ldquo...

    时间:09-02
  • 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视点·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科研人员在对同位素分离提取的实验样品进行测量。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供图 产品研发工程师在实验室利用工业固废研制碳捕集材料。 深碳科技公司供图...

    时间:09-02
  • 着力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深度观察)

    图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在跨境资金流动便利、投融资汇兑便利化、金融业对外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中国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新高地。图为横琴金融岛。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图②:...

    时间:09-02
  • 中非人文交流硕果累累(新时代中非合作)

    厄立特里亚高等教育与研究院孔子学院于2013年成立,是该国唯一一所孔子学院。多年来,这里培养的大量中文学子已成为两国民心相通的使者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图为孔子学院学生学唱中文歌曲...

    时间:09-02
  • 让更多人享受扬帆乐趣

    来到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北京航海中心蔚蓝海岸基地,片片白帆映入眼帘,一艘艘帆船随着波浪的起伏在海面上穿梭跃动。 “白色的是船体,有桅杆的部位是船头。”沙滩上,帆船教练宋书文在向秦皇...

    时间:09-02
  • 再接再厉 续写赛场辉煌(体坛观澜)

    突破的背后,蕴含着每一名教练员、运动员不懈的努力,也汇聚着一代代体育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 一枚枚金牌熠熠生辉,一次次突破振奋人心。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在奥运赛场顽强拼搏...

    时间:09-02
  • 超越自我 顽强奋斗(聚焦残奥会)

    当地时间8月31日,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马佳在比赛中。当日,在巴黎残奥会女子50米自由泳S11级决赛中,马佳以28秒96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 新华社记者 熊 琦摄 核心阅读...

    时间:09-02
  • 民航暑运累计运输旅客1.4亿人次

    本报北京9月1日电 (记者邱超奕)记者从中国民航局获悉:今年暑运期间即7月1日至8月31日,民航旅客运输量创历史新高,全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4亿人次,日均228.9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17.7%,比2...

    时间:09-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