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国家文物局: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833家,免费开放率超91%

2024-09-25 15:20: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25日电 国新办25日举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833家,免费开放率超91%,2023年举办4万余个陈列展览、38万余场教育活动,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关强介绍,我国拥有76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40项世界文化遗产及4项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是名副其实的文物资源大国。

  关强指出,国家文物局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以下五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文物系统保护全面加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序实施,“应保尽保”理念渐入人心。长城、石窟寺、文物建筑、廊桥、革命文物保护等有力推进。持续开展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文物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一批重大法人违法案件和安全事故,文物安全状况持续向好。

  二是文明研究阐释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成果丰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深化了对古国时代文明内涵的认知,进一步实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深海考古迈向世界先进水平。推行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的“先考古、后出让”政策在24个省份落实落细。

  三是文物传承利用成风化人。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833家,免费开放率超91%,2023年举办4万余个陈列展览、38万余场教育活动,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革命纪念场馆和革命文物发挥思政教育功能。135家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及立项单位、187家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及立项单位,成为公众近距离感悟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重要场所。《寻古中国》《何以中国》《国家宝藏》等节目广受好评,以文物为题材和灵感的“国潮”“汉风”文创,增进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四是人文交流合作扩大影响。“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等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发起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联盟成员国、伙伴国、观察员国数量达到20个。中国考古走进埃及、玛雅文明腹地,深入法国、突尼斯、南非、中亚等20多个国家,开展48项联合考古。文物保护修复国际合作拓展到6国11处,柬埔寨吴哥古迹、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缅甸他冰瑜佛塔等项目受到当地民众好评和国际社会的赞誉。43批次、1900余件(套)海外文物“游子”回归祖国,文物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

  五是文物治理能力切实增强。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文物科技全面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数十项文物科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成立,秘书处落户中国。举办全国文物行业技能大赛,实施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发布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职业标准,文物、博物馆学科专业设置优化提升,文物全科人才培养让基层后继有人。

  关强提到,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带领全国文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中央有关部门统筹协调下,进一步加强与文化遗产各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协同推进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文物新篇章。

  • 相关阅读
  • 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预计2035年前后建成

      本报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张晓华25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继嫦娥六号任务后,中国探月工程将通过两次发射任务,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开展月球极区环境和资源勘查;2028年前后发...

    时间:09-26
  • 王毅会见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中新社联合国9月25日电 (记者 王帆)当地时间9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联大期间会见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王毅说,你担任高级代表这一重要职责期间,积极发展对华关系,...

    时间:09-26
  • 王毅:美国等少数国家操弄人权问题不得人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会见联合国人权高专以及多国外长时表示,9月24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美国等少数国家借涉疆问题攻击抹黑中国人权状况。包括广大穆斯林国家在内的近80个国...

    时间:09-26
  • 秋天,一幅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

      金秋时节,各地秋粮展开大面积收获,在希望的田野上,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黑龙江五大连池  70万亩玉米迎丰收  眼下正是玉米的收获季节。在黑龙江五大连池,70万亩玉米陆续进入收割期。在春红粮食种植农...

    时间:09-25
  • 金秋时节处处好“丰”景 中国多地喜迎“丰收季”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中国多地喜迎“丰收季”,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各地农民收获丰收的喜悦。  眼下正是玉米的收获季节。在黑龙江五大连池,70万亩玉米陆续进入收割期。在春红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时间:09-25
  • 中国藏学家交流团访问挪威

      中新社奥斯陆9月25日电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中国藏学家交流团23日至25日访问挪威,与挪威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和有关人士就中国式现代化的西藏实践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交流团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

    时间:09-25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中山堂印记”专题展览在京亮相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25日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获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中山堂印记”专题展览本月在北京市中山公园中山堂正式开展,展览总面积1125平方米,室内展线长度187延米,展出图...

    时间:09-25
  • 台湾制造业营业气候测验点连续三个月下滑

      中新社台北9月25日电 台湾经济研究院(台经院)25日公布的最新景气动向调查结果显示,8月制造业营业气候测验点为96.65点,较7月修正后的98.95点下滑2.3点,连续三个月下滑。  综合中央社、《联合报》《工商时报》...

    时间:09-25
  • 台青携手人大代表:亲身实践 共创成长“舞台”

      中新网湖州9月25日电(黄彦君)“今天我又与浙江红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州市食品商会虞炳泉会长结对,非常开心。虞会长之前就邀请我参加食品商会的活动,为我介绍诸多人脉资源,还给我分享宝贵经验,给我的...

    时间:09-25
  • 台湾书画艺术工作者北京行:在历史洪流中找灵感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朱贺)“从甲骨文到书法再到篆刻,中华文化贯穿行程,我看到了更壮阔的历史洪流,是对从前所学知识的复习和更正,也产生新的体悟和见解。”谈及即将结束的大陆行,台湾艺术工作者罗慕恩...

    时间:09-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