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两个亚洲第一“能源重器”携手上岗(经济新方位·重大工程一线)

2024-09-21 08:49:24

来源:人民日报

图为“海葵一号”与“海基二号”。

李浩玮摄(人民视觉)

“3,2,1,启动油井!”9月19日,珠江口盆地海域,随着投产指令发出,水下机器人缓缓开启300多米深的采油树,汩汩原油喷薄而出,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投产。

这一天,两个“能源重器”——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葵一号”、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携手上岗,标志着我国全类型深水油气装备的设计、建造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历时近4年,项目开发采用了什么新模式?建造应用了哪些新技术、新手段?记者进行了采访。

创新模式让开发成本降低近10亿元

国际上,通常将水深超过300米海域的油气资源定义为深水油气。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由流花11—1和流花4—1两个油田组成,平均水深约305米,高峰日产油约2700吨。

1996年建成投产的流花11—1油田,是开发难度极大的深水礁灰岩油田,历经多年开采,采出程度不足20%。“现在,流花油田开采寿命延长30年,迎来二次开发机遇。”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袁玮说。老油田焕发新生机,如何选取经济高效的开发模式是个难题。项目团队通过论证比选,提出“深水导管架平台+圆筒型FPSO”开发模式。这一模式有何新意?

先看“海基二号”,它将生产系统从水下搬到平台上,主要负责原油开采和预处理。“海基二号”总高度达428米,总重量超5万吨,导管架相当于“地基”,支撑海上油气平台搭载的300余套设备,相比于以往全水下生产系统模式,能够大幅降低工程建设和生产成本。

再看2.5公里外的“海葵一号”,它从传统的船型结构变为圆筒型结构,负责将“海基二号”开采的原油,处理成合格原油进行储存、外输。“海葵一号”总重量约3.7万吨,最大储油量6万吨,每天可处理原油5600吨。相较常规船型结构,圆筒型FPSO,对于各方向风浪流敏感性较低,可以更好适应深水环境;同时,体型更小、空间更紧凑、钢材用量少,储油效率明显提升。

最后是连接“海基二号”和“海葵一号”的水下管缆。7条管缆总长度69公里,承担着油气资源、光电信号传输的重要作用。

“开创‘深水导管架平台+圆筒型FPSO’的模式,推动项目开发成本降低近10亿元,让大量潜在的深水边际油田开发成为可能。”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开发项目副总经理王火平说。

“能源重器”更稳当、更精细、更智能

“海葵一号”“海基二号”创下多个首次,国内没有经验可借鉴,加之所在海域风向多变、内波流频发,给建造技术和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

有“定海神针”固定,扎根更稳当。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开发项目工程师王德洋告诉记者,“海基二号”导管架底部有4个边角,每个边角各有4根裙桩套筒、直径近3米,共16根,样子类似火箭底部的推进器。在打桩锤和水下机器人的配合下,16根长约170米、直径约2.7米的钢桩,如同“定海神针”,分别插入裙桩套筒、深深钉入海底,再用特质水泥将空隙填满。

针对“海葵一号”,项目团队则采用多点系泊方式进行安装,12条锚腿分为3组、每组4条,从东北、东南、西北3个方向提供稳定的系泊力。

有创新技术支撑,建造更精细。

建造要求有多精细?海油工程流花油田总包项目经理舒伟列举了几组数据:“海葵一号”由60多万个零部件组成,90多米直径的船体,集成700多台关键设备,电缆总长可绕北京五环路5圈还多,船体和上部模块间不足6米的高度需布置2万多米管线;船体由120多个异形分段组成,主尺寸公差必须控制在25毫米以内……

有孪生平台赋能,运行更智能。

扎根300多米的深水,“海基二号”导管架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进行监测运维?王火平说,380组监测传感器、海底全剖面流观测平台等系统的安装,让240多公里外的陆地指挥中心,可以模拟生成一座数字孪生导管架,实现对风浪流等环境数据和导管架状态的实时监测,提升数字化运维水平。

“海葵一号”则是全球首个集成海洋一体化监测、船体运动与系泊数字孪生等近10套数智化系统于一身的圆筒型FPSO,可在台风期间实现远程遥控生产。前不久,“海葵一号”“海基二号”实现移动5G网络通信覆盖,为深水油气田数智化发展提供了更有力保障。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加快突破

近10年,全球七八成的新油气田发现在海洋,其中近2/3集中在深水区。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仍处于初期阶段,增储上产前景广阔。

中国海油联合国内40多家先进制造业企业,在流花11—1和流花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建设中,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高盐高湿和风浪流等复杂海况,对“海基二号”导管架的钢材强度提出挑战。如果采用传统钢材,导管架下水重量将达到约4.2万吨,超过当时国内外建造场地、施工船舶等资源的极限承载能力。中海油研究总院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付殿福介绍,他们联合国内各大钢厂进行试生产,自主研发了新型超高强钢厚板,攻克轻量化设计关键技术,使导管架减重约5000吨,节省材料及船舶改造费上亿元。

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投产,是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及工程技术装备飞速进步的缩影。过去10年,“深海一号”能源站推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向1500米超深水跨越;自主研发的“璇玑”系统打破国外垄断,精准控制地下数千米的钻头“瞄着”油层去、“闻着”油味钻;深水、浅水水下采油树和海洋拖缆、海底节点地震勘探采集装备均实现国产化自主研发……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海洋原油产量突破6200万吨,增量连续4年占全国原油增量的60%以上,助力国内原油2亿吨长期稳产的基本盘进一步夯实。

  • 相关阅读
  • 百万车主响应、销量加速增长!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激发汽车消费热潮

    央视网消息:随着新一轮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消费者的购车热情持续高涨。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12时,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累计登记注册用户数超过164万个,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110万份。汽车以...

    时间:09-22
  • “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在50个会场同步举办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全国妇联、国家民委、民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22日联合举办“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婚礼在北京主会场、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9个分会场同步进行,来...

    时间:09-22
  • 巧手匠心 筑梦强国——新时代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光明日报记者 任欢 杨桐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建设国家...

    时间:09-22
  • 文化中国行丨秋分时节赏斑斓秋色 感受丰收喜悦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自2018年开始,秋分日还是中国农民丰收节。 戳视频,一起走进自然,欣赏斑斓秋色,感受丰收喜悦。...

    时间:09-22
  • 搭建沟通服务平台 北京文化论坛举办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

    昨天( 21日),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在京举办。此次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以“文化创新投资未来”为主题,旨在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

    时间:09-22
  • 青春华章|情牵两岸,台湾青年大陆漫行记

    两岸同根同源,情深似海。一群台湾青年跨越海峡追梦大陆。他们学新知、耕事业、勇创业,融入这片热土,共寻文化之根。每位青年以青春为笔,书写梦想篇章,他们的故事,如歌激昂,奏响两岸融合的青春华章↓↓↓...

    时间:09-22
  • 灰枣 蟠枣 赛蜜酥 新疆红枣品种知多少

    今天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新疆的红枣也即将迎来大丰收。新疆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独特的生长环境造就了新疆红枣皮薄肉厚,香甜醇厚的特质。为了让新疆红枣保持优势,挖掘更大潜质,新疆的农科专家...

    时间:09-22
  • 木垒发现雪豹出没

    近日,有人在木垒县博斯坦乡,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雪豹。画面中只见一雪豹在山顶静静望向远方,模样看起来十分霸气。(2021年公布的画面)其实这并不是木垒县第一次发现雪豹。2021年深秋,新疆天山东部国有...

    时间:09-22
  • 阿勒泰如何激活马产业“链式效应”

    9月中旬,位于阿勒泰市郊的新疆阿尔泰马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牧场马术基地举办了一场友谊赛,一座标准化赛马场聚集了30多匹“宝马”,赛马者时而挥舞马鞭,时而发出指令,马儿你追我赶,奋力奔跑……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在...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