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丨高大伟:我们的世界需要中国智慧

2024-09-18 21:43: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9月18日电 题:我们的世界需要中国智慧

  ——专访法国国际问题专家、中欧论坛创始人高大伟

  中新社记者 樊中华

  2024北京文化论坛即将开幕,法国国际问题专家、中欧论坛创始人、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David Gosset)将再度出席这一聚焦文明交流互鉴的国际论坛。作为观察研究中国多年的欧洲学者,高大伟近日在上海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如何“立体”地认识中国、当今世界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以及中国以开放促复兴的内在逻辑等予以阐述。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聚焦中国的不同城市,主编了“灵感”系列丛书,最近《灵感·大湾区——一个法国汉学家的中国南方调查》纪录片也顺利杀青。中国不同的城市给您从外部观察中国人怎样的灵感?

  高大伟:感谢您对我们的“灵感”系列感兴趣。是的,我刚刚完成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一本书和一部纪录片。

  如果我们的“灵感”系列能够令人信服地描绘出中国不寻常的细微之处,那么我便认为它成功了。我希望您也会认同,这些细微之处充满启发和意义。关注这些微妙的地方,有助于我们避免简单片面地看待问题,将复杂问题二元化或一概而论,从而曲解事实。细节往往能够激发好奇心,促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这对于消除围绕中国的普遍误解极为关键。

  中新社记者:在“灵感”系列丛书中,您收录了中外多领域学者、政府官员及知名人士的文章,用这样中外交叉的视角来观察中国的城市,为何是必要的?

  高大伟:确实,《灵感·天津》《灵感·山西》和《灵感·上海》这几部作品,都采用了一种类似“复调音乐”的创作形式。我很高兴看到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人一起来写中国。不同视角的融合为内容增添了色彩。欧洲人眼中的上海和美国人眼中的上海有所不同,但两种视角能够相互补充,丰富彼此。

  关于《灵感·大湾区》,我投入了大量时间亲自撰写了所有文章。大湾区确实令人着迷。这里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珠江三角洲,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今已转型成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像深圳这样的新兴城市在这里不断涌现。值得注意的是,大湾区是通过整合11座城市而形成的全新地理格局,非常具有启发性。

2024年2月5日,法国籍汉学家高大伟的《灵感·上海》新书发布会在法国驻上海总领事官邸巴赛别墅举行。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也是中国颇具文化底蕴和特色的城市之一,它是否也给您一些观察理解中国的“灵感”?未来您是否有计划编撰《灵感·北京》?

  高大伟:我会创作《灵感·北京》,这只是时间问题。我已经在构思这个系列的下一部作品了,而“灵感”系列的目标是涵盖中国所有的主要区域。

  谈到北京,我非常高兴地得知北京中轴线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这具有多个层面的重大意义。北京中轴线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天地关系。它所包含的“中心性”(centrality)概念是中国哲学和世界观的基石。我在《中华复兴管窥》(2018)一书中,也尝试揭示这一概念在中国语境中的重要性。中轴线鲜明地展现了“中心性”在中国思想中的主导地位,反映了这一理念对中国文化和空间布局的深远影响。

  中新社记者: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在您多年对中国的观察中,中国的文化传承及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对于中华文明复兴有怎样的意义?

  高大伟: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文艺复兴”。我之所以用“文艺复兴”(renaissance)这个词,是因为它表明中国正在无形层面上重新诠释其古典传统,向中国式现代化迈进。在更为显性的层面上,如美食、时尚、设计等领域,中国正致力于重新定义“中国风”(Chineseness)的内涵。

  在这一复兴过程中,与他者的互动极为重要。事实上,开放地接受他者对复兴过程有着显著影响。如果不对他者持开放态度,就有可能陷入自我重复和停滞。在停滞时期,可能会感到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但世界正在快速发展,如果不与时俱进,便有可能被边缘化。

  当然,向他者开放并不意味着自身身份的瓦解,而是意味着自我更新和重塑。我认为,中国从20世纪以来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与西方互动的影响。这种互动是复杂的,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但最终助力中国成功转型和自我革新,成为今天的世界强国。

2024年6月17日,高大伟以广州为第一站,正式开启了“灵感·大湾区”融媒项目中的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您不止一次提到过,中国的复兴对世界意义重大,但中国复兴也恰是令很多西方国家警惕的原因。从历史文化的视角,您认为应如何更好地“解开”这一认知上的矛盾点?

  高大伟:我相信,中国的文化复兴并没有被视为一种威胁。西方似乎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渴望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哲学和美学。我个人深信,我们的世界需要中国智慧。

  应让中国的艺术家、思想家和创作者与世界分享他们的见解,他们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西方需要理解的是,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新社记者:2002年,您开先河创办了“中欧论坛”,促进中欧对话,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几年您发起的很多活动都是“中欧美”三方共同参与,为何这样多元多方的交流对话在今天更为重要?

  高大伟: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去全球化是不可能的。我更担心的是去文明化,而非去全球化。文明是我们每一代人必须不断建设和重新建设的东西。

  在这样的世界中,文明间的对话至关重要。我们彼此依存。没有合作,我们如何解决全球性问题?而要实现合作,就必须相互理解。

  换句话说,跨文化的维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重新学习耐心和谦逊的美德是必不可少的。理解他者、接受他者、欣赏他者,并与之和谐相处,这需要时间。

  中新社记者: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您如何评价60年来两国文化交流的发展与成果?未来,您认为两国还可从哪些方面着手增进交流、携手共进?

  高大伟:法国和中国建交60周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法中两国相互尊重,因相互吸引而紧密相连。然而,我坚信,两国在促进和平与共同繁荣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多。双方还应该在新兴技术领域加强合作。法中两国的知识分子必须确保当今强大的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尊严,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2024年是一个历史性的节点,我们必须在这个契机上继续前进。2025年将在法国尼斯举行的联合国海洋大会,为两国继续发扬《巴黎协定》的精神以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确立的原则提供了绝佳机会。

  我相信进步。进步并非一条线性道路;我们经历高低起伏,有时甚至会倒退。然而,从长远来看,我们确实在进步。我也相信,当中国与法国合作时,就能创造进步的条件。当中国的普遍主义与法国的普遍主义相遇时,就能推动人类进步。

  无论面临什么样的紧迫挑战,我们都应始终保持大局观和长远视角。(完)

  受访者简介:

  高大伟,197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全球事务与国际关系专家。他曾任教于美国华盛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法国顶尖学府法国国家行政学院,以及财富五百强中排名前列的大型跨国公司。他也是教育、管理、工业领域欧洲多家公司和机构的董事会成员。

  2002年,高大伟创办中欧论坛,旨在深化中欧交流。2015年,他发起“新丝绸之路”行动计划。2021年,他发起中欧美全球倡议。作为一位汉学家,高大伟教授着有大量有关中国转型及其国际影响力的文章。

  高大伟曾获得多项荣誉勋章,包括“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西班牙国家十字勋章”“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章”等。

  • 相关阅读
  • 赵乐际会见韩国国会韩中议员联盟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19日在北京会见韩国国会韩中议员联盟会长金太年一行。  赵乐际表示,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双方要坚持睦邻...

    时间:09-19
  • 国资委建材机关服务中心原党委书记、副主任许崇伟贪污案一审宣判

      中新网9月19日电 据“北京二中院金色天平”微信公众号消息,2024年9月19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建材机关服务中心原党委书记、副主任许崇伟贪污案,对被告人许崇伟以...

    时间:09-19
  • 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九颗、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

      中新网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 马帅莎)记者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获悉,9月19日9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与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第五十九颗、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  该组卫...

    时间:09-19
  • 江西兴国宗祠古树“话新事”:人大代表为民履职“零距离”

      中新网江西兴国9月19日电(朱莹)近日,中新网记者随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开展的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全过程人民民主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潋江镇澄塘村。村里荷塘遍布,500余岁的“榕抱樟”...

    时间:09-19
  • 自然资源部: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超过1000家

      中新网9月19日电 国新办19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吴海洋表示提到,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超过1000家、省级绿色矿山超过3100家。  吴海洋介绍,近年来...

    时间:09-19
  • 自然资源部: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已成功预报地质灾害550多起

      中新网9月19日电 国新办19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何广顺介绍,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已经成功预报地质灾害550多起,及时组织6700多人提前转移避险。与上一个十年相比...

    时间:09-19
  • 如何优化土地管理、保障项目用地需求?自然资源部回应

      中新网9月19日电 国新办19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项目的实施和建设都离不开土地,请问自然资源部门如何优化土地管理、保障项目用地需求,下一步有哪些工作考虑?  对...

    时间:09-19
  • 世贸组织发布报告强调: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更包容的全球贸易

      近日,世界贸易组织发布《2024世界贸易报告》。报告指出,世贸组织成立以来,贸易在缩小各经济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减少贫困和实现共同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在报告前言中建议,制定一项将...

    时间:09-19
  • 大国重器如何唤醒“深海油龙”?探秘作业现场

      “海葵一号”和“海基二号”两大国之重器同时投产,将流花油田生产寿命延长近30年。大国重器是如何唤醒深海油龙,打造出这一深海“超级工程”的?记者走进流花油田投产现场,为您揭秘。  中国海油海基二号平台...

    时间:09-19
  • 中国发布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

      中新网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9月19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Sigma Geography),旨在推动地理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9月19...

    时间:09-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