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2024年服贸会成绩单听“开放之声”

2024-09-17 20:21:27

来源:新华社

全球服务、互惠共享。9月16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闭幕。本届服贸会共达成近千项成果,线下参展企业国际化率超过20%。“永不落幕”的服贸会书写开放合作的新篇章。

这是9月12日拍摄的2024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会场。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服贸会的吸引力持续增强。5天的会期,180余场论坛会议活动陆续举行,2000余家企业线下参展、6000余家企业线上参展。

9月16日,观众在服贸会首钢园区文旅服务展区北京市文物局展台参观。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全球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合作深入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服贸会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首展新产品、新技术的舞台。

9月13日,在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参观者在拍摄美团买药无人值守场景机器人演示。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9月13日在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拍摄的一款具有眼动追踪功能的隐形眼镜。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搭载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全球最小心脏起搏器、远程安全驾驶系统智能驾驶舱……人工智能、云计算、元宇宙、6G等行业前沿技术,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成果集中亮相。

9月13日在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展区拍摄的一款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该机器人由“智慧脑+智慧手+智慧眼”组合而成,能够辅助医生将术前人工智能定制的方案在术中精准实施。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服贸会更是国际交流合作的舞台。本届会议上,8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政府或总部名义设展办会,1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首次独立线下设展。

2024年9月11日在国家会议中心拍摄的主宾国法国展馆。新华社记者 曹梦瑶 摄

既有新朋友,也有回头客。自创办以来,服贸会已累计吸引197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万家展客商参展参会。

9月12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峰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旭伦 摄

2024年服贸会达成多项成果,为企业搭建联通中外之桥。记者从服贸会的新闻发布会现场获悉,服贸会会期共达成成交、投资等7类近千项成果。举办国际合作项目洽谈推介会等56场,其中海外对接会系列活动10场。

9月15日,在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展区,阿塞拜疆展台的参展商(左)与一名中方工作人员交流。新华社记者 逯阳 摄

北京市商务局局长朴学东介绍,会期共达成成交、投资等7类近千项成果,主要集中在建筑、金融、商业服务等领域。北京市各区和各专题成交额均高于上届。

2024年服贸会期间,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宣布迎来首批8家入驻企业。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新材料、未来能源等领域。随着首批货物入区、首批企业入驻,标志着中关村综保区正式开关运行,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

这是2024年3月25日拍摄的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主卡口。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在甘肃展馆,甘肃谷硕纳米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文渊高兴地告诉记者,“纳米高效农业”项目入围2024年服贸会科技创新服务示范案例,并与马来西亚、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家的企业及高校达成多项合作事宜。

这是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甘肃展馆。

服贸会自创办以来,已经成为深化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其鲜明的开放属性一以贯之,成为见证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重要窗口之一。

9月12日,在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展区,参展人员在展位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王波表示,未来将拓展服务贸易合作空间。推动实施服务贸易全球合作伙伴网络计划,拓宽服务贸易多双边和区域合作机制,继续高质量办好服贸会等重点展会,不断扩大我国服务贸易的“朋友圈”。

9月16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行闭幕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从发布实施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到明确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拟允许在北京、天津等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国持续加大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支持力度,探索高水平开放格局。

9月13日,来自加拿大的詹姆斯·帕崔克在地铁新首钢园站体验境外银行卡直刷进出地铁站。9月13日,这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举措在2024年服贸会上正式发布,为中国内地首创。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说,我国将服务贸易作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透过服贸会这个窗口,世界看到一个开放的中国。从服贸会出发,未来,开放的故事将继续书写。

9月12日,一款智能机器人在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会场向观众“比心”。新华社记者 邹广萍 摄

统筹:吴炜玲

记者:何莉、孙蕾、庞元元

谢晗、马晓冬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相关阅读
  • 台湾8月户数创新高 户均人数为历史最低

      中新社台北9月18日电 (记者 陈小愿)台当局户政事务管理部门最新公布的统计显示,8月全台户数约934.3万户,同比增长1.57%,创历史新高;但平均每户连续三个月为2.51人,为历史最低。  统计显示,从2009年开始,...

    时间:09-18
  • 新疆吐鲁番秋季晚熟哈密瓜进入采摘季 全国各地客商纷至沓来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瓜果飘香。这两天,新疆吐鲁番市的秋季晚熟哈密瓜进入采摘季,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收购。在吐鲁番市高昌区三堡乡哈密瓜种植基地,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箱箱被打包好的晚熟...

    时间:09-18
  •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在新疆!它“牛”在哪儿?

    坎儿井作为新疆独有的古代水利工程和水文化遗产,其伟大之处已远远超越了作为古老灌溉系统的基本功能……新疆有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吐鲁番坎儿井。9月3日,有着“地下水长城”之称的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入选2024...

    时间:09-18
  • 琴澳一体化深化融合 含“澳”量越来越足

    央视网消息:9月17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迎来揭牌运作三周年。经过三年的实践与创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规划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画卷。这个中秋假期,横琴口岸迎来了客流高峰,不少澳门居民...

    时间:09-18
  • 融·合 | 台青罗世明:我在大陆找到了人生舞台

    开栏的话福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已满一周年。今日起,新华网推出“融·合”系列报道,展示福建在探索闽台社会人文交流及经贸合作往来融合发展等多方面的实践与努力,展现闽台拉近“生活圈”、拧紧“合作链”、共筑...

    时间:09-18
  • 福建南平武警开展搏击教练员集训

      中新网南平9月18日电 (张丽君 张陈宇 张煜梁)近日,武警福建总队南平支队组织开展搏击(擒敌)教练员集训,此次集训重点对搏击对抗的基本理论、技能应用、教学组训方法进行专攻精练,旨在全面提升基层官兵搏击技能...

    时间:09-18
  • 13部门:计划到2030年全社会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的友好环境基本形成

      随着以全球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近年来高温热浪、洪涝、低温寒潮、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人类的生存、生命和健康正在受到极大挑战,提升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和风险防范能力是当务之急。  ...

    时间:09-18
  • 600万公里交通网、16万公里铁路里程……交通强国建设不断加快 流动的中国充满活力

    央视网消息: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的交通运输事业从小到大持续发展。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近16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0万公里。交通强国建设不断加快,...

    时间:09-18
  • 南开大学:铭记历史 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

    人民网天津9月18日电 (记者崔新耀)9月18日,南开大学举行“铭记历史 勿忘九一八”主题活动。师生齐聚国旗下、校钟前,铭记历史、砥砺奋进。初秋的清晨,已有微微凉意。南开大学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以庄严姿...

    时间:09-18
  • 大数据分析盘点 中秋假期“网红”打卡地“上新”

    央视网消息:这个中秋假期,大家都去哪游玩了、又多了哪些网红打卡地?来看看大数据的分析盘点。回家团聚永远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永恒主题。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统计显示,中秋假期期间,人均返乡距离为253公里,200公里...

    时间:09-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