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潮涌风帆劲 续写“新”江河故事

2024-09-19 10:43:35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淮河浩浩奔流,长江滚滚东去。在安徽14万平方千米的广袤沃土上,各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形成淮北、江淮之间和江南三个自然区域。淮河、长江,既是安徽天然的地理坐标,也是文化、经济坐标。

  淮河让中国的南方、北方有了清晰的界限。但也正因为地跨淮河,安徽的地理位置反而有些模糊,北方人觉得这里是南方,南方人觉得这里是北方。

  作为南北分界线的淮河,被称为“最难治理的河流”。70多年来,江淮儿女一直致力让淮河安澜,淮河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这是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主坝,全长近80公里,仿佛缰绳一般勒住了桀骜不驯的大河,也将淮河干流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蚌埠闸是淮河干流上最早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横卧淮河之上的水利枢纽,也让鱼类洄游一度受阻。

  2023年,安徽淮河干流的两座水利工程,全部修建了洄鱼廊道。在蚌埠闸这里,观鱼长廊可以近距离观察鱼类洄游的过程。

  进入新时代,工程建设全面提速。堤坝、水库群、蓄洪区与防洪枢纽共同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构成了安徽治淮的“铜墙铁壁”,并且一直还在不断建设完善。

  在淮河南岸的大别山区,5座大型水库构成了大别山水库群。新中国第一座连拱坝、第一座大头坝、第一座自行设计的重力单拱坝都诞生在这里。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一旦发生了超过水库调蓄能力的超量洪水,又该怎么办?

  沿着淮河大堤,一些水闸与大堤融为一体,水闸背后是一片农田广布的低洼区域,这就是蓄洪区。一旦发生超大洪水,这里的人们就会提前撤离,这片土地会作为临时水库暂时存蓄洪水。

  在淮河干流安徽段,这样的蓄洪区有15处,总库容达到了107.7亿立方米。为了让生活在蓄洪区的人们不再面临水来人退的窘迫,从2018年开始,安徽60多万蓄洪区群众陆续得到安置。

  打开蓄洪区的代价是沉重的,为了不让万一发生,一条被称为孪生淮河的数字河流被建立。通过模拟淮河的降雨、洪水以及水库调度等过程,可以提前预防和应对灾情的发生。

  而在淮河以南,200多公里外的长江,正在经历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变革。这是位于马鞍山市的薛家洼,曾是渔民、渔船最为集中的地方,江边也遍布散乱污企业。2020年以来,安徽省19799户渔民陆续退捕上岸。

  沿江的散乱污企业以及落后的生产设施也逐步离开了江边。与薛家洼相隔不到30公里的天门山,因为李白笔下的“天门中断楚江开”而名声大噪。东梁山、西梁山隔江相对,仿佛天设的门户。

  几年前,如果我们也像李白一样乘船路过这里,目光可能会被东梁山上的一座电塔所吸引。

  这座建在东梁山上的烟囱式电塔,是新中国第一座投入使用的跨江电塔。在2019年进行了爆破拆除,天门山的风貌得以恢复。伴随旧电塔的倒下,白鹤滩送往江苏的800千伏特高压新电塔拔地而起。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长江是经济发展倚重的黄金水道。安徽长江地区汇聚了全省70%的新兴产业基地、80%的高新技术企业、90%的上市公司,成为安徽发展水平最高、创新活力最强、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

  如今的长江不仅是黄金航道,也成为了江豚的乐园。在安徽铜陵的一处江心洲上,一座独属于江豚的国家级保护区成为了它们的庇护所。随着长江大保护不断推进,江豚数量止跌回升。2022年最新一次科考显示,相比于2017年增加了23.42%。越来越多的人们也和它们不期而遇。

  与江豚一样,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也在恢复。在位于安徽宣城市的国家级保护区内,开展了20次野外放归。现在,野外扬子鳄种群数量从不足300只增加到了近1400只,大多数已经适应了野外环境。

  安徽的江河故事还远不止此。在这片水资源夏丰冬枯,南多北少的土地上,人们决定打破资源的不平衡,用人力创造新的江河

  引江济淮,这个以城乡供水和江淮航运为主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被称为安徽版的“南水北调”。安徽地形南低北高,数十座泵站将长江水不断抬升,翻山过河,连通淮河。

  江水北上的过程中,有这样一座“河上有河”的水利奇观。这是因为淠河总干渠挡住了引江济淮北上的河道,为了让河水不犯江水,水利建设者架设渡槽,让淠河从运河上“飞跨而过”。这座钢渡槽主跨跨度达到110米,是目前世界上单跨最大的通水、通航钢结构渡槽。

  利用现代科技和工程技术,沟通江淮的梦想得以实现。目前,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已通航、通水,惠及5000多万人。

  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我们正在重塑江河、创造江河,将继续与这些古老的江河并肩前行,续写属于我们的江河故事。

  • 相关阅读
  • 转发!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近日,王永志等4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截至目前,已有13人荣获共和国勋章。数十年初心不改,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国之脊梁。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让我们共同致敬这些闪亮的名字!...

    时间:09-19
  • 国台办:赖清德当局不断穷兵黩武、练兵备“独”,必将自取灭亡

      中新网9月19日电 据国台办网站消息,9月19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答记者问。  问:美国防部安全合作局近日宣布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价值约2.28亿美元的军售项目。民进党当局称,这有助于台湾提升自我防卫能力...

    时间:09-19
  • 结构性亮点持续涌现 彰显我国经济转型成效

    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七大类数百台移动机器人即将装运,出口至海外多国工厂,为全球绿色发展带来中国方案;在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零部件制造车间,一批外发至境外加工处理后复进口的...

    时间:09-19
  • 转发!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近日,王永志等4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截至目前,已有13人荣获共和国勋章。数十年初心不改,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国之脊梁。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让我们共同致敬这些闪亮的名字!点击...

    时间:09-19
  • 稻熟虾肥、果园飘香 金秋时节各地“硕果累累”迎来好“丰”光

    央视网消息:广东韶关始兴县近年积极探索稻虾共生生态种养的新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型农业迈进。眼下正是收稻捕虾的时节,我们去现场看看。在始兴县隘子镇风度村的稻虾共生立体生态种养基地,一根根水稻挺立于水...

    时间:09-19
  • 青春华章|在祖国大地上找寻“思政答案”

    新华社天津9月19日电(记者白佳丽、黄江林)于都河畔、赣南红都,每一抔红土都有关于“红色”的故事。过去十多年的时间,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一博不仅把这些故事带到了南开大学的思政课堂上,更带领学生走...

    时间:09-19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 勇立潮头 奋发进取竞风流

    央视网消息:万里长江如同一条巨龙飞向浩瀚大海,上海恰似高昂的龙头,以腾空之势不可阻挡地奋勇向前。这是上海地理位置的形象描绘,也是这座城市经济地位的生动写照。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上海的GDP从36.7亿元发展到...

    时间:09-19
  • 1758万亩、三连增!我国全方位落实耕地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央视网消息:今天(9月1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持续推动落实耕地保护,全国耕地总量实现连续三年净增加,并扭转了耕地“南减北增”...

    时间:09-19
  • 牵住能源转型“牛鼻子” 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观点摘要】·能源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牛鼻子”。·以能源“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加快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一度电,足以灌溉大约0.14亩的田地,或使一只节...

    时间:09-19
  • 国台办:赖清德当局不断穷兵黩武、练兵备“独”,必将自取灭亡

      9月19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答记者问。  问:美国防部安全合作局近日宣布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价值约2.28亿美元的军售项目。民进党当局称,这有助于台湾提升自我防卫能力及“不对称战力”。对此有何评论? ...

    时间:09-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