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红其拉甫口岸:向西开放“最高”桥头堡

2024-09-26 18:55:4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6日电?题:红其拉甫口岸:向西开放“最高”桥头堡

新华社记者黄泽晨、张超帆、赵宇思

站在红其拉甫海关集中查验中心,哈米德·阿里·汗静静地等待着海关工作人员检查他那辆载满电子产品的小型货车。与三位经验丰富的同伴不同,这位略显紧张的巴基斯坦小伙是第一次来中国做生意。

9月20日,在红其拉甫海关集中查验中心,哈米德·阿里·汗(右)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赵宇思 摄

哈米德告诉记者,“中国的小家电、服装……这些商品在巴基斯坦很受欢迎。”他没想到通关流程这么顺畅,“短短十几分钟,海关工作人员就完成了货车的查验”。

9月20日,在红其拉甫海关集中查验中心,两名海关关员对一批出口巴基斯坦的电子产品进行查验。新华社记者 赵宇思 摄

而更让哈米德欣喜的是,今年9月20日起,红其拉甫口岸由每年的4月1日至11月30日的季节性开放转为常年开放。这是落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的重要举措。对无数像哈米德这样的巴基斯坦商人来说,中国市场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红其拉甫口岸,这座世界海拔最高口岸,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核心区,是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也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口岸。

北接丝绸之路,南连南亚诸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便利的地缘优势,让红其拉甫口岸这座经贸合作的桥头堡摇身一变成为众多人心目中文化旅游的连心桥,每年吸引数万名出入境旅客。

这是红其拉甫口岸外景(9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宇思 摄

据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红其拉甫边检站统计,自今年4月1日开关以来,口岸出入境流量逐步攀升,至9月16日,红其拉甫口岸出入境旅客已突破4万余人次,出入境交通工具达6700余辆次。

来自瑞士的塔马斯就是这些旅客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红其拉甫口岸在瑞士很有名。“这里有很多形态各异的山峰,而瑞士人特别喜欢山。”塔马斯笑着说,“山对瑞士人来说总是看不够的。”

9月20日,来自瑞士的塔马斯(右)在红其拉甫口岸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赵宇思 摄

“我的父亲和姑姑很久以前就想来新疆转转,为了体验从这个世界海拔最高口岸入境,我们特意选择了从巴基斯坦陆路进入中国的线路。接下来我们打算直飞北京,继续我们在中国的旅程。”塔马斯说。

同塔马斯一家一起入境的韩国旅行团则是看中了红其拉甫四通八达的地缘优势。今年61岁的韩国游客文性周告诉记者,他一直梦想着来新疆旅游,这次从南亚到中亚的旅程圆了他的梦想。他们准备在参观喀什古城等景点之后继续前往中亚地区。

9月20日,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红其拉甫边检站民警在验放韩国籍入境旅客。新华社记者 赵宇思 摄

作为这个旅行团的领队,身着南亚传统服饰的韩国人塔塔(化名)对通关的便捷与高效赞不绝口:“口岸工作人员为我们通关提供了宝贵的帮助,他们非常友善。”

而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人的开放与包容。“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这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带着一种国际化的思维来欢迎我们这些旅客。”他说。

在离开红其拉甫口岸前,巴基斯坦小伙哈米德自豪地向记者展示起自己别具一格的货车:车上装饰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国旗和海浪。“这在我们国家叫‘货车艺术’,在网络上很受欢迎。我以后会经常来中国走走,不只是为了进货,也想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这种特色文化。”

  • 相关阅读
  • 福建居民赴金门旅游签注恢复办理

      中新社福州9月27日电 (郑江洛)福建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27日发布《关于恢复办理福建省居民赴金门旅游签注的通知》,自2024年9月27日起,恢复受理福建省户籍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赴金门旅游签注申请。  福建省户籍...

    时间:09-27
  • 台湾消费者信心指数五连升 仍有五项指标悲观

      中新社台北9月27日电 (记者 陈小愿)台湾“中央大学”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下称“台经中心”)27日在台北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9月消费者信心指数(CCI)总指数为77.84点,较上月微升0.09点,连续五个月上升,但六项...

    时间:09-27
  • 最高检对中国海油原总经理李勇作出逮捕决定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官方27日通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勇涉嫌受贿一案进展。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李勇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

    时间:09-27
  •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

      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 (马帅莎 李仪)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9月27日18时3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

    时间:09-27
  • 七十年三代人筑梦雪域守天路

    109养护保通点位于唐古拉山海拔5231米的路段,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养护道班,这里冬春风雪交加,夏秋气候反复无常,山顶积雪不化,常有大风雷雨袭击。1990年8月,原交通部将109养护保通点命...

    时间:09-27
  •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杨弘杨)...

    时间:09-27
  • 《南海航行及飞越状况报告》:南海争议总体可控、并未外溢

      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郭超凯)“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智库平台27日在北京发布《南海航行及飞越状况报告》。报告指出,南海争议总体可控、并未外溢。  南海争议问题成因非常复杂。报告称,20世纪90年代以...

    时间:09-27
  • 【“石榴籽”故事】西藏那曲:“融”光焕发展新颜 同心协力筑家园

    那曲市色尼区团结街道冲新社区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居住着汉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彝族、东乡族等18个民族的群众,现有常住人口3000多户,1.6万余人。杭州援藏医疗队罗云在为群众义诊(9月24日摄)。新华网发 汪...

    时间:09-27
  • 丰富西藏人民的餐桌:高原上的绿色奇迹与养殖革新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全区农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智能化养鸡场、有机蔬果种植基地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餐桌,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智能养殖,开启藏鸡产业新篇...

    时间:09-27
  • 港澳携手东博会共享市场新机遇

    9月24日拍摄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新华社南宁9月26日电(记者赵欢、张卓文)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24日至28日在广西南宁举办。走进东博会魅力之城展区,以“动感节奏”为设计理念、科技感与未来...

    时间:09-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