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塞内加尔人士:盼文化思想碰撞展现多样文明光辉 | 世界观

2024-09-22 08:39: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薛凌桥)“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非常重要。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非常赞赏其对于开展文化交流以及发展文化事业的坚持。”2024北京文化论坛召开前夕,塞内加尔前总统首席外事顾问、马基萨勒和平对话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邓巴·巴(Oumar Demna B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深化文化交流实现共同进步”为年度主题,2024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19日至21日在京举办。

“中国是四大发明的故乡,拥有笔墨纸砚这样的代表性文化产物。同时,中国当前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方面也居于领先地位,”邓巴·巴指出,中国自古至今都有其代表性产物,因此,对科技进步的发展与传承,正是中华文明能永葆灿烂的关键所在。

“我认为这种传承是值得称赞的,也是塞内加尔应该和中国交流学习的。”邓巴·巴说。

当前,中国已成为非洲学生到海外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二大目的地,仅次于法国。中非民间往来频繁,是中非传统友谊的体现,是中非友好关系的特色。

邓巴·巴强调,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他看来,一国的发展不仅依赖于自然资源,也依赖于高质量人才资源,非中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有力推动双边文化交流的繁荣发展。

论坛前夕,邓巴·巴走进浙江高校进行了参访。其间,他注意到中国高校内有许多来自非洲的留学生。他特别赞赏中国高校对于非洲文学课程的重视,指出一些塞内加尔知名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并纳入高校课程。

“中国建立了多重机制吸引非洲留学生来华学习。未来,这些来华的非洲留学生将成为连接非中文化的使者,”他对非中文化交流表达了高度的乐观与期待。

2024年,中国与包括赞比亚、坦桑尼亚在内的非洲多国迎来建交周年纪念日,多场庆祝活动在北京举办。对此,邓巴·巴指出,非中建交历史悠久,非中外交关系正处在新的上升期。

“中国在非洲国家投资了许多基建和其他各类项目。近年来,非中双方的文旅合作日益繁荣,”邓巴·巴说。

以非洲孔子学院建设为例,他指出,非洲学生会在文化交流中心学习中国的哲学知识,同时,许多非洲学者也会在孔子学院讲课,实现双向的文化建构。他认为在未来,“中国人会越来越了解非洲,非洲人民也会越来越了解中国”。

在旅游资源发展方面,他指出,非洲需要加强酒店和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接待能力,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到非洲游览。

对于北京市大力推进文化中心建设,邓巴·巴认为,北京不仅是中国多元文化的中心,也有潜力成为全球性的文化中心,为世界的文化发展与交流作出贡献。

“通过对话交流、互相倾听,人们可以加深对彼此的相互理解,美美与共。”邓巴·巴总结道。寄语本届论坛,他表示,希望不同国家的人能在一起交流文化,通过文化思想的碰撞,让不同文化和文明展现其灿烂的光辉。(完)

  • 相关阅读
  • 中外专家: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国际社会对此有目共睹。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客座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跨学科研究院教授塞西莉亚·托塔哈达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汤...

    时间:09-23
  • 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它们的栖息乐园越来越多、越来越美

      央视网消息:最近,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草原上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蒙古野驴,为广袤的草原增添了勃勃生机。  蒙古野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近危...

    时间:09-23
  • 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举办 促进学术研究与交流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9月23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为促进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学术研究与交流,第十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9月21日至23日在郑州举行,9位专家作大会报告...

    时间:09-23
  • 云台交流研究中心(智库)在昆明成立

      中新网昆明9月23日电 (记者 缪超)23日,云南开放大学与民革云南省委携手,在昆明共同成立云台交流研究中心(智库),旨在进一步促进云南与台湾两地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  云台交流...

    时间:09-23
  •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日本外务副大臣柘植芳文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9月23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会见日本外务副大臣柘植芳文,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孙卫东表示,中日两国领导人就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达...

    时间:09-23
  • 回顾20年 官员学者共话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理念与方案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 (曾玥)今年是我国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20周年。在此背景下,“中国非遗保护2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学术论坛21日至2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时间:09-23
  • 云台两地代表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

      中新社昆明9月23日电 (记者 胡远航)23日,来自云南、台湾两地的黄埔军校同学及亲属代表在昆明恳谈,共同探讨“黄埔精神”。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邀请包括辛亥先驱李根沄之曾孙、...

    时间:09-23
  • 东西问|倪培民:如何从“功夫”角度诠释儒家思想?

      中新社旧金山9月22日电 题:如何从“功夫”角度诠释儒家思想?  ——专访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倪培民  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儒家思想...

    时间:09-23
  • 中国东盟共谋深化“两国双园”合作 推进提质升级

      【东盟专线】中国东盟共谋深化“两国双园”合作 推进提质升级  中新社南宁9月23日电(翟李强)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沟通、交流,开拓东盟区域合作发展新局面,深化“两国双园”合作成果,推进“两国双园...

    时间:09-23
  • “丰”收在哪里?

    策划:王宇制作:潘一景、张熠南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