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华全媒+丨解密2024年服贸会“最钢”的亮点

2024-09-13 09:30:1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张骁、夏子麟)在城市难以瞥见重工业遗迹的今天,首钢园保存的四座高炉更显弥足珍贵。这些钢铁巨物穿越时空,于无声处予人以肃然起敬的蓬勃力量,这是新建筑所不能及的独特魅力。

2024年7月,基本改造完成的四高炉。新华社发(首钢新闻中心供图)

当9月的秋凉再次拂过京西,首钢园又来到“服贸时间”。徜徉在一众展馆间,顿觉唯有它不同寻常,能一扫与会嘉宾的行程劳顿,又奉上耐人品味的惊喜。它就是因2024年服贸会“重生”的首钢四高炉。

“高兴上班 平安回家”——顺着至今挂在炉身上的老标语望去,岁月恍惚。铁水飞溅间,仿佛有一群目光坚毅、手拿钢钎的钢铁工人迎面走来,开始讲述这座功勋高炉的不凡功绩与坚实可靠。

2024年9月11日,四高炉悬挂的老标语。新华社记者 夏子麟 摄

1972年10月,四高炉开炉点火、投入生产,大大提高了首钢服务首都建设的炼铁生产能力。1992年,它又完成原地扩容大修,成为首钢第一座2000立方米级的现代化大型高炉。

1992年4月,四高炉整体推移。新华社发(杨国东摄)

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四高炉毅然熄灭炉火,至此服役36年,累计为国生产生铁4259万吨。即使在将要停炉的2007年,它的年产生铁总量仍达到184万吨,创历史新高。不仅炼铁技术引行业之先,四高炉还“锻造”出6位全国、冶金系统和首钢劳动模范,为行业发展留下栋梁之才。

北京冬奥会后,首钢园“火了”。游客们钟情于园内的“锈迹斑斑”,留恋于这里的“硬核体验”,但相较人头攒动的三高炉、大跳台,地处群明湖大街显著位置的四高炉却略显落寞,只是一座“只可远观”的拍照点。

谁能把它再次激活?这是“老首钢人”关心的问题,游客们也好奇答案。

2023年服贸会闭幕后,当媒体记者、观众散去,首钢园却没“闲下来”。首建投公司副总经理李景园很快来看四高炉,他知道,这位“老同志”将有“新使命”。

李景园对四高炉有相知相伴之情。他在这里炼过铁、修过炉、又将成为改造高炉的人,百感交集,但自豪最多。也正是因为熟悉,拆改耗时大幅缩短,施工高效推进,让四高炉在数月内华丽变身成为可能。

2024年9月11日,改造完成即将启用的四高炉。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如今,四高炉不再是唯一称谓,它还可以叫作:2024年服贸会1号馆。四高炉、热风炉及主控楼等附属设施整体改造为地上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的国际化会展中心。给人最大感受是:“展在高炉里,高炉也是展”。

“改造后的炉本体分为三层,首层是展厅、二层是展厅和会议间、三层是多功能空间。同时,炉本体东、北两侧建成为新的展厅和千人大会议厅,与炉本体相通。”首建投公司设计部建筑师朱扬说。

更绝妙的是,四高炉巨大的炉芯得以保留。伴着红色灯光照映,炉火仿佛再次升腾而起。年轻人感觉到“赛博朋克”,年长者联想到“铁色记忆”,专业人士看到了“城市更新”。这是高炉生命的最好延续。

2024年8月29日,四高炉保留的炉芯。新华社记者 张骁 摄

四高炉“活了”。服贸会展商们将在炉边展示最新的产品、媒体记者也将以它为“基站”,传递“新出炉”的服贸动态。

这些年,常有人说:首钢变化特大,值得好好去转一转。

的确,首钢一直在变。从改革开放初期率先实行承包制,为我国工业企业改革探路,到两次因奥运改变命运,实现从山到海、从火到冰、从厂到城的历史跨越。首钢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就是变出来的。

2023年7月,首钢京唐公司成品镀锌板。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也有人也觉得:这些年,首钢好像没变。

“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的劲头儿还在,成千上万人仍在坚持“双城生活”。工作日,去曹妃甸的“海上钢铁梦工厂”锻造“尖端的钢”;休息时,回京西石景山的家,与妻儿团聚;“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精神头儿仍足,园区不搞大拆大建,工业遗存也是“金山银山”。高炉改造玩出了花样,引来观者如云。

历尽沧桑,面容依旧。2024年服贸会,不妨先去四高炉看看。

  • 相关阅读
  • 淬火丨第二集 向战为战练精兵

      经中央军委批准,由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思想解读类融媒体片《淬火》,9月11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20点档首播。昨晚,《淬...

    时间:09-13
  • 中国法定退休年龄70多年来首次调整 官方介绍三重考虑

      中新社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 梁晓辉)就中国法定退休年龄进行70多年来的首次调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13日在北京介绍了三方面考虑。  当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

    时间:09-13
  • 目前全国已有73万多座烈士墓录入信息化系统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 (曾玥)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13日在北京介绍说,目前全国已有约15万处烈士纪念设施、73万多座烈士墓录入信息化系统。  当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

    时间:09-13
  • 商务部就欧委会拟拒绝中国业界提交的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解决方案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委会拟拒绝中国业界提交的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解决方案答记者问。  问:9月12日,欧盟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称,中国机电商会和所有电动汽车生产商提交的关于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价...

    时间:09-13
  • 111名在缅北掸邦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嫌疑人被移交中方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 郭超凯)记者13日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近日部署云南公安机关与缅甸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开展边境警务执法合作,抓获一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其中,中国籍犯罪嫌疑人111名(含网上在逃人...

    时间:09-13
  • 考古部门首次公布红山文化积石冢考古成果

      中新社呼和浩特9月13日电 (记者 李爱平)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负责人贾笑冰13日透露,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境内的红山文化积石冢有了...

    时间:09-13
  • 辽宁:助推构建“地理标志+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中新网沈阳9月13日电 (记者 韩宏)2024年辽宁省地理标志宣传推介活动13日在沈阳启动。  本次活动由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沈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邂逅地标之美,领略山海辽宁”为主题,充...

    时间:09-13
  • 中国学者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公里级开放大气双光梳光谱测量

      中新社合肥9月13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窦贤康、张强和薛向辉教授等人组成的交叉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公里级的开放大气双光梳光谱测量。  该技术可应用于监测大...

    时间:09-13
  • 【国际微访谈】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非中关系是以互惠互利为基础的伙伴关系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谢诗佳 实习记者 冯启坤):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9月4日至6日举行。50多个中非合作论坛成员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非盟委员会主席、联合国秘书长以及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北京...

    时间:09-13
  • 受权发布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任命景俊海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时间:09-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